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久久一次成果彙報,怎麼給老闆留下好印象?3 步驟,省時省力做好報告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久久一次成果彙報,怎麼給老闆留下好印象?3 步驟,省時省力做好報告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久久一次成果彙報,怎麼給老闆留下好印象?3 步驟,省時省力做好報告

久久一次成果彙報,怎麼給老闆留下好印象?3 步驟,省時省力做好報告
示意圖,非當事人或特定情境。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劉奕酉
精選書摘 2020/08/25
摘要

1.萃取資訊、歸納分類是很花時間的過程,有時候甚至需要反覆的嘗試才能找到適當的呈現方式。職場工作者,常要在時間壓力下,快速整理出結構化資料、或是組織出言之有據的表達內容,讓人一看就懂。

2.這種時候,使用階層式的結構「樹狀圖」,就能去蕪存菁,將內容的關鍵元素建立起關聯,讓整體結構變得具體可見。

有次在帶一個邏輯思考工作坊時,我讓大家練習一個問題:便利商店可以買到哪些飲料?

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做起來一點都不簡單;幾分鐘過去後,開始有人提出了問題。

「老師,這很多耶⋯⋯全部都要寫出來嗎?」
「有限定是哪一家便利商店嗎?」
「老師,請問酒算飲料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這些,還有些千奇百怪的問題,但這都是思考的過程,一點也不奇怪!

「這裡泛指任何一家便利商店,當然,你們也可以自己假設。酒,當然也算是飲料的一種,如果對於飲料的定義有疑問,不妨利用手邊的資源查詢一下。」我簡要的回答了大家的問題。

「最後,你們當然可以全部都寫出來,但我想肯定寫不完;換作是你,也不想看到這麼冗長的清單吧?我希望各位用結構化的方式,簡明扼要的讓所有人知道便利商店可以買到哪些飲料?」我補充說明了期望看到的產出結果。

這考驗的不僅是如何有邏輯的思考,同時也包含如何有結構的表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先說結論:用樹狀圖來思考與表達

其中有一組學員的成果挺不錯的,雖然沒有列舉所有的飲料,但也讓所有人一目了然大致上的飲料分類,以及原來冰品也算是「飲料」的範圍呢!(見圖3-2)


利用樹狀圖,就可以將想法結構化的呈現出來。這不是唯一的標準答案,還有其他不同的分類方式可以來呈現這個問題;不過,哪一種方式比較好,就值得好好思考了。

這張樹狀圖是如何歸納出來的?樹狀圖還能運用在哪些地方?接下來,讓我來告訴你。

樹狀圖,讓整體結構具體可見

樹狀圖(tree diagram)是一種將階層式的結構,以圖像化表現出來的一種方式,看起來就像一棵倒立的樹,因此得名。使用樹狀圖的目的,是為了去蕪存菁,將內容的關鍵元素建立起關聯,讓整體結構變得具體可見(見圖3-3)。


左邊是最典型的樹狀圖,最上方的是「根」,也就是資料內容的開頭,而下方展開來的是「葉」,彼此之間以線條連結表示關聯或因果性;有時基於閱讀性的考量,也會以右邊的形式呈現。

使用樹狀圖,是為了呈現結構化的內容,像是整理資訊的脈絡、找出問題的原因或解決對策,以及論點推論與歸納的過程。比方說,企業中的組織圖就是一種常見的樹狀圖,許多人習慣使用心智圖(或稱思維導圖)來整理筆記與想法,還有問題分析與解決中會使用到的魚骨圖,也都是樹狀圖的一種應用(見圖3-4)


3 個步驟,將資訊整理為樹狀圖

如何將一段文字內容的重點、或是構思發想的點子,整理成結構化的樹狀圖呢?

只要透過 3 個步驟:
① 萃取資訊:從內容擷取重點或蒐集想法。
② 歸納分類:依照元素之間的關聯進行分類。
③ 建立結構:整理成為樹狀圖。

舉例來說,下面這段文字可以根據 3 個步驟整理為樹狀圖(見圖3-5)。


首先,擷取出內容的關鍵字與重點,也就是「萃取資訊」,包括「優點」、「便宜」、「沒有錢的學生」、「迅速」、「行程緊湊沒有時間的商務人士」等(見圖3-6)。


其次,是將擷取出來的關鍵字或重點,依照關聯性來「歸納分類」,並且用線條表現聯結關係。最後,再將它們整理成樹狀圖的形式來「建立結構」。

不論是閱讀文章時想要整理重點與脈絡,或是開會時要將腦力激盪、創意發想的點子整理出具體的想法,都可以利用樹狀圖來呈現。

然而,萃取資訊到歸納分類是個很花時間的過程,有時候甚至需要反覆的嘗試才能找到適當的呈現方式。對於職場工作者來說,時常需要在時間壓力下,快速的整理出結構化的資料、或是組織出言之有據的表達內容,讓人一看就懂。

這個時候該怎麼辦?關鍵在於找到對的切入點

提升速度與品質的關鍵:找到對的切入點

一般在產出樹狀圖的時候,會採取從原始內容中萃取資訊點,然後向上歸納的方式。但是,有經驗的高效思考者,會由找到切入點開始著手,然後往下展開思考的過程,不僅是速度快上許多,產出的樹狀圖也會有較高的品質(見圖3-7)。


舉例來說,在構思新產品的行銷策略時,我們可能會先集思廣益蒐集各種想法,像是產品規格、產品設計、廣告通路、價格定位、宣傳手法等等,然後再歸納分類、整理為結構化的策略樹狀圖。

但是有經驗的資深老手,可能會採取另外一種方式,很快想到從行銷4P切入。

將行銷策略從產品(Product)、價格(Price)、通路(Place)與推廣(Promotion)四個面向往下展開,逐一思考細項策略;或是分派團隊成員各自負責一個面向、再討論整合為一個完整的行銷策略(見圖3-8)。

如此一來,提升了效率、也能獲得較高的品質,思考得更周全。

書籍簡介

高產出的本事:用8種表達框架X4張圖X15分鐘, 文章、簡報,圖解一次到位,讓輸出成為你的優勢

作者: 劉奕酉

出版社:樂金文化

出版日期:2020/08/05

作者簡介

劉奕酉

擅長邏輯思考、數據分析、策略規劃、資訊視覺化與商務簡報等領域,在高科技產業任職超過十年,具有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驗,任職高階幕僚期間,為符合科技業對快速產出的需求,劉奕酉先生經常需要在短時間消化大量資訊,化為簡報與圖表,以便報告。不僅年讀百本書,各式文章與簡報的產出,更是信手捻來。

現為「簡報.簡單報」創辦人。曾於微軟旗下最大簡報分享網站SlideShare 獲得年度 Top 5 % 簡報者殊榮,於2017年成為知識型自雇者,專注在職人簡報、邏輯思考與商業思維的研究、培訓與顧問服務上,至今已累計百場以上培訓與演講,客戶包括微軟、松下、太古可口可樂、聯詠、微星、中信、富邦、國泰等知名外商與台灣百大企業。著有暢銷書《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

 ▎臉書粉絲專頁 www.facebook.com/easypresentation
 ▎ Medium   medium.com/@yiyou 
 ▎ SlideShare  www.slideshare.net/yiyou 

責任編輯:李頤欣

報告流水帳 簡報 樹狀圖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