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產業動態
日本身段總算軟了
![日本身段總算軟了](https://ibw.bwnet.com.tw/image/pool/2011/12/9026cbde2b865c0bce6393aa884be08a_800.jpg)
--本文由日經BP社特別提供。
東日本大地震及泰國洪水等天災、歐債危機以及美元對日元匯率低於80日元的日元超級升值——2011年,日本汽車廠商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在先進國家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推動全球汽車市場的是新興國家。過去,日本整車廠商在新興市場銷售汽車時,一般是推出稍舊的款式並以低價銷售,或者直接將為先進國家開發的車型拿來賣。最近,各企業陸續開始推出從開發之初就考慮到新興市場國家的戰略車型。
率先採用這種戰略的車型是日產汽車2010年開始在泰國、印度及中國生產的新款「March」。其他廠商也緊隨其後,豐田在印度上市了低於40萬盧比的低價位小型戰略車「Etios Liva」,本田也在印度推出了同樣低於40萬盧比的「BRIO」,日本廠商在新興市場國家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中國市場的開拓也出現了新動向。合資企業的自有品牌車開發十分活躍。比如,本田與廣州汽車的合資公司——廣汽本田汽車4月推出了首款自有品牌車「理念S1」,此外,日產與東風汽車的合資公司——東風日產汽車也在廣州車展上展出了其自有品牌「啟辰(Venucia)」的首款商品化車型。
這些自有品牌車雖以本田或日產的汽車為原型,但設計及性能參數卻吸取了當地工程師的意見,而且並未束縛於日本廠商的品質標準,所以可大量採用中國當地零件廠商的零件,因此具有成本低於原型車的優勢。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隨著汽車購買層從富裕層擴大到普通消費者,用戶對商品的品質及價格水準要求也日益多樣化。合資企業開發自有品牌車,雖然會為日本廠商帶來技術外流的擔憂,但也是利用當地的開發能力來實現產品多樣化的途徑,估計這種做法今後將會擴大到目前尚未這樣做的其他日本汽車廠商。(記者:鶴原 吉郎,《日經汽車技術》)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http://imgs.businessweekly.com.tw/common/202502/7e7900b1-635c-41fe-b7ec-2f9301e9ad05.png)
2奈米黃金走廊崛起!高雄翻身全球最熱科技城,軍演擋不住300外商搶進
科技最趨勢每日精選由日經BP社技術在線網站提供的最新、最專業科技技術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