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多做反而背鍋?同事找你協助,這3種忙不能幫!

1.需要擔責任的工作不要幫,例如財務、人事、機要等等,幫得不好反而連累同事。
2.職責模糊不清的工作不要幫,一旦幫了之後可能就變成你負責。對主管而言這類型工作有人做就好,誰做的不重要。
3.小人型的同事不幫,做得好被搶功勞、做不好還要背黑鍋。
4.可以提升能力的工作、共同合作的工作以及感恩型的同事這三種可以幫。
工作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同事臨時有事,請你代勞做個報表;同事忙不過來,拉著你一起加班;同事是比較資深,經常讓你幫忙寄快遞……諸如此類的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這些看似是小事,實則講究很多。有時候,幫同事的忙,會增進感情;有時候,幫了倒忙,會惹埋怨。所以,我們就開始糾結,幫還是不幫?怎麼幫?今天,給大家提供「3幫3不幫」原則,以後遇到同事請求,便不會再煩惱。
三個不幫
以下三種類型的工作,最好不要幫,不然很容易吃虧。
1.不幫需要擔責任的工作
我曾經在這上面吃過虧。我們辦大型活動時,有重要長官出席。當時機關有規定,新聞報導需要經過相關主管批示。當時負責這個工作的同事臨時有事,請我幫他負責聯絡記者和有關部門。由於我對流程不熟悉,又是第一次和記者打交道,在沒有徵得相關主管的同意下,把新聞稿直接發給了記者,第二天就發表了。結果是,我們的直屬主管、我同事和我,三個人一起被罵,因為把關不嚴,措辭不當、效果不好。這個忙,幫的確實不妥。主管不高興、同事有怨言、自己受委屈。
財務、人事、機要、檔案……這在機關都是敏感職位,如果同事請你幫的是這類工作,大家一定要善於拒絕。
2.不幫職責模糊不清的工作
這種工作處於模糊地帶,主管沒有明確指定負責人,想到誰讓誰做。一旦沾上這種模棱兩可的工作,很難再甩掉。有的同事很有心機,他不想幹這種工作,又怕上司責怪,就哄騙你幫忙,說各種好話,讓你不好意思拒絕,給你各種安慰,試圖減輕你的壓力。等你做完了,他和上司說是你做的,下次遇到這種事,上司肯定還找你。在上司看來,職責不明確的工作,誰做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完就行。
遇到責任模糊不清的工作怎麼辦呢?有三句話可以記住:有制度規定的按制度規定辦(本單位沒有相關制度,可以找上級單位的制度),沒有制度規定的按慣例辦,沒有慣例的按主管意思辦。但是這三句話中,沒有一句是說要按同事意見辦,所以,你不能輕易被人牽著鼻子走,遇到問題要有自己的判斷和思考。
3.不幫小人型的同事
在小人眼裡,你幫了他,是應該的;你不幫,就壞人一個。不是我把人性想的多壞,升米恩斗米仇的現象,在職場並不少見。如果僅僅是心裡不高興,這還沒什麼,最可怕的是,你做出了成績,他搶佔功勞;出了問題,他推卸責任給你。如果你想找主管自證清白,小人型同事會耿耿於懷,在關鍵時刻暗中陷害你。面對這種人,我們要和他始終保持距離,不給他機會。
即使不慎被他利用,也不要惱羞成怒和他鬥爭,就當經一事長一智。因為小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要臉,對於人品正直、思維正常的我們,有那些內耗的時間,不如用來提升自己。我們在有求於人的時候,總會想對方會不會拒絕,方不方便,這是換位思考。但是換位思考的前提是: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
三個要幫
1.共同合作的工作可以幫
你身邊是否有這種同事?當你和他共同完成一項工作,你早早完成了你那部分,他呢,不是說自己不會做,就是拖拖拉拉不動作,讓你窮著急。這時,大家往往有三種選擇:
- 他拖你也拖,拿不出結果,兩個人一起挨罵。
- 你各種催他,他不耐煩,對你有意見,工作做完了,你們同事感情也破壞了。
- 你把該做的部分做完,然後去幫他,可能你承擔的多些,但最後結局圓滿。
這個時候,大家一般怎麼選呢?我覺得,要是不同部門,可能可以選前兩種,但在同一個單位,第三種選擇更好一些。為什麼呢?部門內人員流動較小,大家可能幾十年都是同事,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因為工作搞得鬱鬱寡歡甚至成仇人,不划算。再者,從功利的角度來說,升遷提拔或多或少也會徵詢意見,如果你的口碑不好,晉升多少會受到影響。
大家可能擔心,如果每次合作,我都做得比較多,會不會把同事慣壞了?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你可以在合作前進行分工,可以向主管匯報,也可以你們兩個自己商量。如果同事以能力不行為由,讓你幫他承擔,你可以說:我最近手頭上的工作多,加上最近家裡有點事,精力實在不夠,擔心承諾下來又沒辦法完成,影響了工作進度,牽連同事一起被責備就不好了。一般情況,同事聽你這麼說,就不好意思再勉強你。如果他實在臉皮厚到不行,裝可憐說不會,那你就建議他找主管請求支援。
2.提升能力的事可以幫
在一個部門待久了,長時間做同一件事,容易能力單一。如果你同事想請你幫忙,完成一項急難險重的工作,我建議,別忙著拒絕。不要盯著眼前的困難,計算耗費多少時間和精力,重點想想,會不會對你的能力有提升。
比如,你平時一直在辦公室寫報告,現在同事想讓你對接媒體宣傳,這正是你結識人脈的好機會。這可能會佔用你更多休息時間,但是獲得的進步,也是顯而易見的。任何事情,都是挑戰與機遇並存。
在此過程中,注意兩點:
- 和同事提前溝通好,你需要做哪部分,防止你做完了,他又提出額外的請求。如果到時候你再拒絕,浪費了之前的辛苦不說,還落一個不負責的名聲。
- 要讓對方明白,幫他不是你的職責,是情分。他要想表示感謝,你大大方方接受。
我有個同事,從來不會做沒好處的事。有一次,他幫其他處室的同事準備考核材料,他就把這件事寫進工作總結,在會上發言的時候,提到了這項工作的收穫。主管聽完,對他大加讚賞,說他是一個有團隊意識且善於思考的人。我們在做額外工作時,不妨向我這位同事學習,除了低頭幹活,還得會抬頭吆喝。
3.感恩型同事的請求可以幫
這類同事,真的可遇而不可求。遇上了,是幸運。你幫他一次,他懂得感恩,要麼用語言表達謝意,要麼用實際行動回饋你。我組裡有個同事年齡比較大,一直不太會用Excel。每次涉及彙總表格,他都讓我弄,雖然麻煩,但我一點不生氣。
有一次我不舒服,他就給當醫生的女兒打電話,讓我直接過去檢查,還千叮萬囑,讓她女兒多留心。雖然工作上,我做了本屬於他的工作,但是在其他方面,他幫助了我。同單位的同事也是一種人脈資源,有來有往的人情,才能長久。當我們面對同事請求時,不要因為心軟或者要面子,而給自己設陷阱。互幫互助是美德,但保持清醒,理性判斷,再決定是否伸出援手,也不遲。
*本文獲微信公眾號「老秘書(ID:laoms6)」授權轉載,原文:幫同事的忙,如何避免吃力不討好?記住「3幫3不幫」
責任編輯:易佳蓉
商周大調查

「貨到了港口,美國客戶卻說千萬別出!」川普關稅重拳:台灣出口關機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