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種工作,自工業革命後從來不需要擔心經濟大蕭條、戰爭、人才轉型或升級壓力、ESG、更不需要擔心被AI取代,只要有基礎建設,保證鐵飯碗。
各行各業都需要機電工程師。他們負責系統規劃與設計、空間配置、設計圖面繪製、機電設備選用評估、甚至到工程檢討、介面討論、工程估算、機電設備品質查驗與法律安全規定等。機電工程師遍布營建業,後來加入再生能源與儲能業的需求,更是讓市場需求爆增。
新能源是綠色基礎建設,我們預估接下來幾年儲能系統建置量仍然持續往上成長中,因此我們今天就以儲能為例,介紹機電工程師,第九個最有潛力的綠色工作。
新能源機電工程師工作階段一:前期設計規劃
首先你需要設備選型,接著將設備進行空間排佈,要考慮各項設備的安裝與維護,高低壓盤與開關、變壓器與線材的規格、案場電力的規劃設計、案場通訊架構與設計等,基本上是涵蓋了全案場的規劃。雖然設計規劃可交由專業的電機技師事務所,他們將分擔你的工作,但儲能系統各項設備分屬不同供應商,因此介面的釐清工作仍在你身上,你需要花很多時間研讀各家設備手冊資料,找各方開會密集討論。上述細部設計完成,工程進入發包作業前,還要協助專案經理估算工程費用,並研擬工程規範。
新能源機電工程師工作階段二:工程期間介面
當你順利進行到工程期間,過程中會產生很多預想不到的介面釐清議題,需要找各方開會討論,也有可能衍生出額外費用,因此機電工程師需要相當程度掌握工程預算、並與監督現場人員偕同排除工程的阻礙。雖然專案經理會出面協調各項事務,但是仍仰賴機電工程師提供專業意見與做法,以利專案順利推動。
新能源機電工程師工作階段三:設備出廠與完工檢驗
設備出廠前一定會找機電工程師協助驗收查驗,例如高低壓盤與開關、變壓器等。臺灣的設備皆會安排廠驗,確認規格材料與功能測試,但國外的設備就不一定會進行當地出廠會同試驗,唯有要求提供出廠測試報告,並搭配設備到案場後的檢測,以利查核驗收。一旦設備在現場安裝定位完成,現場各階段檢驗與查核也需依靠機電工程師進行。
總體而言,機電工程師從前期設計規劃、工程期間到完工檢驗,皆有其專業角色,顧前顧後處理所有綜合性專業問題。
核心能力一:學習能力
機電工程師由工程領域相關科系畢業者從事最為合適,接下來看重的就是實戰經驗。因為政策與法規、遊戲規則、產品效能的更新速度很快,因此很多都是從做中學。學習新事物的能力,特別是「跨領域」學習的能力至關重要。為什麼特別強調跨領域?一個正常人根本不可能懂裡面所有的知識,學校也不會教,就算學校有教,你要用的時候也早就過時了。所以,時刻保持對學習飢渴的狀態,有助於取得老闆及合作夥伴的信任,獲得更快速的升遷。
核心能力二:溝通能力
之前文章說儲能專案經理要負責案場的大小事,通常專案經理不會恰好是技術背景,因此由機電工程師完成工作之後回報給專案經理決斷是很常見的。機電工程師要花很多時間研讀各家設備手冊資料,找各方開會密集討論,工程期間要協調各項事務,因此沒有強大的溝通能力,很容易就會陣亡。如果你只有專業能力而沒有溝通能力,根本無法勝任這項工作。
核心能力三:解決問題能力
沒有親自做過案子,無法體會工程期間的介面整合是什麼樣的工作。無論規劃地多麼嚴謹,工程期間總會產生很多預想不到的介面釐清議題,你幾乎每一天都會碰到問題,不停地解決問題,大量的問題會淹沒整個團隊,弄得大家筋疲力盡,你會需要強大的解決問題能力,否則你晚上都無法睡覺了!
看到這裡你感到有點心動,可以上求職平台搜尋關鍵字儲能、光儲PV+ESS、風儲、電動車、電動車充電站、電動載具甚至微電網等找相關工作,職業類別選擇機電、操作、技術、維運、維修,職缺名稱可能包含工程師、資深工程師、副理、專案經理、經理、副處長、處長等。
專長電力系統與微電網系統,人生的精華歲月躬逢其盛遇到第一波儲能系統商業應用爆發期,參與建置臺灣第一套大型電網級儲能系統(高雄永安案),另一案屏東林邊智慧微型電網則獲得2015年APEC ESCI智慧電網銀質獎,開發專案擴及菲律賓與印尼等,現任大同大學電機系兼任助理教授及綠學院綠色帶路人。
*本文獲「綠學院」授權轉載,原文為:【綠色人才領航地圖十】工程師轉換跑道首選:新能源機電工程師
綠學院扮演綠色產業的連結者,透過提供綠色知識/社群/加速器服務,解決綠色企業成長所面對的工具及資源挑戰,期許在一個世代之內讓綠色產業成為主流。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