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永續與獲利可以兼具嗎? 事實數據告訴你答案:85%B型企業營收年年成長!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永續與獲利可以兼具嗎? 事實數據告訴你答案:85%B型企業營收年年成長!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減碳ESG

永續與獲利可以兼具嗎? 事實數據告訴你答案:85%B型企業營收年年成長!

永續與獲利可以兼具嗎? 事實數據告訴你答案:85%B型企業營收年年成長!
B型企業協會與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攜手多方倡議夥伴推動,讓更多台灣中小企業主親身體驗BIA評估工具,加速永續轉型。(照片:B型企業協會提供)
撰文者:莊安華
商周ESG 2025/03/28

從人工智慧科技巨頭OpenAI、歐美時尚品牌、全球葡萄酒莊,再到台灣的傳產老企業、保養品小公司,都想要成為B型企業。到底它們想要做什麼?

B型企業議題在近年活躍於商界的討論裡,目前全球就有一個由美國非營利組織B型實驗室(B Lab®),針對商業結合永續所發起的B型企業協會。該協會認為,企業不是要「成為最好的企業」,而是「對世界最好的企業」,並提出評估企業全面性表現的「商業影響力」(BIA)標準,從公司治理、員工照顧、友善環境、社區經營與客戶影響力的五大面向,對企業會員進行嚴格檢核與認證,像是知名的美國戶外用品品牌Patagonia、美妝保養品克蘭詩、歐舒丹,都是它的成員。

然而,很多人會問企業加入B型企業有什麼好處?真的能對世界好,自己也能賺錢?從以下的關鍵數字,就能明白這些企業為何要轉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近萬家的B型企業會員遍布全球105個國家、162種產業,跟全球其他的企業相比,它們更會賺錢,有85%的B型企業每年營收都是正成長。

其次,B型企業會員找人才、組織規模擴張速度更快,在一年內招募新員工人數超過25%的可能性,是普通企業的1.62倍。

最後,B型企業會員的產品,不只好用,還對世界夠好,比較能被消費者買單。根據一項調查顯示,美國80%的受訪者,更願意購買永續產品,也有85%的消費者只要看到B型企業認證的商品,會直接購買;台灣也有近6成的消費者認為,購買對環境好的商品很重要。

百人髮品公司 平均年營收成長逾20%

從B型企業會員案例中,可以看到大小企業都可以創造永續的商業模式。像是在台灣,專攻頭皮養護、年營收約數億元的美科實業,也在成為B型企業後,找到獲利跟永續的經營模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初,美科除了投入品牌及研發,也在思考「美科能不能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存在意義。於是,加入B型企業後,它先從垃圾分類、垃圾減量做起,接著為自家產品優先選用生物可降解、低致敏性、全素、國際認證的原料,以及再生塑料材質的塑膠瓶身。

因為美科是B型企業成員,在每次出國參展、採購時,都會遇到同樣是B型企業或認同永續的企業,找上門洽談生意、收穫更多訂單。如今,美科的產品賣到美國、歐洲市場。

從營收數字能直接反映B型企業「永續又賺錢」的績效,以美科為例,過去6年營收成長幅度平均都超過20%,而且因永續產品能持續賺錢,讓它開始想做更多「利他」的事。

美科關注「被大家忽略的社會角落」,透過自己100位員工規模的企業力量,做照顧者喘息服務、到育幼院教導小朋友做頭皮的清潔與保養。甚至到了後來,它覺得一己之力不夠,還號召30家企業一起來做,連規模1.5萬人的家樂福也來響應參與。

塑膠管材傳產企業 一份工作百人搶著要

在永續趨勢下,企業力拚搭上B型企業列車。其中,面臨人力荒的傳統製造業,成為B型企業後,更容易招募到員工。

專售抗酸鹼塑膠管材的批發商嘉澎塑膠,是一家典型傳產企業,但也是台灣半導體龍頭的重要供應商。2015年,嘉澎二代王政彥接班後,進入事業陣痛期,他無意中看到一本介紹B型企業的專書,裡面一句「兼顧獲利、公平、公義的社企型公司」的話,直接將他心目中理想公司的樣貌具體化,因而決定加入B型企業。

嘉澎在員工照顧上加大力度,為了招募年輕員工,它開出比同業高10%的薪資,且只要待滿半年,就可以額外獲得10天特休假;兩年前,它實施周休三日,雖然總成本上升2%,但業績超標8%,員工滿意度達9成。

這5年來,嘉澎營收快速成長4倍,而且有一堆人搶著進入嘉澎工作,曾經開出一個職缺,就收到100份履歷,是同業的10倍。

參加Business FOR Good計畫 一次掌握永續商業先機

對許多傳產企業來講,B型企業的商業模式為全新型態,擔心自家企業踏上B型企業旅程後,可能無法掌握精髓或產生適應不良。

服務全台近6000家中小企業、同時也是B型企業的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指出,B型企業協會提供BIA評估工具,是國際永續標準、國際通用ESG語言,它像是登山嚮導,如果一家公司想要做永續商業模式,就可以跟著BIA一步一步地做。

BIA引導企業從最簡單的事情開始行動,再慢慢加深難度;同時,它也教導企業將行動具體量化,從中找到自己的施力點,並借鏡其他企業的行動成果,大家彼此學習、進步。

目前嘉威與B型企業協會合作推出Business FOR Good計畫,協助企業體驗全球獨特視覺量化的ESG標準BIA、進一步掌握ESG現況及提升。而且不分產業都可加入Business FOR Good計畫,全額補助中小企業永續ESG轉型。

要成為永續企業並不難,加入Business FOR Good計畫,能一次掌握永續與獲利兼得的商業先機。

ESG溝通:如何講好ESG故事?BIA助你溝通永續競爭力!

ESG溝通:如何講好ESG故事?BIA助你溝通永續競爭力!
日期:2025年04月17日 (四)
時間:14:00-17:00
地點:台北
講師:台灣電通 永續顧問長 王馥蓓

>>了解更多Business FOR Good計畫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您認為你的企業迫切的永續轉型項目是什麼?
報名2024碳競爭力高峰會,了解企業減碳進入深水區,面對供應鏈淨零轉型,大廠已開始進行「1+N」合作形式,哪些永續轉型是企業最缺乏的?
1.排放量數據的收集和追蹤成本過高
25%
2.缺乏清晰的減碳指引與標準
18%
3.自身員工缺乏永續意識及認同
18%
4.無法適應快速變化的減碳法規與政策
39%
商周ESG 嘉澎塑膠 嘉威會計師 美科實業 永續轉型 B型企業
商周ESG
商周ESG
商業周刊
展開箭頭

商周與永續者同行,致力關注ESG領域,為您掌握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實用知識,邀請產官學名家,分享最新國際趨勢、企業案例、投資方向、賦能活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