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在社群媒體「耍自閉」竟更快樂?丹麥幸福研究專家:設不公開帳號儲存回憶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在社群媒體「耍自閉」竟更快樂?丹麥幸福研究專家:設不公開帳號儲存回憶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中場幸福學
中場幸福學

職場 | 心靈成長

在社群媒體「耍自閉」竟更快樂?丹麥幸福研究專家:設不公開帳號儲存回憶

在社群媒體「耍自閉」竟更快樂?丹麥幸福研究專家:設不公開帳號儲存回憶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麥克.威肯
中場幸福學 2020/08/12
摘要

丹麥幸福研究專家麥克威肯(Meik Wiking)指出,善用各種新的應用程式、工具與社群媒體帳號,可以存下大量人生細節,儲存更生動的快樂記憶。想要到回憶巷弄走一遭,就可以造訪這個每日記憶博物館。

回憶究竟是由什麼組成的?為什麼某段樂曲,某種氣味,某個味道可以喚起我們已經遺忘的回憶?我們又要如何學習創造快樂回憶,並更有效地保存這些回憶呢?

身為一名幸福研究員,我常提出這類問題,也試圖想要找到答案。我的工作是研究幸福,找出是什麼能讓人們感到快樂、找到什麼是美好生活的關鍵,以及了解如何讓人生更美好。我的興趣在於找出快樂回憶的製造原料。

在做快樂記憶研究的時候,我們問受試者為什麼記得某個特定的記憶,7%的人表示是因為該事件留下了紀念品,例如:照片。人類每年會拍下超過1兆張照片。難怪我們有時會感覺自己快被其他人的生活照給淹沒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天,人們的照片多存放在雲端、硬碟、應用程式或社群網站上,從來不會印出來。翻閱老派的相簿已經完全被滑Instagram和滑臉書取代了。

每到週四和週五, 我的頁面就會被#tbt和#fbf淹沒——「Throwback Thursdays」(懷舊星期四)和「Flashback Fridays」(回顧星期五)。社群網站時光機「Timehop」更是登峰造極之作,讓人每天都可以#tbt。使用者幾年當中同一天在社群網站上的發文和照片都被封裝在一個時光膠囊裡,可以一次分享給他人。Timehop的座右銘是「天天歡慶你最棒的記憶」,目標是要顛覆人們回憶的方式,幫助人們找到新的方法用過去來與其他人連結。Instagram世代不僅是自己的行銷公關,也是自己未來記憶的建築師。

閒人勿進!設個網路私帳儲存回憶

你的社群網站可以帶你走入回憶的巷弄。你的照片、影片還有想法,都會按時間順序排列,讓社群網站成了一種複合媒材回憶錄。挑選過的內容和真實性的論戰持續不斷,因為Instagram上常會看到一大串完美照片組成的人生。我個人會盡量在高峰與每天的平凡生活之間找到平衡,並且讓大家知道「我在Instagram或臉書上的發文只是我人生的重點時刻,不是我的日常。我的日常是打翻咖啡、灌軟體、找鑰匙。」此外,有很多東西對我來說很重要,對我網路上的好友來說卻無關緊要。

有個方法是申請一個私帳,想要到回憶巷弄走一遭的時候,就可以造訪這個每日記憶博物館。你會發現拍下並上傳只給自己看的照片是件很自在的事。不用煩惱要使用哪一種濾鏡、怎樣打燈、怎麼下註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數位照片是回憶的救星?

試想你可以從回憶記憶庫中提取此生任何一天的生活,重新經歷這一天。你做了什麼,遇見了誰,午飯吃了什麼。你會想要這種超能力嗎?當然囉,重溫你的婚禮、各種活動與成就,這些都很好,不過也許有很多事情我們寧可選擇遺忘。

但如果你是高登.貝爾(Gordon Bell),你就有機會來場時空之旅。1998年,微軟研究員高登.貝爾開始大量蒐集自己人生的數位資料。他也是微軟「我的生命位元」(MyLifeBits)的研究主持人。「我的生命位元」就是「量化生活運動」(Quantified Self)的現代版以及 Fitbit 等體適能記錄器的前身。你可以把貝爾想成較有系統、數位世界的安迪.沃荷(Andy Warhol)。

