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華碩闢謠「部門整併、大裁員」 坦承組織調整、拚轉型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華碩闢謠「部門整併、大裁員」 坦承組織調整、拚轉型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華碩闢謠「部門整併、大裁員」 坦承組織調整、拚轉型

華碩闢謠「部門整併、大裁員」 坦承組織調整、拚轉型
華碩集團將進行大規模組織整併,傳出將精簡人事,內部展開優退行動。 (攝影者:陳宗怡)
撰文者:吳凱中、楊文琪
經濟日報 2023/06/15
摘要

1.華碩集團將進行大規模組織整併,傳出將精簡人事,內部展開優退行動。

2.「華碩要大裁員」消息不斷,華碩14日發出聲明,強調確實有組織調整規劃,但大規模裁員並非事實。

3.人力精簡最大重災區是個人電腦團隊,部、課級中階主管受影響層面最大。預計本波面臨優退員工數超過百人。

華碩集團將進行大規模組織整併,傳出為此將精簡人事,內部展開優退行動,共有4個部門、上百名員工受影響,尤以個人電腦團隊受創最深。

網路上「華碩要大裁員」消息不斷,華碩14日發出聲明,強調確實有組織調整規劃,但大規模裁員並非事實。

台北市勞動局表示,該公司今年3月勞工人數7,563人,目前並未收到大量解僱通報,勞動局會密切關注。另外勞動局表示,今年3月統計,其關係企業華碩聯合科技公司勞工人數451人,華碩雲端公司勞工人數96人,華碩技術授權公司勞工人數14人。3家關係企業今年皆未有資遣通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華碩透過聲明指出,「我們(華碩)始終專注於致勝未來,目的在建立更強的產業競爭優勢。我們也會強化公司業務區分的三大板塊:核心業務、戰略業務和成長業務,根據本次調整,系統事業群將劃分為消費、商用(含原消費型Desktop及AIO)與手機三大產品部門,共同驅動未來成長」。

據轉述,華碩員工對組織整併議論紛紛,「大家都擔心自己是被『請走』的那一位」。網路上並流出,華碩兩位共同執行長許先越、胡書賓為此還聯名發出員工信「安撫民心」。

員工信中提到,再造進化是華碩不斷淬煉的DNA,在瞬息萬變的今天,擁抱真實透明、徹底發揮眾智的能力更顯可貴,面對快速變動的產業環境,華碩One PC策略必須轉型為更敏捷靈活,群策群力創造更大綜效的組織,因此聚焦成消費性及商用產品兩大主軸。

信中指出,SYS BG改組後的消費性產品部門將由張仰光帶領,商用產品部門則由張凱舜領導,同時兼任手機產品部門主管,期許在兩位帶領下華碩One PC能開展新局。原事業群(BU)主管林宗樑及李益昌將重回SYS業務崗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值得留意的是,許先越、胡書賓聯名信提到,「改組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波動,在此我們承諾會真實透明」,新任事業群(BU)主管在確認業務規劃後,也將會盡快布達其部門新的組織及策略計畫。

據悉,華碩此次組織整併,是將個人電腦事業群與ROG電競部門合併,智慧手機、商用團隊也有變動,範圍涵蓋四個部門。由於華碩電競事業群將與個人電腦團隊合併,不少職位重複,華碩將進行一波組織精簡。

市場盛傳,華碩已展開優退行動,人力精簡最大重災區是個人電腦團隊,部、課級中階主管受影響層面最大,預計第一波近期執行,電競團隊則影響較小。

華碩在台員工數約7,000多人,預計本波面臨優退員工人數超過百人。

※本文由《經濟日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獨家/華碩組織大整併 驚傳將裁員

組織整併傳裁員 華碩發最新聲明回應

台灣航運業者新船訂單 傳由日韓業者競爭

台積衝訂單傳入股安謀 擴大接單優勢

華碩才說「上半年亂流多、下半年回正軌」,今組織調整

責任編輯:劉怡廷

勞工 裁員 華碩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展開箭頭

經濟日報為台灣財經新聞媒體的領導品牌,1967年4月20日,隸屬聯合報系,也是國內發行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提供工商業界新聞、展覽、論壇、刊物、講座、網路等多元服務,經濟日報財經媒體集團擔負聯合報系財經數位平台的旗艦角色。

經濟日報每日透過專業記者群,將國內、全球、兩岸、財經、產業、觀點、股市、企管、經營等資訊與分析,匯整成即時、精確與最精闢的內容,為財經業界每日必讀的數位全媒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