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心靈成長
一把傘進貨300元賣500元後,卻發現客人的1000元是假鈔,請問老闆虧多少?

賣傘的林老闆,一把傘的進貨成本300元,售價500元,一位過路客買了一把傘,給了張千元鈔,林老闆連同傘及500元找給了客人,之後才發現拿到的千元鈔竟然是假鈔,那麼林老闆損失為多少,你的答案?
你的答案,就是標準答案!
這是之前在學校與同學們分享的問題,原旨在說明會計成本及經濟成本的不同,採用讓同學隨意發表意見的方式進行,有趣的是,從最初的單一答案開始,在大家七嘴八舌後,漸漸又冒出了幾個我想都沒想到,卻又有些道理的答案。
多數同學的答案為800元,認為賣這把傘賺了200元,偽鈔賠了1000元,賺賠相加減之後,損失應該就是800元。
少數同學認為賣這把傘賺的200元,尚有存貨、通路、時間及服務等成本等付出,才有了這微薄的利潤,並非無償所得,不該被作為偽鈔損失的減項,答案應該純粹是偽鈔損失的1000元。
一位重視自己感受的同學則認為,損失應該超過1000元,因為除了這張偽鈔的損失外,拿到偽鈔後一定一整天心情都會很「幹」,而情緒成本將足以影響到一整天的工作品質,更可能需要花大錢去吃大餐紓壓,這些成本當然要計入。
一位家裡作生意的同學卻認為,損失應該小於800元,因為作生意最重要的就是經驗及教訓,僅僅花了一點小錢就得到這麼寶貴的機會教育,從此開始重視風險管理,不是很划算嗎?
從會計學觀點,答案可能是800元。
從經濟學觀點,答案可能是1000元。
從心理學觀點,答案可以是非常大。
從管理學觀點,答案可以是非常小。
那麼,正確答案是什麼?還是,根本沒有標準答案?又或者說,你的答案,其實就是標準答案?一個看似單純的問題,把腦袋放到不同的位置來看,就有全然不同的答案,事實上只要夠有邏輯,這些答案,都應該是標準答案!
我的答案,才是標準答案?
下課後卻有一位同學過來找我確認「正確答案」為何,他認為自己所想的800元才是標準答案,其他像是情緒成本的計入,又或是花錢買經驗的想法,都不該是標準答案…
對嗎?
我們從小到大所受到的教育告訴我們,一個題目往往存在一個標準答案,但這卻從此有了兩個侷限性。
第一個侷限,人們從此少了些創意,只會尋找正確答案,沒了自己的答案。
第二個侷限,人們有了自己的答案後,似乎就不再容易接納別人的答案了。
人與人之間的紛紛擾擾,很多時候正是起因於這些被侷限的正確答案,其實如此著實可惜,或許我們該培養的習慣,不是去尋找標準答案,而是試著分析完問題後,找出屬於自己的答案,再仔細的去聆聽別人的想法,如果別人的答案不合己意,也不用急著去爭辯,因為有的時候答案並無好壞,只是差在思考方向的不同而已。
最後我還是只能告訴這位同學:「你的答案,就是標準答案,但是他人答案,也是標準答案,不過是每個人腦袋構造不同罷了」。
紀堡記帳士事務所、紀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班,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碩士。
斜槓青年代表,是記帳士、公司負責人、大學兼任講師、專欄作家。把觀察當嗜好,把寫作當練習,不喜歡標準答案,喜歡把腦袋放在不同位置思考問題。文風幽默風趣,總能從隨手可得的簡單故事中,發現令人驚豔的奇妙觀點!現為《商業周刊》《天下雜誌》《今周刊》《大數聚》等網路媒體專欄作者。著有《懶經濟》《不換位置,也要換腦袋》《情緒成本》等書。
部落格:www.cboss.tw
情緒成本Emotional cost:財務報表看不見,卻是最昂貴的一種隱藏成本
每天累積「喜歡」,去除「討厭」,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拒做情緒乞丐!
累積資產,善用策略,讓情緒損益從赤字轉正。
當虧損越多,負債越多,自大、自私、自憐,伴隨而來;
當收益越多,資產越大,成就感、人際關係、幸福感,愈來愈足。
與情緒富翁共事,彼此溝通就事論事,順暢無阻;與情緒乞丐共事,凡事擔驚受怕,障礙重重。
你想要一個不那麼「累」的人生嗎?一切就從控管情緒成本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