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這些飯店都是晶華集團的!2023國旅超熱、觀光旅館規模成長35.5%,前3季營收它稱霸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這些飯店都是晶華集團的!2023國旅超熱、觀光旅館規模成長35.5%,前3季營收它稱霸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商業趨勢

這些飯店都是晶華集團的!2023國旅超熱、觀光旅館規模成長35.5%,前3季營收它稱霸

這些飯店都是晶華集團的!2023國旅超熱、觀光旅館規模成長35.5%,前3季營收它稱霸
觀光產業於疫情間受嚴重衝擊,2023年境內旅遊景氣有效推動整體產業反彈增長。規模年增率以觀光旅館最為顯著,2023年前3季總營業收入排名前3名的觀光旅館業者為:晶華酒店、台北君悅酒店、台北寒舍喜來登大飯店。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未來流通研究所
摘要
  1. 主計處指出,2023年台灣民間消費,如餐飲、觀光娛樂業表現暢旺,對經濟成長貢獻高達3.82個百分點。
  2. 吃到飽餐廳、KTV、觀光旅館、一般餐廳、外燴及辦桌業別,是推進餐飲、觀光娛樂業疫後成長的箭頭型業別。

主計處指出,受惠於零售、餐飲、陸空客運、旅宿及休閒娛樂相關消費大幅增加,2023年台灣民間消費表現暢旺,推估2023全年GDP成長率約1.42%。

其中,民間消費對經濟成長貢獻高達3.82個百分點,遠高於國外淨需求(-0.04個百分點)與固定資本形成(-2.14個百分點)等其他主要構成項目。從懸殊的數據表現可以看出,疫情後持續走強的消費動能,意外成為推動2023年台灣GDP成長的獨輪。

餐飲、觀光娛樂業2023年強勁復甦,各業別營業規模均大幅攀升。觀察2018~2023年期間,各業別規模中期變動幅度與2023年單年度短期變化率,有助於分析各類型業別的「景氣抵禦能力」與「疫情後復甦反彈成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本次調查的業別中,吃到飽餐廳、KTV、觀光旅館、一般餐廳、外燴及辦桌業別,2023年單年度營業規模成長幅度預估均將逾30%,是推進整體餐飲、觀光娛樂業疫後復甦成長的箭頭型業別。

2018~2023年餐飲及觀光娛樂關聯業別規模變化率。
2018~2023年餐飲及觀光娛樂關聯業別規模變化率。 (來源:未來流通研究所)

另一方面,部分營業規模因疫情迎來大幅增長的業別,受到消費型態恢復至常態,以及疫情期間的高銷售基數影響,2023年產業規模成長率出現回落,例如早餐店、連鎖速食店、手搖飲店、夾娃娃機店等。

未來流通研究所針對主要餐飲與觀光娛樂業別,以2018~2023年中期產業規模成長率,結合2023年單年度短期成長率(推估)分析,並以最近1年(2023年)短期增長幅度佔5年中期成長幅度比例做為區分,劃分為4大區塊,可藉此判斷餐飲、觀光娛樂各業別成長率趨勢方向外,亦可作為衡量疫情前後不同產業類型波動程度的參照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8~2023台灣「餐飲及觀光娛樂業」中、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2018~2023台灣「餐飲及觀光娛樂業」中期、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來源:未來流通研究所)

餐飲產業:吃到飽餐廳、一般餐廳、餐酒館疫後復甦力道最強

餐飲產業規模緊扣社會經濟發展程度、人口規模、人均餐飲支出及外食頻率等因子,為支撐內需型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台灣餐飲業規模自2003年的新台幣1806億元成長至2022年達6698億元,20年間增長幅度達270.9%,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約6.8%。穩定成長的表現,反映出餐飲業為剛需消費性產業型態的特徵。

不過,2023年在疫情後復甦紅利的刺激下,推估單年度產業規模成長幅度將達17.6%,遠高於過往長期平均年度增長幅度,各次產業別規模亦出現分化變動。

本次調查中,吃到飽餐廳、一般餐廳、外燴及辦桌業為2023年單年度規模年增率前3大的餐飲業別,分別達42.6%、32.8%及31.55%,反映出疫情後內用聚餐型市場及婚宴、工商宴席需求的強勢反彈。

不過,部分形成單年度高成長的主因,來自於疫情期間偏低的規模基數,因此結合中期成長幅度指標,能更加全面觀測產業發展趨勢。觀察2018~2023年中期成長幅度可以看到,便當及自助餐店、吃到飽餐廳、一般餐廳為規模增幅前3大業別,分別成長72.5%、69.1%及64.1%。其中,吃到飽餐廳與一般餐廳無論短中期成長幅度,均擁有亮眼成長表現。

