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先進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研發聯盟—AOI聯盟助陣半導體產業,提升聯盟會員平均毛利率達6成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先進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研發聯盟—AOI聯盟助陣半導體產業,提升聯盟會員平均毛利率達6成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51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先進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研發聯盟—AOI聯盟助陣半導體產業,提升聯盟會員平均毛利率達6成

先進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研發聯盟—AOI聯盟助陣半導體產業,提升聯盟會員平均毛利率達6成
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陳亮嘉特聘教授表示,聯盟以創新技術協助會員廠商實現高毛利的經營目標,帶動產業升級。
廣編企劃
2022/11/30

學研機構的創新核心技術能量,是協助產業升級的重要助力。2001年,出身南投竹山的陳亮嘉,由澳洲學成歸國。當時的臺灣正處於工業自動化與產業轉型的時代,他意識到臺灣在先進光學檢測技術與設備長期仰賴國外進口的瓶頸必須突破,才能有效地解決關鍵技術受制於他人的窘況。因此,於2017年,嘗試爭取獲得國科會產學小聯盟計畫的補助,成立「先進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研發聯盟」,持續投入協助業界深耕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 AOI)技術創新與研發、智財權布局與人才的培育。

陳亮嘉教授表示,過去5年,聯盟連續獲得國科會產學小聯盟計畫經費的支持,集結了學界實驗室(Labs)、AOI設備製造商(Makers)及設備使用者(Users)進行三方合作,研發多項創新性自動化光學量測技術與關鍵光機模組,有效聚焦於全球普遍看重的先進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產業的發展,加速且擴大在半導體產業與精密機械產業的應用,對於國內AOI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提升、AOI相關人才的培育,以及國內經濟、社會、產業效益等面向均作出具體貢獻,自己更因此於2021年榮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的肯定。

針對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在半導體先進封裝製程的應用,國立臺灣大學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展開跨校的技術研發合作。受訪的聯盟成員(由左至右)包括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張敬源助理教授、主持人國立臺灣大學陳亮嘉教授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何昭慶教授。

產學合作的新模式、新價值

由於聯盟的串聯,學界實驗室、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製造商及客戶能從源頭就展開合作。目前,先進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研發聯盟擁有超過50項AOI相關技術的國內外專利,近年共技轉了22項專利,研發成果貼合國內半導體、平面顯示器與 PCB 封裝製程等檢測技術需求。

聯盟更有效地透過專家學者的技術講座進行優質AOI人才培育,同時積極提供聯盟廠商技術諮詢與問題解決,並共同針對國內亟需突破的技術瓶頸與具共通性的創新線上AOI檢測設備和系統技術深化研究,以此加速國內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產業的發展,提升臺灣光學檢測設備產業的競爭實力、整體技術水準及產值。

聯盟的先進技術及研發成果深受會員公司德律科技和致茂電子重視,已有實務化、商品化的相關規劃。

國內主要的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大廠德律科技是聯盟的會員之一。林江淮副總經理說:「我們面對的是世界級的競爭者,在人力有限的現況下,必須善用各種合作模式來解決問題及壯大實力。產學小聯盟提供了經驗分享、知識累積和產學合作的多重助力。」

德律科技面臨產業技術快速由規則式檢測提升至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變革,由產學小聯盟的專家群協助公司突破技術瓶頸,並開發出可消除背景差異的影像分割演算法,讓德律成為臺灣唯一專攻X光設備的製造商,並成為公司的主力產品,而公司的成品線路板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業績更躍居為世界第一。陳亮嘉教授說:「透過聯盟的技轉機制和通用技術共享模式,聯盟會員的平均毛利率已提升到約60%之多。」

聯盟舉辦的論壇是橫跨學校、研究單位和產業界的交流平台;此為聯盟會員公司致茂電子曾一士總經理分享半導體自動化光學檢測技術(2021.11.18)。

以聯盟的交流平台開拓合作管道、精進產品研發

先進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研發聯盟建立了橫跨學校、研究單位和產業界的交流平台,網羅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業界廠商及客戶,提供從基礎學理到市場最新趨勢的各種演講、研討會與技術分享,成為會員廠商充電進修、豐富人脈,創造合作機會的重要聚會。

會員公司致茂電子也透過產學小聯盟來延伸觸角。光學檢測系統事業部研展處翁義龍處長說:「身為設備製造商,客戶提出的意見對我們是極為寶貴的資訊,但客戶在平時私下不見得願意分享,產學小聯盟提供的交流平台就很重要。相對地,在由我們擔任主講者的活動裡,產學小聯盟就成為重要的技術行銷舞台。」同時,公司也經由聯盟連結到專研人工智慧的異業業者,以及元件供應鏈的潛在合作對象。

陳亮嘉教授與專家團隊在先進自動化光學檢測設備研發聯盟分享的先進技術及研發成果,深受德律科技和致茂電子的重視,已有實務化、商品化的相關規劃。展望未來,陳教授表示,希望透過跨團隊的合作結合AOI、深度學習、智慧製造、數位孿生、虛擬量測與私有雲端等技術,並投入大量的精密機械、工業工程、資訊工程等領域背景的碩博士研究生,與產業界及研究界的研發人才菁英,共同創造世界第一流、具前瞻性的核心檢測關鍵技術,使臺灣在國際半導體先進封裝設備競賽中獲得領先的地位。

聯盟的教授均擁有產業界工作的資歷,以此建立了學界實驗室、AOI設備製造商及客戶從源頭開始合作的模式。
自動化 光學 人工智慧 科技部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