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股票套牢怎麼辦?最危險的想法是,長期持有總會有獲利的一天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股票套牢怎麼辦?最危險的想法是,長期持有總會有獲利的一天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投資理財

股票套牢怎麼辦?最危險的想法是,長期持有總會有獲利的一天

股票套牢怎麼辦?最危險的想法是,長期持有總會有獲利的一天
只要長期投資,就一定可以獲利嗎?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康榮賢(강영현)
精選書摘 2024/04/02
摘要

投資策略的花言巧語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股票只要長時間持有就會上漲,所以先買進然後長期持有,就可以大舉獲利」。

這個理論來自於,股價指數長期看來都處於走揚的狀態,所以只要長期投資就可以獲利。真的是這樣嗎?

股票投資,光認真並沒有用,還得要拿手才有用。但是拿手這件事,有的時候看起來又像是運氣好。

只要時機對了,不管是有經驗還是沒經驗的人,都可以一起輕鬆賺大錢;情況相反的時候,所有人也都會賠錢。

但時機不好的時候,有經驗的人會比較吃香。重點在於,投資人有沒有從過去的經驗中,培養出解讀數字的眼光和設定時機的判斷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請看下方的圖表。這是2022年投資美股60%、債券40%可獲得的投資報酬率。

BofA全球投資組合報酬率美國
(來源:方舟文化《買入時機/賣出時機/獲利時機》)

2019~2021年,只要持有股票和債券就可以大舉獲利。但是相同的投資策略,在2022年的時候卻創下百年以來最差的報酬率。即便你花很多時間選股,結果依然會非常淒慘。

下達其他的決策之前,重要的是先判斷「現在是不是適合投資股票的時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投資策略的花言巧語(rhetoric)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股票只要長時間持有就會上漲,所以先買進然後長期持有,就可以大舉獲利」。

這個理論來自於,股價指數長期看來都處於走揚的狀態,所以,只要長期投資就可以獲利。與此同時,他們還會摘錄長線投資大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與彼得·林區(Peter Lynch)的部分言論,支撐自己的主張。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讓我們來以美國的微軟舉例吧。

長期投資就可以獲利嗎?

2000年,微軟股價達到高峰,在2017年終於結束大幅度的跌幅、開始回升,體現出了長期投資所帶來的勝利。爾後,座落在60美元左右的微軟股價,在2020年飆漲至350美元,如果長期投資不僅可以回本,還可以大舉獲利,似乎沒錯。因為事過境遷,我們回頭看股票線圖確實是這樣。

但有人想過,這17年來,這些投資人過著怎樣的生活嗎?

2008年美國大蕭條過後,股價翻了10倍的股票比比皆是。但是這17年以來,在如此眾多的經濟變數之中,他們只能勉強保本,然後額外獲得了一些補償,這真的是什麼偉大的投資策略嗎?

微軟2000~2017年股價
(來源:方舟文化《買入時機/賣出時機/獲利時機》)

我們再看到下圖,這個指標被稱作「巴菲特指標」(Buffett’s ratio)。巴菲特指標反應的是GDP對比股市總市值的比率,從而判斷市場整體處於被高估還是低估的狀態。2000年的時候,市場都已經進入了172%的金融高估狀態。

巴菲特指標
(來源:方舟文化《買入時機/賣出時機/獲利時機》)

從圖中可以看到,2019年以後,市場所處的高估狀態,更勝於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時期。某一些股票可能會跟微軟一樣,面臨非自願長期投資狀態。

當巴菲特指標進入高點區的時候,巴菲特也申報了美國原油和天然氣業者的股份,選擇繼續投資。這是不是巴菲特不看重市場的證據呢?對此巴菲特說了,如果投資標的或產業,擁有足以在市場洪流中支撐自己的護城河,那他就會投資,就算市場正在大幅動蕩,他也會堅韌不拔的繼續推進。

巴菲特經常說,為了以防萬一,他會長期維持自己的投資組合,或者是透過改變產業個股來規避風險。巴菲特從來沒有說過,他自己完全不進行宏觀分析,或是根本漠不關心。

閱讀巴菲特的著作,就可以看到,巴菲特所說的是,不要過度專注在市場的走勢,企圖預測今天或明天的股價,應該把這些時間拿來研究個股。他所說的只是「不要執著於操盤,只顧短期報酬率,要把目光放遠,在大趨勢下進行長期投資」。

但是彼得·林區跟巴菲特有說過「股票只要持續買進,完全不需要賣出」嗎?從來都沒有。巴菲特雖然不做短期交易,但是他還是會買屬於景氣循環股的煉油股和銀行股,甚至也會進行停損。更何況,他從來就沒有像那些不知道經濟處於什麼狀態,只是無知的拚了命買進科技股,然後抱著不放的投資人一樣,說著「觀察個股比觀察市場更重要」。巴菲特實際的投資行為,明明就跟這些說法大相徑庭。

他雖然不會去預測市場的漲跌,但是他無時無刻都在觀察著市場的狀態。他不是不知道市場處於什麼狀態,只不過是不想分析未來。

要買進什麼?最先決的要素:什麼時候交易

分析股票和產業的時候,一定要同時分析利率與產業循環,這是我從經濟學上學到的公式,請各位不要懷疑。他們這些人,就是可以把這個公式結合到實戰投資上的成功人士。然而這些投資大師的名言,只要橫跨太平洋來到韓國,就會變得異常扭曲。要把這些至理名言當作投資的參考之前,我們必須要了解整個上下文的說法。

從投資策略來說,「什麼時候交易」是決定要交易什麼的最先決要素。升息的初期和尾聲,經濟和股票會呈現非常不同的狀態,隨之受惠的產業也會出現非常明顯的差異。

*本文摘自方舟文化《買入時機/賣出時機/獲利時機

書籍簡介

《買入時機/賣出時機/獲利時機:輕鬆判讀經濟指標、自信選股的散戶進擊投資法》

作者:康榮賢(강영현)
譯者:蔡佩君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4/04/03

作者簡介

康榮賢(강영현)

成均館大學學士及碩士畢業,主修經濟學。畢業後於有進投資證券任職,擔任投資情報研究組長,目前是有進投資證券營業部理事。新冠肺炎爆發後,他開始構思收益防禦策略,思考如何準確預測宏觀市場走勢與漲跌的信號,自願擔任「為散戶指引方向的雪巴人」。基於宏觀分析、企業探訪等,他憑藉著冷靜沉著的分析能力,在《3 Pro TV》、《MKTV》、《E Trend》等YouTube節目上,提出全面的證券市場分析與恰如其分的投資策略提案。著有《迎接更危險的未來》(合著)、《Mr. Market 2023》(合著)。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2025大阪萬博會開幕!你最感興趣的亮點是?
1. 17公尺巨型鋼彈
2. 世界最大木造環形建築「大屋根環」
3. 台灣館「TECH WORLD」
4. 8大生命主題展館
5. 未來社會展區科技體驗
6. 沉靜式燈光秀、光雕秀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阪萬博全攻略》必逛展館、活動、門票、交通、美食景點推薦
投資 微軟 巴菲特 股票 套牢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