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存錢、存股目標達不到,讓你心好累?無法100%達成也比不做好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存錢、存股目標達不到,讓你心好累?無法100%達成也比不做好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投資理財

存錢、存股目標達不到,讓你心好累?無法100%達成也比不做好

存錢、存股目標達不到,讓你心好累?無法100%達成也比不做好
不要以為存錢、存股目標沒100%達成,就是不夠好,也許是你目標設太高。存錢、存股保持正面想法很重要。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茉園存股隨筆
獨立觀點 2023/03/29
摘要

1.存錢、存股目標,可以設定稍高的標準,但千萬不要偏離自己的能力太多。避免因為達不到而受挫,這會影響存錢的動力。

2.存錢、存股要成功,需要養成習慣。養成習慣沒有高深的學問,只要實施後獲得正向回饋,我們就容易再做下去。

3.不要以為存錢、存股目標沒100%達成,就是不夠好,也許是你目標設太高。存錢、存股保持正面想法很重要。

今天來跟大家談談關於如何存股、存錢的大方向思考,不談技術面,只談我個人經驗,希望可以跟大家交流分享。以下是我簡單分成的6個面向:

1.思考願景

我想要的生活是什麼,退休後過不再為錢煩惱的日子?還是不論退休與否,都有能幫助自己的被動收入?

2.設定目標

設定目標,咬緊牙關去做到。例如,我想存到1000萬元,如果我離退休還有25年,假設年化報酬率5%,每月需存1萬7000元;如果我離退休還有15年,假設年化報酬率5%,每月需存3萬7600元。那麼,就要從自己每月的薪水中,抽取這些錢來存股或存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3.稍高的標準

當然,你的職業會決定你收入的穩定度。如果你是受薪階級,每月的薪水幾乎是固定的,那麼就很容易做規畫。先想想看,最近幾個月平均能存多少錢?那麼目標就要設定該金額平均的多一點。

為什麼要多一點?那是為了給自己突破的勇氣,等於設一個難關讓自己超越。比方說,我每月平均可存2萬6000元,那我就設定目標為存3萬元,接下來我就會為這多出來的4000元,想辦法努力達成。

稍高的目標,會影響著自己對賺錢的心態。比方說,以前不會想加班、不想幫人代班或代課,但現在因為有這4000元的缺口需彌補,只要想到可以幫自己多賺些錢、讓自己更接近目標,就會很欣然的接受,並且不會抱怨。因為這是內在動機驅使的,這樣子存錢的動力才會長久。

所以我說,目標要設定得艱難一點,一旦突破了,就會很有成就感、激勵自己更正向的循環。不過,也不能艱難太多,例如只有存1萬元的能力,卻設定要存到2萬元,這太為難自己了。除非你有決心讓自己往更高處爬、需要換一份更高薪的工作,但這應該是更長期的規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短期內的小目標,還是不要偏離自己的能力太多比較好,避免每次都達不到而遭受挫折,會影響存錢的動力。

4.抑制消費

不重要的消費別做。什麼是不重要的消費?用一個簡單的標準來衡量即可,那就是「不花錢買這個商品或服務,對我身心健康更好,或沒有差別」。

注意,我說的是「身心健康」。為什麼我特別強調這個?因為人最重要的是健康,沒有健康,沒有好的人生。例如:少喝一杯手搖飲、咖啡,少抽一包菸、少吃一餐垃圾食物,對我健康是不是更好?

少坐一段短程捷運、公車、計程車,多走一段路,對身體健康是不是更好?少網購、沉迷手遊,買一堆用不到,或只用幾次就不用的生活用品,是不是讓我比較不會成為身心不健康的購物狂或網路成癮者?

省下飲料費、餐費、菸費、交通費、購物費,是不是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更好?如果是,那這些就是非必要的消費,直接斷絕吧!

5.持續與回饋

做到以上幾點,如果不能持續下去也很可惜。所以,要能年復一年、不斷實施,靠的是養成習慣。養成習慣沒有高深的學問,一旦實施後獲得正向回饋,我們就容易再做下去。

如何確保正向回饋一直出現,而不被負向回饋打擊?那就是不要設定太過不切實際的目標,一次進步一點就好。雖說是老生常談,但真正做到的人有多少?如果我們能不想要一步登天,而是相信慢慢來比較穩,每次、每天進步個0.1%(多存0.1%的錢),這是不是就不會很難呢?

6.檢視成果

執行一段時間後,我們就可以檢視達成率是否達標、超標,或是不足。如果很輕鬆就達成,那麼可加深下個階段的目標。若不如預期,也沒什麼好氣餒的,可能只是我們目標訂太高,往下修正即可,不要以為沒100%達成就是不夠好。

試想,本來想存到100萬,結果「只」存了80萬,我不認為這樣不夠,你應該想:「哇!我存到80萬了耶,離100萬的目標更近了!」下次,說不定就突破100萬了!保持正面的想法,很重要!

以上跟大家簡單分享,祝大家身心愉快!

*本文獲「茉園存股隨筆」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投資 存錢 存股 理財
獨立觀點
獨立觀點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