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 永續投資
彭博:再生能投資再創新高,氫能、碳捕存等新興領域崛起

- 全文解析彭博新能源財經最新釋出的清潔能源投資趨勢報告。
- 根據報告,2023年能源轉型中支出最多的領域是「交通工具電氣化」(6340億美元),接續的是再生能源產業(6230億美元)及電網(3100億美元)的投資。
- 成長速度極快的新興投資項目則有氫能(年增2倍)、碳補存(成長近1倍)及儲能領域(成長76%)。
- 據目前已公開計畫,彭博新能源財經預計,全球能源供應鏈投資的投資金額到2025年將上升至2,590億美元。
據研究機構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2024年能源轉型投資趨勢》報告,2023年全球低碳能源轉型投資總額大幅升高17%,達到1.77兆美元,創年度新高。在地緣政治動盪、高利率和成本通膨的一年中,清潔能源轉型表現出韌性。
運具電氣化支出最高
該報告指出,電氣化運輸目前是能源轉型中支出最大的行業,2023年成長36%至6,340億美元,包括電動車、公車、兩輪和三輪車、商用車,以及相關基礎設施的支出。
電氣化運輸超過再生能源行業,再生能源行業成長8%至6,230億美元。這一數字包含建設再生能源生產設施(如風電、太陽能和地熱發電廠),以及生物燃料廠等相關投資。電網投資是第三大貢獻者,達3,100億美元。電網是推動能源轉型的關鍵,未來需要增加對電網的投資。
2023再生能投資創新高
彭博新能源財經清潔電力負責人Meredith Annex表示,去年全球再生能源投資創新高。儘管世界最大再生能源市場的中國下降11%,美國和歐洲的強勁表現則有助全球成長。雖然過去一年離岸風電處境艱難,但完成融資的裝機容量也創新高。
新興領域也出現強勁成長,如氫能(投資金額年增三倍)、碳捕捉與封存(幾乎翻倍),以及儲能(成長76%)。

中國的主導優勢正在縮小 IRA刺激美國增資
報告指出,中國是目前為止能源轉型投資最多的國家,2023 年達到6,760億美元,占全年全球投資總額的38%。儘管中國依然主導,但領先優勢已在縮小。
歐盟、美國和英國的合計投資額達到7,180億美元,超過中國,2022年時此現象還未發生。隨著《降低通膨法案》(IRA)的影響開始顯現,美國的投資額年增22%,達到3,030億美元。

投資規模仍不足以支持全球淨零
目前對清潔能源技術的投資金額,仍不足以讓全球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根據報告,從2024年到2030年,能源轉型投資平均每年需達到4.8兆美元,才能達成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淨零情景,即《2022年新能源市場長期展望》與《巴黎協定》目標相符的情景。這幾乎是2023年實際投資總額的三倍。
彭博新能源財經副執行長Albert Cheung表示,我們的報告顯示清潔能源投資正迅速成長,但我們與目標仍相距甚遠。去年,能源轉型投資支出成長17%,但如果想要實現淨零目標,則需做到成長170%以上。惟有政策制定者採取堅定行動,才能達成跨越式的發展。
清潔能源供應鏈投資成長潛力大
此外,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報告還發現,全球清潔能源供應鏈—包括能源技術的設備工廠和電池金屬生產—投資金額在2023年創下1,350億美元新高,遠高於2020年僅有460億美元的投資金額,未來兩年可望進一步強勁成長。
據目前已宣布的投資計畫,彭博新能源財經預計,到2025年投資金額將上升至2,590億美元。未來兩年,只有風電行業需要增加供應鏈投資,才能按計劃實現淨零;其他領域的投資速度已經足夠。
彭博新能源財經貿易和供應鏈研究主管 Antoine Vagneur-Jones 表示,充足的供應鏈投資,應能繼續降低大多數行業的設備價格,這對能源轉型是個好消息。但隨之而來的供應過剩,也顯示著太陽能和電池製造商的利潤將受到擠壓。
參考資料:彭博新能源財經
*本文獲「科技新報」授權轉載,原文為:調查:2023年全球清潔能源投資躍升17%,達1.8兆美元
延伸閱讀:
大年初二風光發電量達 10GW 創新高,滲透率首破五成
海洋能新進展,海底波浪能 Waveroller 愈來愈接近商業化了
責任編輯:張薰云
由多位喜好並擅長各種科技知識的朋友共同創立的「科技新報」。參與成員各有專精,網站內容涵蓋各式新科技訊息,從行動運算、醫療生技、網路,到科技產業、技術等多樣領域,期盼以自身的知識與經驗,帶給所有讀者未來市場與科技生活更多的啟發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