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青貧悲歌》7年級勞工平均存款不到14萬、6成人背債,零存款比例創新高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青貧悲歌》7年級勞工平均存款不到14萬、6成人背債,零存款比例創新高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青貧悲歌》7年級勞工平均存款不到14萬、6成人背債,零存款比例創新高

青貧悲歌》7年級勞工平均存款不到14萬、6成人背債,零存款比例創新高
人力銀行調查,台灣青年勞工平均個人存款僅13.3萬。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葉卉軒/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2021/03/24
摘要

1.根據人力銀行調查,39歲以下的青年勞工中,逼近2成零存款、甚至6成人負債,連三年惡化。

2.此外,青年勞工「個人名下」的總存款,平均只有13.3萬元,僅有1.4%的存款,是在一百萬元以上。

3.在心態方面,青年勞工每日投入工作平均9.4小時,7成4擔憂自己過勞,過半數認為家庭與事業失衡,且有約2成5罹患上班恐懼症。

過去一年面對疫情衝擊,對「三十而立」的青年勞工來說也並不好過,根據yes123今(23)日公布的「青年勞工甘苦談與職場追夢調查」發現,「39歲(含)以下」的上班族衡量目前每月財務狀況,35%表示是赤字,更令人擔憂的是本身「沒有存款(0元)」,比例破紀錄,逼近二成,高於去年的17%,以及前年的15.4%。

台灣青貧悲歌:破3成上班族負債,平均存款只有13.3萬元

台灣真的存在「青貧族」嗎?很多年輕人又屬於「窮忙世代」嗎?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發現,把收入減掉支出後,「39歲(含)以下」的上班族勞工衡量目前「每月財務狀況」,大致出現「三分天下」的情況:其中36.1%屬於「收支平衡」;還有29.1%屬於「收入大於支出」;剩下的34.8%屬於「出現財務赤字」,比例略高於去年的33.8%,以及前年的32.2%,連續三年惡化。

更糟糕的是,調查還發現,青年勞工現階段「個人名下」的總存款,平均只有13.3萬元,也略少於去年的13.6萬元,以及前年的17萬元,金額創新低;僅有1.4%的存款,是在「一百萬元(含)以上」。其中甚至有19.1%表示,自己是「沒有存款(0元)」,比例破紀錄,高於去年的17%,以及前年的15.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假如突然失業,以「存款與開銷」估計,青年勞工表示,平均最長可支撐3.1個月(93天),仍然「生活無虞」;不過這當中有二成八透露,其實「完全無法支撐(0個月)」。

「雪上加霜」的還有這件事,yes123求職網調查還發現,合計有六成一的青年勞工透露,目前自己「有負債」:39.8%屬於「有負債,而且造成沉重經濟壓力」;21.5%屬於「有負債,但沒有造成沉重經濟壓力」。

在可複選狀況下,造成青年勞工負債的主因,又依序為:「學貸」(49.2%)、「一般信用貸款」(36.1%)、「卡債」(31%)、「車貸」(20.2%),以及「替家人親友背債」(19.1%)、「房貸」(17.7%)、「創業失敗」(11.4%)、「投資失利」(9.5%)。

解讀上述調查數據,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憂心表示,去年突發的疫情變數,又惡化了青年勞工的財務狀況,甚至可能需要紓困、金援;加上出社會迄今的物價變化,一旦又離鄉工作,光是外食費、房租這兩大項,不知道已吃掉多少薪水的漲幅,遑論處於高房價時代,無奈成為「無殼蝸牛」,更擔心淪為「啃老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宗斌進一步指出,雖然今年基本工資已調高到2.4萬元,但之前青年勞工飽受22K魔咒影響,加上打零工維生的「非典型就業」模式崛起;另一方面可能又有學貸,或者需要分擔家計,因此實際總存款數字,想要保持「有感」增加的速度,恐怕存在著一定難度。

因此楊宗斌建議,務必提前做好財務規劃,像是有正確的理財概念,應該是「收入先減去儲蓄、投資,才是等於開銷、支出」,並透過「複利效果」,逐漸累積小小財富,才有能力去爭取其他圓夢的機會。

上述「青年勞工甘苦談與職場追夢調查」,是由yes123求職網於2021年3月3日到3月16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39歲(含)以下,已畢、退伍(免役)會員,有效問卷共1,275份,其中男性佔649份,女性佔626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74%。


※本文由《經濟日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勞退舊制提撥 留意三稅事
退休金算盤/請領勞保年金 留意年齡密碼
顏炳立:房價沒有下跌理由 但這樣買會套牢
特斯拉電動車開始流失美國市占 被福特純電野馬啃掉
房地合一2.0修法下周排審

責任編輯:謝佩如

青年勞工 工作恐懼症 擔心過勞 平均存款 負債 青貧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展開箭頭

經濟日報為台灣財經新聞媒體的領導品牌,1967年4月20日,隸屬聯合報系,也是國內發行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提供工商業界新聞、展覽、論壇、刊物、講座、網路等多元服務,經濟日報財經媒體集團擔負聯合報系財經數位平台的旗艦角色。

經濟日報每日透過專業記者群,將國內、全球、兩岸、財經、產業、觀點、股市、企管、經營等資訊與分析,匯整成即時、精確與最精闢的內容,為財經業界每日必讀的數位全媒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