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心靈成長
省吃儉用借錢給朋友留學,換來已讀不回...失去友誼她才懂:衰事纏身是自己「過度善良」的下場

善良的人該先學會自私
這個世道真的很壞,對吧?
人家說善良是一種選擇,但選擇善良時,很多時候都會碰上一種困境:很衰。
這種事情在學生時代其實就很容易看出來了,回想起那時的我,可以說是善良的代名詞,全班都知道我很熱心助人,對朋友也很大方。那時的我用壓歲錢買了一台電視遊戲機,在那個時代有一台遊戲機相當於擁有一個Supreme聯名商品般了不起。這個消息不脛而走,我在男生朋友間的聲望也一飛沖天,但我仍舊像個飽滿的稻穗般謙虛,因為老師說,越飽滿的稻穗頭垂得越低。
之後,我開始有很多朋友,下課後很多同學都很主動的說要到我家玩,爸媽一開始也不覺得有什麼,反正就是好同學來家裡玩。那時我只是一個轉學生,剛到一個新環境沒什麼朋友,突然受歡迎後覺得非常開心。慢慢的,同學一待就是一個下午,假日甚至待上一天,他們會告訴我最近出了什麼遊戲,然後帶著我去買遊戲,錢我出。我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反正大家都開心,那有什麼關係。慢慢的,我成績開始退步,因為課餘時間都在打電動,最後我的遊戲機還壞了,沒有任何人願意出錢修理或再買一台。最後,那些「好朋友」也不來了。
我還有個10多年的好友W,是個非常好的人,總是把朋友放心上,如果朋友缺錢,她的口袋裡有500塊就會掏500給對方。但她也常說:「為什麼自己總是那麼衰?」老天似乎沒有因為她的好心腸而分給她較多運氣。
W有個同鄉朋友,因為有些共同背景,所以很聊得來,也常會在工作之餘互相關懷對方。後來,這位朋友要到澳洲念書,W甚至自掏腰包借了他一些錢當作生活費。要知道,W在台北市生活,打了兩份工,省吃儉用才能勉強打平生活開支。
拿了W的錢後,這個人到了澳洲。剛開始還和她保持聯繫,但一段時間後,開始滿滿不讀W的訊息,最後就消失了。後來得知,因為他覺得W來找他一定是想討錢,所以避不見面;不過,奇怪了,你欠人家錢,人家跟你要也是天經地義吧,更何況W根本沒開口要過。
還有一次,W的好友愛上一個渣男,至於有多渣,我也不想浪費時間描述了,反正這女的因為渣男欠了債,為了還錢,生活過得很苦。W看了很不忍,告訴我她還想再去打一份工,幫她一起還錢。我聽了之後,用盡洪荒之力制止她,差點氣到跟她絕交。W過得並沒有比朋友好太多,她也常問:「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不要過得這麼拮据?」我提醒她衡量自己的能力,不要逞強幫忙。
不過,我知道W想幫忙並不是因為逞強,而是因為她真的不想看到朋友為了生活辛苦。我很喜歡善良的人,他們是人性最美好的風景,他們看到別人的需要,想幫忙解決,但很多時候卻忘了應該「自私」。
自私是一個很醜陋的詞。
小時候吃點心如果想獨占、不想分給其他人時,老師或爸媽會告誡我們不能這麼自私,不能只顧著自己好,也要分享給別人。好了,重點來了,這個偉大精神和情操的前提應該是「自己要先好」,對吧?
