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為什麼企二代接班,往往是企業走下坡的開始?要讓下一代有出息,首先要讓他們「資源有限」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為什麼企二代接班,往往是企業走下坡的開始?要讓下一代有出息,首先要讓他們「資源有限」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為什麼企二代接班,往往是企業走下坡的開始?要讓下一代有出息,首先要讓他們「資源有限」

為什麼企二代接班,往往是企業走下坡的開始?要讓下一代有出息,首先要讓他們「資源有限」
圖/Dreamstime
撰文者:紀坪

華人社會繼承觀念濃厚,不少的中小企業在第一代打拚出一片天後,往往是傳子不傳賢,甚至有不少的大學,還特別開班只專收「企二代」。

跟其他人相比,企二代由於人脈及資源多,因此無論是要接班還是自己創業,都相對容易得多,所以有些朋友曾調侃說,創業要成功,比起自己有能力,還不如老爸有能力。

偏偏我見過不少的企二代,在接班或創業後,反而將公司迅速地帶往頹勢,而他們的其中一個通病,也正是因為老爸給的「資源太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什麼意思?

因為他們並非白手起家,因此一掌握家裡資源後,想請客就請客,想聘人就聘人,想擴點就擴點,想擺闊就擺闊,對於企業的成本收益反而缺少了敏感度,反正出了亂子,有什麼麻煩都有人會扛,他們只要顧著打點好自己的門面,讓自己像個成功的二代企業家就好。

所以經常可以聽到不少中小企業的二代,將上一代的江山給敗光,正是因為他們沒有「資源有限、慾望無窮」的思維。

因此,不少聰明的老爸,其實都很清楚要讓二代有出息,首先,你要先讓他們「資源有限」,他們才能學會「運用資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進步的動力,都是在有限的資源下產生

記得小時候玩過不少好玩的電腦策略遊戲,而這些經典的好遊戲,通常主角都不是最強的,而是在資源相當有限的局勢下,要想辦法去找到自己的利基。

因為「資源」相當的有限,在遊戲初期,要金錢沒金錢,要人才沒人才,要名望沒名望,因此為了能夠順利地破關,所有的資源都得謀定而後動,要攻打哪個城,要出動多少兵馬,要備妥多少糧草,要砸多少重金禮聘賢士。

而也正因為遊戲的「資源有限」,才更能讓玩家入勝,投入心力腦力去思考,也得以激盪不少的想法及創意。

然而在遊戲「正常版」發行過一段時間後,通常遊戲公司就會發行所謂的「加強版」再賺一筆。

何謂加強版?

遊戲的錢不夠用?你可以去調多,自己的能力太弱?你可以去調強,好人才太難招募?你還可以調低這些人的忠誠度,方便你挖角。

換言之,這就是一個跳脫現實「資源有限」的假設,變成「資源無限」的版本,然而這樣的版本一來沒有挑戰性,二來也扼殺了不少的創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就像是擁有過多資源的「二代」。

想要培養優秀的下一代,資源得先受限

沒有足夠的時間、金錢、經驗,反而更能激發人們的想像力及潛力,資源有限會逼我們產生動力去思考,好好盤點現有的資源,在有限的條件下找出一個較好的方向。

自古以來,所有具有創造力的人,都是在受限的情況下激發創造力。最好的小說作品,都是在少少的幾個主要角色互動中激盪而出。最好的論文著作,都是在少少的幾個重要觀念中堆砌而出。

開一家咖啡廳,如果你只有一百萬,還得要想辦法獲利時,那麼每一個裝潢、設備、人力的決策,勢必都得考慮再三,如此每一個決策都會是精心之作。如果你根本沒有預算的限制,還不用考慮營利時,那麼每一個決策都只會是隨意的揮霍之作。

想要培養優秀的第二代,不是不要給資源,而是資源一定要「受限」,讓他們感受到資源的有限,並能夠自負盈虧,了解到自己的能耐。

如果第二代很傑出,給了太多資源,有時反而是在扼殺他們更多的可能。如果第二代很混蛋,給了太多資源,那麼只是在餵飽他們的物慾及大頭病,增加他們犯大錯的機會。

沒有多多益善這種事,有所限制,才能有所作為。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記帳士的商管筆記
記帳士的商管筆記
紀坪
展開箭頭

紀堡記帳士事務所、紀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班,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碩士。
斜槓青年代表,是記帳士、公司負責人、大學兼任講師、專欄作家。把觀察當嗜好,把寫作當練習,不喜歡標準答案,喜歡把腦袋放在不同位置思考問題。文風幽默風趣,總能從隨手可得的簡單故事中,發現令人驚豔的奇妙觀點!現為《商業周刊》《天下雜誌》《今周刊》《大數聚》等網路媒體專欄作者。著有《懶經濟》《不換位置,也要換腦袋》《情緒成本》等書。
部落格:www.cboss.tw

情緒成本Emotional cost:財務報表看不見,卻是最昂貴的一種隱藏成本

每天累積「喜歡」,去除「討厭」,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拒做情緒乞丐!
累積資產,善用策略,讓情緒損益從赤字轉正。
當虧損越多,負債越多,自大、自私、自憐,伴隨而來;
當收益越多,資產越大,成就感、人際關係、幸福感,愈來愈足。
與情緒富翁共事,彼此溝通就事論事,順暢無阻;與情緒乞丐共事,凡事擔驚受怕,障礙重重。
你想要一個不那麼「累」的人生嗎?一切就從控管情緒成本開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