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AD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拿到千萬賠償金,卻沒了幸福...執業60年女律師:我看過太多「爭輸贏」的遺憾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拿到千萬賠償金,卻沒了幸福...執業60年女律師:我看過太多「爭輸贏」的遺憾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拿到千萬賠償金,卻沒了幸福...執業60年女律師:我看過太多「爭輸贏」的遺憾

拿到千萬賠償金,卻沒了幸福...執業60年女律師:我看過太多「爭輸贏」的遺憾
示意圖。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湯川久子
精選書摘 2020/09/11
摘要

做為一個法律專家,在我奉獻了大半律師生涯的民事案件世界裡,法律的作用並不在於裁判,而是「解決問題」。勝訴者的人生過得更苦,敗訴者的人生卻輕鬆愉快,這樣的事情所在多有。

我看過很多人因為過於執著勝負,喪失了在人生中重新站起來的機會。所以,我還是希望遇到問題的人別只想著如何打敗對方,而是把心放寬,以自己的幸福為前提去做選擇。

來找我諮詢的客戶,幾乎都是為了離婚或遺產繼承等問題,深陷與家人、親戚之間的糾紛痛苦中。其中,有遭受丈夫暴力行為跟言語對待的太太,模樣悽慘疲憊,來到我事務所時,臉上一絲生氣都沒有。

她們應該是聽了許多責罵、遭受否定,活力也被奪走,彷彿所有重擔都積壓在她們的雙肩。她們連看著我說話都做不到,只能以幾乎聽不見、無力的聲音小聲訴說。這時,我第一件事就是告訴她們:「請抬起頭來吧,看著我的眼睛說話。」

她們會不好意思地慢慢抬起頭,看向我的眼睛。不可思議的是,這時她們每個人的眼中都恢復了光采,隨之改變說話的音調,腰也直挺了起來。這一瞬間,她們就從原本緊抱著問題的狀態,轉變成打算處理問題的態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AD

懷抱著問題來抽絲剝繭時,就是埋在問題裡,眼中除了問題其他都看不見。如此一來,人生就會成為問題本身,也就是根本否定了自己的未來。

只要抬起頭,向前看,就會形成放眼未來的姿態。然後,當事人就會發現,他的世界並不是全然一片黑暗。

長久以來和許多人相處,我從中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任何人必定都有自己的煩惱,而且從外在印象或態度是看不出來的。同時,就算內心有相同煩惱,有的人看起來很幸福,也有人一副愁雲慘霧的樣子。

會有這樣的差異,取決於這個人是否站在問題漩渦中黑暗的那一點,並以為自己無法脫身,又或者他認為問題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努力去解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並不是身處在問題中,而是在具有夢想、希望和自由的自我世界中,只是其中有一處發生問題罷了。用俯瞰的角度來審視問題跟自己的關係,必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愈是痛苦,愈要好好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別只盯著腳下,走得沉重蹣跚,請好好挺直腰桿,向前行。

當心靈愈是疲憊衰弱時,愈是要端正姿勢訴說出來,我認為這是讓問題跟自身保持一個適當距離不可或缺的態度。

多保持一點距離,你會更溫柔

人類是一種,只要和別人保持適當距離,就會不可思議變得溫柔的生物。

跟他人互動時,我們會拿捏與對方之間的距離,想更接近對方時態度可能過度強硬,看輕自己時又變得退縮。我們就在不時犯錯中一面修正調整,一面發展人際關係。所謂的人生,就是持續尋找當下與他人之間剛剛好的距離。

當人活到一個年紀後,就會成為能自己找出舒適人際關係距離的人,而這樣的人,就是我心目中成熟的大人。

無論是跟自己的先生或太太,小孩或媳婦、女婿,又或者是對待鄰居、老友,當你試著比原先想的再多保持一點與對方的距離,就會發現自己變得更溫柔。

距離太近,線繩就容易糾結在一起,大部分的人際問題也是源於距離太近。在我迄今60多年的律師生涯中,都在整理疏通各種人際關係中「糾結纏亂的線」。

只要方法正確,那些糾纏、打結綁死的線繩就能解開。雖說糾結狀況各有不同,但只要身處其中,就找不到解方。但你若可以後退一步,站在外頭去看全貌,就能找到解決的線頭。

換句話說,即使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問題或煩惱,若能保持適當距離,就能找到解決的方向。一直以來,我是用「法律」做為潤滑油,將看起來綁死的結梳理開來,讓許多人迎來人生轉機,而我也從中學到許多事情。

做為一個法律專家,在我奉獻了大半律師生涯的民事案件世界裡,法律的作用並不在於「裁判」,而是「解決問題」。人心不能靠法律來裁判,法院所判的「勝訴」或「敗訴」,也不能用來決定人生「真正的幸福」。

「勝訴」者的人生過得更苦,而「敗訴」者的人生卻輕鬆愉快,這樣的事情所在多有。我的律師生涯,就是一面觀察這法律無法裁定,複雜而荒謬的人類情狀,一面思考何謂真正的幸福。