小時候聽見別人說你「人很好」時,會覺得那是一個誇獎,心裡會很開心;長大以後,聽到別人說你人很好時,常常不是好事,因為他們可能在吃你豆腐。例如同事、別的部門,甚至你的客戶要你「幫幫忙」,花點時間幫他們處理他們的工作,要你幫忙疏通什麼或給個便宜的價格,導致你自己的工作做不完、加班,慘一點的甚至還會出包。
為什麼好心會沒好報?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做了超出自己能力的事去「幫忙」別人。
搭飛機時,你會看到安全指示上寫著:發生緊急事故時,不管怎樣都要先幫自己戴上氧氣面罩,再去幫忙別人,即便坐在身邊的是一個孩子。因為,如果你自己都出事了,怎麼還能幫助別人呢?不過,過於善良的人往往會忘了這個重點—「先顧好自己才能幫助別人」—所以善良的人常常很衰,也許運氣好時,可以碰到一個好人,能記得你對他的好,在自己有能力報答時會湧泉以報,就像很多民間故事那樣。可惜,現實生活很多時候並沒有民間故事那麼天真;對,很多民間故事其實很天真,像是好心一定會有好報,或是你全心全意對一個人,就一定能讓頑石點頭。
善良很好,也一定是人性應該要保有的很美好的一部分;但是,請先顧好你自己,否則就別怨自己為什麼總是那麼衰。
心碎的人別喝雞湯
一個編輯朋友說,她在製作美妝品開箱影片時,有位網友留言說她皮膚好黑,讓她有點受傷,但又覺得自己是否太玻璃心?我跟她說:「妳應該對那位網友說『你的心才黑!』」
我在想,市面上的心靈雞湯教主或宗教大師若碰到這個狀況,會告訴我們什麼?—「別跟他計較,他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別人之所以會批評我,一定是我不夠好」「我們要包容別人的惡言惡語」「被這樣的言語影響是自己的內心不夠強大」「他上輩子是頭豬,你是屠夫,因為種下惡緣,所以他這輩子要來傷害你」⋯⋯
ok!我接受他上輩子是頭豬,但我不接受他的傷害。
Excuse me?我只是一名喝水會撒尿、吃飯會大號的凡夫俗子,無法用寬容的態度看待他人的惡意,畢竟我也沒壞了他人的祖墳風水,也和大家一樣吃奶奶嚼爛的食物長大,為什麼我要包容你的沒禮貌?這根本是加了瀉藥的雞湯,喝了對身體不健康,還會烙賽。
就像我有個女生朋友做牛做馬還被劈腿,事後竟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她分享給我她閱讀的一些文章,都是一些要她不要恨劈腿男,劈腿男的出現是為了教她一些事,她自己一定也有做錯什麼,一定要讓自己變成一個值得愛的女人;「花若盛開,蝴蝶自來;糞若新鮮,蒼蠅撲來」(ok,糞的部分是我自己加的),我只能說,作者若不是孔子轉世,就是沒被劈腿過的人生勝利組。
我同意碰到壞人一定可以教會你一些事,讓你的人生經驗值升等,但一味正面的要你原諒和遺忘就大可不必了,如果不能在有力氣時用力的生氣,套一句電影《喜歡你》裡顧勝男的台詞:「枉為人!」而很多時候的原諒,是因為時間久了,沒力氣再恨或憤怒,並不是因為發自內心的原諒—因為我不是原諒系的。
所以,當別人說你黑、說你醜,無須因為想反擊而覺得自己玻璃心或沒氣度,因為是他先沒禮貌的吧?被劈腿了,就每天詛咒他出門扭到腳又何妨?討厭或恨一個人是很痛快的事,當下就該好好享受,要恨,就深深的恨。
不過,負面情緒就像油炸食物,吃多輕則上火、重則發胖,所以恨要恨得有節制、有期限。人人都有扮演悲劇英雄或反派的渴望,享受夠了,最後還是要放下。但別誤會,並不是因為時間讓你成熟,或是在宇宙面前我們只是渺小的分子組成,對紅塵所有俗事都要用更寬廣的胸襟去看待,並且去包容別人的惡意,沒那回事!
路還很長,接下來只會有更多鳥事爛人等著你。很多時候你只有自己一個人和一顆玻璃心面對這些烏煙瘴氣,事情過了不去想、不去恨,並不是因為寬容,而是因為—真的沒空。
責任編輯:黃雅苓
核稿編輯:歐陽蓉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