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過動、憂鬱、易怒...台灣1/3的孩子有精神疾病?美心理學博士:不是孩子有問題,而是...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過動、憂鬱、易怒...台灣1/3的孩子有精神疾病?美心理學博士:不是孩子有問題,而是...

過動、憂鬱、易怒...台灣1/3的孩子有精神疾病?美心理學博士:不是孩子有問題,而是...
Dreamstime
撰文者:留佩萱

2017年7月中,衛生福利部公布了台灣第一個對於全國孩子心理健康的抽樣調查,這個研究總共採樣了一萬多名孩子,包含三年級、五年級、和七年級;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1/3的孩童符合一些心理疾病的陽性診斷,其中,最普遍的精神疾病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其他還包括畏懼症、焦慮症、對立反抗症等等,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約有百分之三的孩子有自殺念頭。新聞報導上寫著,如果孩子出現精神狀況卻不及早處理,「對未來人生造成更大破壞」。

聽到這句話,應該會讓許多家長充滿焦慮。家長們該如何「處理」?是不是要趕快帶孩子去看醫生和吃藥? 社會上有許多人會以為吃藥是處理精神疾病的唯一方式,美國精神科醫師貝塞爾‧范德寇(Bessel van der Kolk)在他的書《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提到了他對用藥的擔憂,他寫著:「許多精神科醫生在類似生產線的辦公室工作,花15分鐘看幾乎不認識的病患,然後給病患藥丸去減緩痛苦、焦慮或憂鬱。」他在書中還提到,「為了治療這一切,我們不斷增加藥物用量,卻沒有處理真正的問題。」

所以,當研究顯示「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有精神疾病」,我們真正要處理的問題是什麼?

廣告

精神疾病,誰說了算?

不管在台灣還是美國,精神疾病的診斷是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5,目前為第五版)裡面的診斷標準。譬如,如果個案出現的行為症狀符合這本手冊中對於憂鬱症的症狀標準,那麼,治療師就可以正式診斷這位個案有憂鬱症。

當民眾看到報導的標題寫著「三分之一的孩子有精神疾病」可能會很緊張,以為這些孩子都得到精神科醫師的正式診斷。但是,這個研究是讓孩子、父母、與老師接受研究人員的訪談與填寫問卷,從測驗中看孩子得到的分數是否傾向某些精神疾病的行為症狀,並不算是「正式的診斷」。

譬如,在訪談過程中會談人員詢問孩子:「你曾經有任何行為或學習的問題嗎?」「你有不專心或衝動控制、過動的問題嗎?」「你有與他人溝通或社交互動的困難嗎?」「你是否曾經感到悲傷、情緒低落、憂鬱、或是易怒?」「你是否曾經發脾氣、大吼大叫、行動表現出你的怒氣?」「你是否經常擔憂許多生活的事物?」等等,藉由訪談與問卷,孩子可能出現符合某些精神疾病的行為症狀,所以報導中稱為「陽性診斷」,就是指孩子出現一些行為症狀,但是需要仔細的專業評估才能確定是否符合診斷標準。

廣告

不是「孩子有問題」,而是「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

但是,就算不是正式的診斷,這個調查也告訴我們一件重要的事情––有許多孩子都在承受情緒上的困擾,並且,他們不知道如何調節這些情緒。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如何調節自己的內在世界︱自己有哪些情緒?那些感覺?身體有那些感受?怎麼處理這些感受?每個人每天都在不斷經歷各種情緒,也在用自己的情緒調節能力來面對這些感受。當一位孩子無法有效處理情緒與身體感受時,就會出現許多行為問題,像是無法專注、衝動、和同學互動時常常起衝突、暴怒、自殘、憂鬱與焦慮。如果大人只看到孩子呈現出來的行為問題,就可能將孩子貼上「精神疾病」的標籤,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

「負面童年經驗研究」(註三)顯示了大約有三分之二的人經歷過至少一種童年負面經驗,這些童年負面經驗包括肢體暴力、言語傷害、性侵害、疏忽、目睹家暴、或是父母有藥物酒癮問題。不僅如此,還有許多孩子生活在父母嚴重控制下、充滿暴力的社區、或是經濟貧困的環境中。當人的大腦偵測到周遭環境的威脅與危險,身體就會進入「反擊或逃跑」模式,讓孩子使用劇烈的方式做回應。而如果無法反擊或是逃跑時︱像是侵害孩子的人就是孩子父母或是親戚,就有可能進入「凍結」模式,讓自己麻痺無法感受情緒。

貝塞爾‧范德寇醫師提到,孩子所呈現出來的行為––像是暴力傾向、無法克制的衝動、自殘等等––大人們多麼無法認同,但是這些都是孩子為了適應環境的「存活機制」,是孩子經歷創傷後的壓力反應。譬如,長期生活在受創環境下的孩子,他的大腦已經習慣將周遭環境視為威脅,於是,許多受創的孩子會在學校被老師誤以為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因為這些孩子一直不斷在觀察擔心有沒有危險,上課無法專注。或者,許多受創的孩子因為長期處在「反擊或逃跑」模式,習慣用劇烈的方式回應,像是經常暴怒或是與他人起爭執,而這些行為症狀可能就會被診斷為「對立反抗症」。

如果我們只看到孩子呈現出來的行為,那麼我們就忽略了真正要處理的問題––如何讓孩子學習如何自我調節,來面對人生中會碰到的挫折與壓力?

