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少子化、中國挖角⋯台灣IC產業人才荒!蔡明介:政府應推台灣晶片法案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少子化、中國挖角⋯台灣IC產業人才荒!蔡明介:政府應推台灣晶片法案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少子化、中國挖角⋯台灣IC產業人才荒!蔡明介:政府應推台灣晶片法案

少子化、中國挖角⋯台灣IC產業人才荒!蔡明介:政府應推台灣晶片法案
中國受美國禁令影響,資金流向成熟製程產品,台灣中小型IC設計公司恐將首當其衝,人才問題是台灣IC設計業未來的最大問題。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中央社
中央社 2023/03/29
摘要

1.台灣半導體產業過去在資政支持、設計與製造技術引進,以及人才擴大培育計畫下,成為當前世界產值第一的晶圓代工,與世界第二的IC設計業。

2.中國受美國禁令影響,資金流向成熟製程產品,台灣中小型IC設計公司恐將首當其衝,人才問題是台灣IC設計業未來的最大問題。

3.政府角色越來越重要,應推出完整台灣晶片法案,理解產業的政策規劃,擬定執行計畫,並下決心執行,且不只關注半導體製造,還要關注IC設計及軟體等方面。

台灣半導體產協會28日發布「台灣IC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白皮書諮詢總顧問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示警,台灣IC設計業未來面臨的挑戰非常巨大,尤其是人才問題,當前政府角色越來越重要,呼籲推出完整的台灣晶片法案。

蔡明介表示,半導體產業最近幾年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台灣半導體產業過去發展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50年前有李國鼎與孫運璿兩位資政的支持,後來由工研院引進設計與製造技術,這是過去50年來最重要的國家級政策,成就台灣當前世界產值第一的晶圓代工與世界第二的IC設計業。

蔡明介表示,20年前,政府有成功的「矽導計畫」,擴大培育人才,台灣IC設計業才有現今的規模,此外,還有成功的「副產品」,催生了中央處理器的矽智財公司晶心科,是個很好的「意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蔡明介說,「晶片戰爭」是最近很紅的一本書,值得一看。日前與作者米勒(Chris Miller)座談,讓他了解台灣IC設計實力,除了聯發科外,還有瑞昱、聯詠及群聯等也很成功,另外,IC設計業的成功不是只靠政府補貼,廠商自己很努力。

蔡明介表示,IC設計業是以腦力創造附加價值,人均產值達新台幣2000萬元,高於半導體製造業,也高於腦力密集的軟體服務及生物科技業,不過,與美國同業相比仍有很大成長空間。

蔡明介說,近來歐、美、日、韓等國政府動輒用高額補貼、稅負優惠獎勵半導體在地化,自駕車、高效能運算、AI都需要先進製程科技,中國企業開始布局且得到政府補助,歐盟也獎勵高階生態系統,強調IC設計重要性。

他表示,中國受美國禁令影響,資金會流向成熟製程產品,台灣中小型IC設計公司恐將首當其衝,政府應依照不同產業特質調整產業政策與資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受過去教改後遺症、少子化及中國惡性挖角問題影響,蔡明介說,台灣人才問題是IC設計業未來面臨挑戰最大問題。

蔡明介表示,政府角色越來越重要,應推出完整台灣晶片法案,理解產業的政策規劃,擬定執行計畫,並下決心執行,且不只關注半導體製造,還要關注IC設計及軟體等方面。

他說,希望少用「無敵艦隊」、「國家隊」用語,因為有點誇大,20年前有「兩兆雙星計畫」,現在檢討起來是活生生的失敗例子。

蔡明介表示,IC設計業未來挑戰非常巨大,期待產、學、研持續投入,以務實態度及實際作為提升整體實力。

台灣IC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從總體戰略、人才政策及營運環境3構面,提出6大建言,包括擘劃與推動國家層級的半導體戰略、採取積極性的預算編列以強化推動力道、擴大培育IC設計人才並爭取海外人才、重新檢視外商來台設立研發中心政策、強化IC設計核心技術掌握與布局、協助業者整併與國際化以促進產業升級。

責任編輯:劉怡廷

蔡明介 IC設計 半導體 人才 中美貿易戰 晶片戰爭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
展開箭頭

希望透過更好的報導與文章品質,讓台灣社會向上提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