以自己的幸福為前提去做選擇吧

「我要要求一億日圓賠償金。」

「我要叫那個外遇離家的男人賠償,讓他一輩子都活在痛苦中。」

對這種情緒性表達恨意的諮詢者,我會這樣反問:「對你而言,勝訴的意義在哪?我能幫助你過得更幸福,但如果你只是想讓那些讓你痛苦的人痛苦,我幫不上忙。」

我認為,與家庭和人際關係有關的法律,並非為了裁決誰而存在。律師也一樣,我們不是為了打敗對造而奮戰,而是要幫助委託人得到幸福。至少我是抱持這樣的信念站在法庭上。

我曾經手過一樁離婚案件。我是丈夫這邊的代理人。

丈夫這一方無論如何都想早點離婚,但妻子那一方,則對丈夫抱持強烈的不信任感,常常說:「我已經不再相信我先生了。」

在調解中,我們已經談到以一年時間支付賠償金,當賠償金支付完畢的同時,提出離婚申請書。但妻子堅決不肯同意。我們這邊不斷保證一定會負起責任,把錢付清,對方卻一點反應都沒有。雙方無法取得共識,法官也無計可施。

如果事情就這樣結束,交由法庭判決的話,這份痛苦可能要拖好幾年。

「能不能讓我跟太太直接聊一下呢?」

我向法官請求,於是得到30分鐘,在家事法庭一個房間裡跟那位太太談話。我們並沒有聊到離婚這件事,只是閒話家常,但就在聊天過程中,她的表情柔和了起來。

「我相信這位律師。」

那位太太後來這麼說,並同意在那張當賠償金支付完畢後,同時遞出的離婚申請書上蓋章,由我保管。

自己帶著誠意與信賴和他人互動,對方也會同樣產生誠意與信賴之心。

以誠意和信賴為基礎溝通,而非揮舞著法律大旗壓人,事情才能朝解決問題的方向前進。說穿了,法律也不過就是用來解開糾纏的線、令雙方都得到幸福的道具,只是一個基準而已。

人際關係發生問題時,人都會主張自己是對的,想要戰勝對方,但是當對方落敗後,事情又會如何發展?或許,短時間內自己會充滿勝利的喜悅,但懲罰對方後的空虛感,想必仍然存在內心深處。

我還是希望遇到問題的人別只想著如何打敗對方,而是把心放寬,以自己的幸福為前提去做選擇。

另外,我也看過很多人因為過於執著勝負,喪失了在人生中重新站起來的機會。

在我經手的某個離婚案件中,有個妻子無法原諒外遇離家的丈夫。丈夫想和新交往的女性結婚,因此告知:「我最多最多能支付800萬日圓的賠償金,只求能夠離婚。」

在一般的離婚調解中,即使是能夠預測財產分配的情況下,賠償金金額大多落在300萬日圓左右,最多500萬,超過這個數字的幾乎沒有。所以,我當然強烈建議委託人和解,但是太太受強烈的復仇心驅使,頑固堅持「如果沒給到1000萬不會離婚」,調解於是宣告破局。

沒想到,丈夫那位年輕又單身的第三者表示再也等不下去了,離開了他,和其他單身男子結婚。丈夫因為不需要急著離婚了,於是說:「我不會再付任何賠償金。」雙方的溝通到此中斷。

妻子只是想制裁先生而已,但演變到最後,也不可能和先生回到原本的狀態,最後沒能拿到賠償金,也沒能離成婚,這案子就這樣不上不下地結束。

那時候兩人若是順利離婚的話,也許彼此都能夠享有新的人生也不一定。

執著於勝負、自尊,甚至金錢,以至於錯過機會,對人生而言只有負面影響。

而機會一旦錯過,很多人就很難再次站起來了。只要內心受到「想打敗對手」、「想令對方痛苦」的想法控制,那麼就永無心靈平安之日。

書籍簡介

距離拉遠一點 從此人際不糾結:93歲女律師洞察人心人性的35個智慧,讓你我活得更自在
ほどよく距離を置きなさい
作者: 湯川久子
譯者: 江卉星
出版社:有方文化
出版日期:2020/09/01

作者簡介

湯川久子

1927年生於日本熊本縣,日本中央大學法律系畢業。1954年司法考試及格,不久之後結婚,1957年以「九州第一位女性律師」的身分,在福岡市正式開業。在超過60年的律師生涯中,養大兩個孩子,處理了一萬件以上的離婚官司以及各種人際關係問題,並持續協助女性得到幸福。1958年到2000年之間擔任福岡家事法庭的調解委員。站在調解席上,她會特意將律師徽章取下,以人生前輩的角度來仲介家庭問題。剛成為律師時,她對能樂產生興趣,受到寶生流教授的囑託而擔任理事。由於她能溫柔地包容諮詢者的心,同時用堅定的口吻激勵他們,解開許多人人生中纏繞已久的結,因此有許多不同年齡層的客戶均來找她諮詢。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人際關係 離婚 賠償金 律師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相關文章
廣告
廣告
熱門快訊
廣告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