孩子要能調節情緒,才能有良好的心理健康

精神疾病的治療中,使用藥物的確是其中一種治療方式,但是,范德寇擔憂,吃藥的功能只是抑制情緒,這樣走捷徑的治療方式並無法幫助個案發展出自我照顧的能力。我們真正要處理的問題是:這些孩子如何處理情緒?他們在情緒來時,如何讓自己平撫下來?誰真正了解和關心他們?當孩子覺得無助時,可以找誰幫忙?他們感受到被支持、被了解嗎?他們有歸屬感嗎?和人相處時,他們感到安全嗎?

孩子需要能夠有效的調節自己的情緒,才能夠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當人無法用健康的方式處理情緒時,就必須訴諸激烈的方法,像是暴力行為、暴飲暴食、自殘,或者是使用酒精或是毒品來麻痺自己的情緒。畢竟,這些是他們知道唯一有效的自我調節方式。

「三分之一的孩子有精神疾病」,這個研究告訴我們重要的訊息––不管是父母或是學校,我們必須重視孩子需要什麼。孩子需要學習自我調節、需要能夠感受到被理解與被支持、需要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連結。要處理真正的問題,就必須從家庭和學校開始改變,讓孩子在家庭與學校中學習到這些技能。

改變,從家庭和學校做起

如果父母和老師能夠理解孩子所呈現出來的行為是在傳達他們無法自我調節,那麼,父母與老師更是要花時間讓孩子練習如何管理自己的內心世界,像是教孩子如何覺察情緒和身體感受、辨認感覺、以及教孩子如何用健康的方式自我調節。不只是家庭,學校也必須融入課程幫助孩子學習自我調節以及辨認自己的情緒和身體感覺,因為這些技巧就和國語、英文、數學一樣重要。美國有許多學校已經開始融入「覺察」(Mindfulness),讓孩子花時間感受自己有哪些情緒與身體感受,並且加入瑜珈、律動、深呼吸來幫助孩子自我調節。

不僅如此,孩子還需要充足的體育課與下課時間。研究顯示,比起動得較少的孩子,動得多的孩子有較高的專注力、較快的認知處理能力、考試表現也較好。而下課的遊玩時間則可以讓孩子發展社交技巧、創造力、以及練習與他人合作與溝通。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孩童一天要有至少60分鐘的肢體活動時間,但是,有許多學校因為太強調學科而縮減這些對孩子身心發展重要的活動,甚至也有老師會以「不准下課」來懲罰孩子。

人是群體的動物,每個孩子都需要能夠感受到安全,並且與他人形成有意義的連結。但是,當現在的學校與家庭只重視孩子的成績表現時,孩子變得整天都在讀書考試,而失去了與他人互動相處的機會。范德寇強調,如果要孩子能夠有良好的身心健康,學校最不應該縮減的就是體育課、下課時間、合唱團、社團、球隊等等,這些能讓孩子玩樂遊戲,以及和人連結的時間。

當這個研究告訴我們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無法用健康的方式調節情緒困擾時,我們更應該檢視現在家庭與學校提供給孩子的環境,有符合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需求嗎?

有值得信賴的大人,孩子就有復原力

范德寇提到,一個人是否「在與他人相處時能感受到安全」,是最重要的心理健康定義。

孩子要與他人形成安全的連結,來自被傾聽與被看見,以及去傾聽和去看見他人。所以,當你看到報導斗大的標題寫著「1/3的孩子有精神疾病」時,請先不要急著帶孩子去吃藥,請你先停下來想一想,平常你有足夠的時間和孩子聊聊天,了解他現在有哪些挫折嗎?孩子有感受到你的支持嗎,還是他感受到父母只在乎成績?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會來找你嗎,還是因為害怕會被你責罵所以更不敢求助?你有同理接納孩子的每一種情緒嗎?你有讓孩子有機會練習用健康的方式處理情緒嗎?

童年負面經驗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普遍,在美國,數據預測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童年時期被性侵害,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童年時期受到父母暴力對待,有1/4的人在成長過程中父母有酒癮問題,有1/8的人目睹了媽媽被家暴。不只這些童年創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可能碰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與壓力,像是考試升學、與朋友吵架、失戀等等。

孩子遇到困境時有沒有足夠的復原力來面對,來自於孩子身邊有沒有良好的支持系統,以及生命中有沒有一位大人讓孩子感受到被支持與被了解。這個研究提醒了我們,父母和老師更要當孩子生命中值得信賴的人,讓孩子感受到被信任與支持,以及學習如何自我調節,這樣才能有良好的心理健康。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易怒精神科 心理的問題 易怒 憂鬱 心理問題精神疾病 易怒 心理疾病 site:www.businessweekly.com.tw
人本教育札記精選
人本教育札記精選
人本教育基金會
展開箭頭

《人本教育札記》試圖用一種較寬廣的視野和角度來解讀「教育」,在掌握台灣本土社會脈動與兼具國際視野下,將教育改革與家庭生活結合,並引導社會對人文生活環境及弱勢族群的關懷與尊重。

每期均含特別報導、教育線上的父母/教師與孩子、教育時事評析等與社會脈動、教育議題相關的討論。對校園現場的描繪、對師生授教與受教心聲的體會、對教學態度與理念的深刻反省、對人更真實的理解與整體的呈現、及對現存社會問題的探討。

《人本教育札記》不在尋求單一的共識、灌輸相同的教化規條,而是要透過辯證與自主思考,為台灣的教育開啟更多元的可能。

http://hef.yam.org.tw/product.html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