一般餐廳指標性業者:王品集團

2023年晉身首家營業額突破200億元的連鎖直營餐飲集團,旗下有26個品牌,橫跨精緻及休閒餐飲、鍋物料理等。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台合計門市數量達335家,包含5家單店營業額突破千萬元的門市。

王品旗下子公司「萬鮮」,近年積極跨足冷凍與常溫食品市場,至今已推出逾50項零售商品,帶動營業額連續3年成長幅度逾20%,肩負起王品第二成長曲線的關鍵角色。

吃到飽餐廳指標性業者:饗賓餐旅集團

推估饗賓2023年的營業額將年增逾50%至85億元,旗下10項品牌合計總店數將達81家,包括人均消費金額達4000元的高價品牌「饗A Joy」。饗賓集團規劃2024年將持續展店16家,包括5家大型自助餐廳,以及人均消費金額達3000元的精緻鐵板燒品牌等。

觀光產業:本土旅遊熱潮有效帶動旅館產業疫後反彈

觀光產業於疫情間受嚴重衝擊,雖然2023年境外來台旅客人數仍遠低於2018年的同期水準,但境內旅遊景氣仍有效推動整體產業迎來反彈增長。

本次調查觀光產業細項業別包括觀光旅館、一般旅館、民宿及遊樂園業,其中2023年單年度規模年增率,以觀光旅館最為顯著,達35.5%;惟2018~2023中期成長幅度僅4.6%,為本次調查各項觀光業別中最低。顯示觀光旅館單年度高成長的表現,主要是受疫情時基數降低形成的。

一般旅館與遊樂園業短中期成長幅度表現相對平穩,一般旅館單年度短期規模增幅為21.8%、中期規模增幅為43.3%,遊樂園業短期規模增幅為14.9%、中期規模增幅為21.5%。疫情期間成長表現亮眼的民宿業,2023年短期增長幅度出現回落,單年度規模增幅為6.2%、中期規模增幅為35.1%。

指標性觀光旅館業者

2023年前3季總營業收入排名TOP 3觀光旅館業者為:晶華酒店、台北君悅酒店、台北寒舍喜來登大飯店。

晶華集團在台共有15座酒店據點(包含晶華、晶英、晶英行館、晶泉丰旅及捷絲旅)、合計客房數達2453間。開發中酒店共計5座,包括捷絲旅(屏東、林口)、晶泉丰旅(北投、頭城)及與東森集團合作的晶英薈旅(林口),預計於2024~2026年間陸續開幕。

寒舍集團旗下則擁有與萬豪集團合作的台北喜來登與艾美,及寒沐、寒居、艾麗等自有品牌,2024年除持續爭取海外遊客入住外,亦將持續深耕本土餐飲、宴會及旅遊市場。

休閒娛樂產業:KTV疫情後成長強勁,健身房、美甲美睫店穩定成長

在本次調查的休閒娛樂業別中,2023年單年度規模短期增幅指標以KTV達39.2%居首,除受疫情期間基數降低影響外,亦反映出疫後實體娛樂消費場所的顯著復甦。

2018~2023年中期成長幅度較高的美甲美睫店與健身中心,雖然1年來短期增幅在較高基數上分別回落至15.7%及13.4%,但仍展現相對穩健的發展趨勢。

不過,中期成長幅度高達78.2%的夾娃娃機店,推估2023單年度規模將較2022年下滑0.1%,除反映出夾娃娃機店市場熱潮逐步衰退外,也可以看出微型休閒娛樂業別規模波動劇烈的特徵。

代表性業者

台灣最大健身連鎖企業、在台擁有117間據點的World Gym,已於2023年底通過上市申請,預計2024年第一季正式掛牌。2022年World Gym營業額達新台幣88.7億,2023年營收目標設定為100億元。

旗下擁有健身工廠、S klub等6項品牌的柏文健康,預計2024年健身工廠據點數將增至80座,並藉由異業合作擴大消費者參與體驗。

*本文獲「未來流通研究所」授權轉載,原文:【商業數據圖解】2018-2023台灣「餐飲與觀光娛樂業」中短期趨勢回顧展望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2025大阪萬博會開幕!你最感興趣的亮點是?
1. 17公尺巨型鋼彈
2. 世界最大木造環形建築「大屋根環」
3. 台灣館「TECH WORLD」
4. 8大生命主題展館
5. 未來社會展區科技體驗
6. 沉靜式燈光秀、光雕秀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大阪萬博全攻略》必逛展館、活動、門票、交通、美食景點推薦
ktv 吃到飽 王品 國旅 餐飲零售
未來流通研究所
未來流通研究所
未來流通研究所
展開箭頭

「未來流通研究所」是由產業分析師與數據分析團隊共同合作組成的研究新創。透過自行開發的產業洞察工具,分析零售、電商、物流、餐飲、旅遊、生活等流通產業情報,挖掘市場商機。

官網:https://www.mirai.com.tw/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