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職場修練
一個外商主管過勞加班腦溢血,決定離職創業:要死,也要死在自己的事業上

在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當老闆好還是當員工好?這些問題可能是不少人思考過的申論題。大公司制度完善,可以學習標準化,小公司制度彈性,可以學習多樣化。當員工成敗可以不用一肩扛,但慣老闆及豬同事不會少,當老闆成敗得一肩扛,還得弄懂商業模型及如何用人。聽起來,這個題目似乎各有優缺沒有標準答案。
曾有一位自己創業的朋友,跟我分享了他的職涯故事。
這位朋友在大學畢業後,毅然決定到一家大型的外商公司工作,認為在有名氣、有規模、有制度的公司,不但可以學習到不少東西,名片拿出去也好看,也更有成就感。由於這位朋友有能力、有幹勁又有野心,幾乎把所有的時間及精神都投入在工作上,因此爬的很快,沒幾年的時間,已經是個團隊的小主管了。升上了主管後,日子是否就越來越好過了呢?不,隨著薪資的上揚,工作責任及壓力也越來越大,且工作壓力增加的幅度,遠遠大過薪資的增幅。
為了求表現,也為了再往上爬,這位朋友更加拼命了,連週末及休假日都心繫著工作,還常常為了一個案子熬夜不睡覺。然而一個人的體力是有限的,就這樣日夜操勞下,一天他在辦公室忙到一半,竟然就直接昏倒在公司了。
同事們緊急將他送往醫院,醫生診斷的結果是:「因壓力及過勞引起的腦溢血。」可見,他因為工作過勞,身體開始反撲,幸好,在進行治療及休養後並無大礙,仍然可以回到工作崗位上,但醫生慎重叮嚀:「千萬別再過勞了。」在住院期間,公司不少好同事、好朋友紛紛來探望,還送上不少鮮花、水果及祝福,看來,自己在公司表現及人望還是不錯的,回到工作崗位後,應該仍然可以有一番作為吧!
出院回到公司時,卻只收到老闆的通知:「考量到你的身體狀況,我們準備一個更適合你的位置。」是的,他的主管職被拔除了,雖然老闆話說的很好聽,然而實際上所謂「更適合的位置」,就是一個沒有什麼挑戰性,也沒有什麼前景的屎缺。
原來自己拼了命工作,但對於公司而言,也不過就是一個可以被輕易取代的小齒輪,這個道理其實大家都懂,但當自己親身面臨時,仍然會感到震撼及心寒。
最後,這位朋友選擇離職,用這幾年掙下來的一些存款,決定自己創業,投入在自己最喜歡的戶外產業中。
「所以,創業讓你實現時間、財富自由了嗎?」我問。
「才沒有,創業其實壓力更大,創業之初錢更是難賺,眼晴一睜開,想到有那麼多的薪水要發,有那麼多的應付帳款要付,壓力大爆棚。」他說。
呃…..那創業的選擇不就也不太聰明嗎?
幸好,就在幾年的努力後,這位朋友現在已經在業界小有名氣及成就,還請了不少員工,從事後諸葛來看,他選擇一條他最喜歡,可能也是最適合他的道路。關於工作的選擇他認為:「就算要死,我也不想死在別人的公司,而要死在自己喜歡的事業上。」這句話乍聽之下雖然矯情了點,但從曾經在鬼門關走一遭的他口中說出來,卻格外的真實。
傳奇樂團批頭四的約翰藍儂曾說:「有人曾問我將來想要什麼?我回答快樂,他們說我沒聽懂問題,我說他們不懂人生。」
每一個人對於職涯的價值觀都是不同的,而追求快樂的路徑也一定是不同的,有人認為就是要在大公司發揮所長,有人喜歡在小公司多元發展,更有人適合走向創業。如何選擇沒有標準答案,但做出一個更貼近自己價值觀的選擇,會讓你的路走起來更甘心一點,也會讓你離快樂更靠近一些。
紀堡記帳士事務所、紀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班,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碩士。
斜槓青年代表,是記帳士、公司負責人、大學兼任講師、專欄作家。把觀察當嗜好,把寫作當練習,不喜歡標準答案,喜歡把腦袋放在不同位置思考問題。文風幽默風趣,總能從隨手可得的簡單故事中,發現令人驚豔的奇妙觀點!現為《商業周刊》《天下雜誌》《今周刊》《大數聚》等網路媒體專欄作者。著有《懶經濟》《不換位置,也要換腦袋》《情緒成本》等書。
部落格:www.cboss.tw
情緒成本Emotional cost:財務報表看不見,卻是最昂貴的一種隱藏成本
每天累積「喜歡」,去除「討厭」,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拒做情緒乞丐!
累積資產,善用策略,讓情緒損益從赤字轉正。
當虧損越多,負債越多,自大、自私、自憐,伴隨而來;
當收益越多,資產越大,成就感、人際關係、幸福感,愈來愈足。
與情緒富翁共事,彼此溝通就事論事,順暢無阻;與情緒乞丐共事,凡事擔驚受怕,障礙重重。
你想要一個不那麼「累」的人生嗎?一切就從控管情緒成本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