照片和影片都存入了貝爾可供檢索的記憶資料庫中。除此之外,他的心跳速率、體溫、收到的電子郵件,還有瀏覽過的網站也都進了資料庫。我的生命位元計畫中有超過1000支影片,超過5000個包含對話的聲音檔案,成千上萬張照片,收發的所有文字簡訊和他瀏覽過的每一個網頁。高登.貝爾把這個計畫寫成了一本書,書名叫做《完全記憶》(Total Recall)。這是個很棒的書名。

貝爾可能有點極端,但這樣做的不是只有他一人。世界各地都有人保存相片日記,數算著自己的每一步,記錄自己的人生。記錄人生其實並非新鮮事,以前我們把這個行為叫做寫日記。然而各種新的應用程式還有工具,讓日記添了更多細節、更加生動。也有許多可以用來記錄人生的相機,替你捕捉一天中的每時每刻。

有了各種設備以及社群媒體帳號,我們可以存下大量的人生細節,但是我們好像從來沒有整理這些資訊。在我看來,問題不在於資料蒐集不足,而在於詮釋不足和保存不足。

我們的數位圖書館一團混亂。雖然我們儲存照片,但卻很少看這些照片。我們被自己的大數據壓垮了。更麻煩的是,我們不僅被照片轟炸,還有數位失憶的風險。這是因為數位紀錄其實比紙本更難保存,這跟一般人的觀念不太一樣。

Instagram 上最多回憶紀錄:探索世界

在我寫作的當下,Instagram 上有超過800萬則標註了#makingmemories(創造回憶)的照片,#memories(回憶)則有7000萬則。還有超過1萬7000則標註#memoriess的照片,也就是說連不記得「memories」怎麼拼的人也發了與回憶有關的照片。

幸福研究機構針對Instagram上的#makingmemories照片做了數據分析。大家在創造回憶的時候究竟都在做些什麼呢?根據分析結果,標有#makingmemories的照片大概可以歸納為四大類。

第一類是#momlifedadlife-familylife(媽媽生活、爸爸生活、家庭生活):小孩耍萌、小孩玩雪、小孩把廚房搞得一團亂;南瓜燈籠、聖誕樹、迪士尼樂園之旅。第二類是 #SassyPOTD(Sassy Post of the Day,走跳日常):好姐妹之夜、好哥們之夜;友誼、閨密、朋友的共同目標;調酒、烈酒,還有當下興起想做的事。第三類是#Love(愛情):婚禮和紀念日;一起出遊,共同度過的長假;對著鏡頭微笑的情侶,這一類又叫「看我捕獲的獵物」類。但是數目最多的照片是第四類#Wanderlust(探索世界):假期、探索、冒險。

回憶是我們爬過的山,我們探索過的城市,我們追過的夕陽。回憶的創造在我們對世界充滿好奇之時,在我們旅行之時,在我們探索之時,在我們冒險之時。

創造回憶就是接受奉旅行為圭臬的人生。錢再賺就有,回憶不創造就沒有了。

書籍簡介


快樂記憶,讓現在更幸福:丹麥幸福研究專家教你打造美好時刻,讓幸福時光永保新鮮
作者:麥克‧威肯(Meik Wiking)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06/16

作者簡介

麥克‧威肯

丹麥哥本哈根幸福研究機構(Happiness Research Institute)執行長,專門研究為什麼有些人比較快樂與獲得快樂的方法,他也是全球幸福資料庫(World Database of Happiness)研究助理、全球幸福政策報告(Global Happiness Policy Report)顧問團成員。

除了做研究外,威肯也寫了許多關於幸福、舒適生活的書籍和報導。他的著作《我們最快樂:Hygge,向全世界最幸福的丹麥人學過生活》與《全世界最幸福的人的幸福祕訣:Lykke》(The Little Book of Lykke: The Danish Search for the World's Happiest People,中文暫譯),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全球熱銷高達兩百萬本。閒暇之餘,他最喜歡攝影及和朋友打網球。

譯者簡介

高霈芬

傳播學士。翻譯碩士。習舞人士。希望成為文字煉金術士。神是,我不是。

(責任編輯:柯曉翔)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社群媒體 中場幸福學 快樂記憶 幸福研究 MeikWiking
中場幸福學
中場幸福學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理想大人生活提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