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產品夠強,自然會賣?30年日本管理顧問:這是新創最易踩的坑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產品夠強,自然會賣?30年日本管理顧問:這是新創最易踩的坑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創業心法

產品夠強,自然會賣?30年日本管理顧問:這是新創最易踩的坑

產品夠強,自然會賣?30年日本管理顧問:這是新創最易踩的坑
「產品夠強、自然會賣」,是企業常有的錯誤認知。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鍾子偉
摘要

1.許多亞洲企業,初始成員大多是工程背景出身。這在30、40年前可能不是件壞事,如今卻會讓企業難以創新,陷入困境、反應遲鈍。

2.由工程師組成的團隊,容易對產品太過自信,深信「產品夠強、自然會賣」,因此無法對品牌、行銷、銷售分配等工作抱持開放心態。

3.一個偉大的產品,只是旅程的一半。產品誕生之後的管理、溝通、銷售、售後服務工作,同等重要,卻經常被遺忘。

上個月,睽違兩年,日本邊境開放商務客入境,我們終於有機會讓推遲已久的日本之旅成行。這趟旅程,我們需要與潛在投資者、未來合作夥伴會面,討論在日語市場成長和擴展的最佳方式。

一次午餐會上,日方合作夥伴介紹了一位非常知名的管理顧問,他也出版了許多關於日本新創公司和高效生產方法的書籍,書中不僅解析時間管理理論,也有分析日本新創公司和企業何以成功、何以失敗。

當天,他分享了過去30年為豐田等日本大企業提供諮詢服務的經驗,以及他認為新創公司失敗的常見原因。儘管他的經驗聚焦在日本,但他的經驗適用於所有亞洲新創公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亞洲企業通病:決策者大多工程背景出身

他說:「歐美國家的社會充滿了不同膚色、背景、國籍的人,他們從一開始就非常習慣於從不同意見創造出火花和討論。但對多數亞洲公司,如日本、韓國和中國,由於社會通常更加保守、傳統、較不多樣化,許多人具有相似的背景、文化、價值觀,因此不容易創新,也難以應對快速變動。

從歷史上看,許多亞洲經濟體是在30或40年前,在製造業、高效率營運的背景下興起。這意味著許多創辦人或當前的決策者大多是工程背景出身。在當時,這可能不是一件壞事,但現在在數位革命的時代,不同數位服務如Facebook、Google、亞馬遜以病毒式速度迅速被採用,那種心態會讓你陷入困境、反應遲鈍。

一、團隊組成背景,盡量單一?

因此,我們始終建議我們的客戶:在選擇創辦團隊、未來投資者時,盡可能擁有多元化的團隊。創辦團隊不該都是工程師,而要是一個由工程師、業務和行銷專業組成的團隊。投資者更是如此,日本投資者有一種非常有趣的心態,非常保守、非常規避風險,當他們在看創始團隊或其他投資者時,他們往往希望看到盡可能少、盡可能單一的背景,以避免未來衝突。但當團隊內部討論過少、衝突也少,每個人的意見都相同,創新腳步就會變慢。

二、產品夠強,自然就會賣?

我們常遇到的第二個挑戰:工程師對產品太過自信。尤其當一個團隊都是由工程師組成,他們通常很難聽進管理顧問給的建議,這很有趣,他們花了很多錢請顧問給建議,但當我們告訴他們,需要對品牌、行銷、銷售分配抱持開放心態時,工程師往往會感到被侮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他們的產品夠強,自然就會賣,不需要行銷。這個想法當然不對,它甚至與很多歐美企業的做法完全相反:許多歐美企業,會先釋出還沒100%準備好的產品,但它的行銷和通路非常強大,因此可以藉由額外的口碑和時間,逐步改善產品。

背景單一的團隊,時常沒有足夠後援去想像產品完成之後的步驟,包括通路、推廣、內外部溝通。他們很少去想:是什麼讓他們的公司和產品與眾不同?要如何與投資者溝通,並吸引一個未來的銷售、合作夥伴?

一個偉大的產品創意,只是這趟旅程的一半。許多亞洲公司經常忘記同樣重要的另一半:除了夢想和產品,你還需要有執行團隊來真正管理、溝通、吸引外部投資者和顧問,以確保當產品真的上市時,從最初的產品創造,到銷售、再到售後服務,整個過程都是成功的,中間沒有任何問題。

全是相似背景的團隊,乍看之下實力堅強,其實整體思維會出現很多漏洞,長遠來看,更會導致團隊難以接受別人的意見。」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易佳蓉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投資方 創投 創業 背景 團隊 工程師
哈佛之後的人生
哈佛之後的人生
Joey Chung (鍾子偉)
展開箭頭

出生於台灣,在美國長大。12歲回到台灣,20歲出版第一本書,23歲於瑞士銀行證券研究部門工作,24歲進入哈佛商學院,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台灣人。25歲在紐約Ralph Lauren實習,26歲畢業,是台灣模擬聯合國推展協會創會理事長。28歲當上中國三麗鷗總經理,30歲離開三麗鷗在台北開始創業。

出版作品:《記得你22歲的眼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