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教育趨勢
不幫忙,就請閉嘴!》每個父母面對滿嘴育兒建議的人,最想回的一句話
我想,許多做父母的都有時間不夠,手忙腳亂的感覺吧?
這時候,旁人的熱心建議也變得難以入耳。
拿我自己小孩來說,光是吃飯就常聽許多熱心建議:「小孩不應該吃外食」、「糖果」或是任何一種人工添加物。「記得要少鹽」、「新鮮的」、「非食品為佳」⋯⋯喔喔,還有千萬不要忘記「要買有機」。 這還只是同一家餐聽同一個人對我說的 (冏)。
當然這些都是很好的理想,我很希望能做的到,但也真的很難落實。
當我正跟女兒吃麵包時,旁人跟我講「麵粉容易過敏」,或是當我跟女兒參加喜宴吃一半時,跟我說「外食不好」⋯⋯。說真的,我也只能禮貌的微笑,因為別的不說,當下也無法改變什麼了。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也很大,我常聽人說,帶小孩時別看3C傷眼、吹冷氣傷身、吃飯一定要有機蔬果⋯⋯等等。但我女兒她常熱疹,同時我也真沒看過幾人跟小孩在一起3小時,沒偷滑一下手機的。我們做父母沒這麼完美,生了小孩子,能一瞬間就回到石器時代的生活,沒有用電,自己種有機蔬果吃啊!



其實旁人若想幫父母們分擔,你只要一句「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地方?」,就能融化大多父母的心。至於是否真的會有人會幫忙,只能說那真的是一種奢求了 (笑)。
拿我家來說好了,我哥哥是不吃藥主義,老姊是民俗療法,我則是西醫。這沒有對錯,只是每個人的理念不一樣。好在我家人大致上都很尊重彼此的養育方式,不去辯論,也會彼此幫忙。女兒感冒了,老姊問我是否能給她用按摩油?幫她用薰香調理呼吸,那是姑姑善長的民俗療法。老媽問我是否願意嘗試益生菌?老爸問我是否可帶去醫院檢查一下。桌上放著一瓶一瓶買了但沒使用的益生菌,那是奶奶尊重我們的決定。
之前女兒急診,雖然大家對我的西醫不頂認同,但老爸幫忙送餐點,老媽陪我女兒睡,老姊則是幫她按摩,老哥認同我的判斷,讓我很感動。畢竟我也需要被支持啊。所以當小孩生病時,我家很團結,而那是一種很好的感覺,一種你身後有許多強力的支柱,可依賴的感覺,幫我們度過許多難過的時刻。
父母是一種天職,但不是神職。我們不完美,所以也不需要用完美的標準去看我們。許多時候,我們自己也在學習,我們沒做好,也請幫助我們,少一點責難。
我希望能將這樣的方法傳達出去,因為我知道許多父母在她們最需要幫忙時,得到的是關心而產生出來的責難,正確但不適時的建言。
許多父母內心真正的話是:「假如你沒有要幫忙,那請你少說點話!」。
下一次,當你想幫親友分擔育兒辛勞時,可以試試去幫助而不是建議。當周圍的人不理解父母們需要的是什麼時,也歡迎分享這文章(笑)。
PS.假設你真的超熱心,希望為人父母一定要聽進你的話。那請開口之前,請試著先跟他們說:「你們寶寶下一攤屎我包!」我想,這樣你不論有多少建言,他們一定甘之如飴,且怕你停嘴不說。


John Tao。年輕時住美國,與太太一起自助過六大洲,目前工作兩岸歐美跑,育有二女。興趣是拿相機當日記,將生活點滴記錄下來。
對攝影,旅遊或是寶寶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加入我這新手攝影爸爸的FB。
愛攝影的新手爸爸,用拍照當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