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選個股或買ETF?思考一問題:你能承受年化報酬率-30%嗎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選個股或買ETF?思考一問題:你能承受年化報酬率-30%嗎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投資理財

選個股或買ETF?思考一問題:你能承受年化報酬率-30%嗎

選個股或買ETF?思考一問題:你能承受年化報酬率-30%嗎
《向12位大師學投資:他們跨世紀的投資修煉,領你走上財富之路》/商業周刊出版
撰文者:Mr. Market 市場先生
商周讀書會 2023/07/10
摘要

1.在學習知名投資大師的投資方法時,會遇到每個投資大師說法不一樣的狀況,例如有的大師強調集中投資,有的提醒不要集中、應該廣泛分散。

2.我們應該試著釐清每個投資大師的差異,才能真正把投資大師的方法、觀念,套用到自己的投資中。

3.在向投資大師學習時,我們應該要有3個關鍵思考:了解自己的能力圈、了解個人風險承受能力的差異、了解時代背景的差異。

在向投資大師們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為最有價值的問題是:「為什麼這個投資大師,和另一個投資大師的說法不一樣?」

有的大師說不要買成長股,有的說要找高成長的潛力股;有的大師強調集中投資,有的提醒不要集中、應該廣泛分散;有的大師建議你被動投資,如買ETF及指數基金,有的大師告訴你選股的技巧;有的大師提示你投資債券的訣竅,有的大師表示買股票就好,不要投資債券。

到底這中間有什麼差異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認為,釐清這些差異才能真正幫我們理解一位投資大師的核心理念,也才能真正把投資大師的方法、觀念,套用到自己的投資當中。

以下分享3個向投資大師學習時,應該有的關鍵思考:

1.了解自己的能力圈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與先鋒基金的柏格(John Bogle),都曾建議投資人指數化被動投資,不要選股、擇時,廣泛分散如用ETF投資全市場就好。

但實際上,我們也會觀察到,巴菲特及其他許多專家自身都是主動投資的專家,也曾分享挑選好股票的許多建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我們應該聽從大師建議,進行指數化投資,還是應該效法他們的實際做法,進行主動化的選股擇時操作?

關鍵在於,我們是否對自己的能力有正確的評估。

假如你認為自己擁有額外的能力和資訊,像大師一樣主動投資也許是一種選項。但對多數人來說,積極操作不見得能得到更好的成果,被動投資其實是更適合大多數人的選項。

記得謹守這項原則:了解自己的能力範圍,不去做超出能力範圍的投資。

如果對此感到困惑,那嘗試高比例的被動投資,加上小比例的主動投資,一段時間後,投資人應該也可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答案。 

2.了解個人風險承受能力的差異

在談許多投資大師的成就時,我們大多討論的是他們的長期報酬率,例如巴菲特早年長期年化報酬率約20%,林區(Peter Lynch)任職富達基金經理人期間的年化報酬率約30%。

但有一點大家經常忽略,就是投資的風險。

如果說,你有機會得到和大師類似的報酬,但中間某一年可能出現負30%,甚至負50%,你能夠承受嗎?

實際上如果我們單看風險,無論是巴菲特或其他投資大師,生涯中投資組合的風險,跟整體大盤的風險並沒有太大差異,有些甚至風險更大。

多數投資大師的本職是管理投資組合的經理人,而且多數管理的是股票型基金。他們無須在意報酬劇烈的波動,因為發生股市大跌時,通常整體大盤的多數股票都同時下跌,而基金經理人要做的,是在大跌的年度盡可能不要落後其他人,而非保持穩定績效。

基金經理人能承受的風險,一般人不見得能接受。有多少人會在這種劇烈波動的過程,忍不住虧損而賣出呢?想通這一點,在向大師學習的過程中,你會更知道怎樣的觀念方法才適合自己。

3.了解時代背景的差異

在過去百年間,產業的發展與變化,在不同階段差異巨大。從鐵路交通運輸到貿易蓬勃發展,從能源成本降低到工業生產力崛起,進而全球貿易逐漸崛起,逐步推向全球化分工,再到電腦與電子科技產業運算力大幅提升,網路與通訊的崛起。

每個時代的經濟與企業都有不同的重點、特性,這也讓投資分析並無法一體適用到所有企業。舉例來說,用衡量資產淨值的方式來為企業估價,也許適合幾十年前主流的工業公司,但無法衡量近年許多科技產業的價值。

每個投資大師經歷的時代背景不同,有不同的經濟狀況、主流投資工具,也因此他們的思考方式、著重的重點也因此有差異。

在閱讀大師的投資分析方法時,同時加入歷史的時間軸線發展,能幫助投資人更深入理解各種分析背後的核心原理。

當你能了解不同專家、不同看法之間的差異,代表你對這些方法的本質、前提,有足夠的理解。

*本文摘自《向12位大師學投資》推薦序〈向不同投資大師學習的關鍵思考〉。

《向12位大師學投資》☛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書籍簡介


《向12位大師學投資:他們跨世紀的投資修煉,領你走上財富之路》

作者:商業周刊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3/07/06

作者簡介

商業周刊

《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以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事蹟與全球產業趨勢,傳遞給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報酬率 市場先生 債券 基金 股票 投資
商周讀書會
商周讀書會
商業周刊出版部
展開箭頭

「商周讀書會」集結《商業周刊》出版的精選書摘。歡迎加入FB粉絲團商周讀書會商周閱讀網,精彩好書不錯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