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投資理財
第二件半價、第三件O元⋯衝動消費下,中國年輕人成為新一代「暴花戶」

1.2019年《中國消費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顯示,中國全國有1.75億90後,其中只有13.4%沒有負債,86.6%都接觸過信貸產品。
2.沒有中產的工作,但卻過上了中產的生活,是現在很多中國大學生的真實寫照。
3.第二件半價、第三件O元⋯各種不必要的衝動消費,讓年輕人習慣用透支未來的代價,滿足當下的購買欲。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LinkedIn
微信ID:LinkedIn-China
LinkedIn領英是全球知名的職業社交網站,每個《財富》500強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近日,中國00後的消費觀又一次成為了網友熱議的焦點:聽說Kindle可以督促我讀書,買!新出的iPad有筆了,終於可以實現我的藝術夢想了,買!室友都在玩動森,我也想去串門,Switch,買!平時閒暇時間這麼多,做手帳好漂亮,紙膠帶、水彩,買!
沒有中產的工作,但卻過上了中產的生活,是現在很多中國大學生的真實寫照。校園裡,潮牌爆款的鞋包;教室裡,人手一個的iPad,以每5分鐘3個同款飄過的速度,形成了真人連連看。前段時間,LinkedIn做了一個問卷調查,調查了當代職場人的價值觀,其中最後一個問題很有意思,請讀者分享一些省錢小妙招。很多人在回覆裡說,賺錢比花錢更重要,月薪人民幣3萬和月薪人民幣3千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但是現實情況是,一線和新一線大部分人的工資水平月入不足人民幣6000元。
現在的上班族為了省錢,到底有多「喪心病狂」?閱讀本文前,建議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今天你花錢了嗎?」
穿上菜市場的衣服,我就是fashion icon
最近抖音上興起了一股潮流,花人民幣100元在菜市場為自己置辦一身衣服,只要你有獨到的時尚眼光,人民幣35元的毛衣也能成為香奈兒冬季限定走秀款。
就在我把一條#菜市場衣服真是絕了#的影片轉發給Mary之後,她秒回了我一句:「嗨,這都是姐玩剩下的了」,順便甩了我一張她衣櫃的照片,問我:你猜這一櫃子多少錢?我跟Mary是大學室友,記得剛入學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姑娘不簡單,一身的大牌。
那會兒MCM的包包特別紅,滿大街都是仿製品,Mary有一個純白色的MCM,背了幾天就封存了,我問她為什麼不背了,她說:「一個牌子買的人多了,就不值錢了。」出手闊綽是我當時對Mary的唯一印象,書架上都是Moleskine的筆記本,喝水只喝Evian,出門逛街只去北京SKP,旅遊住宿都是四星級酒店起跳。據Mary自己說,陸家嘴的五星級酒店她都住遍了。
整個大學4年,Mary都過得瀟灑自由,每個週末國內旅遊,每個假期出國旅遊,成了她雷打不動的習慣。情況的變化,從Mary開始工作開始:上班之後,Mary家裡就不再給她資金支持,所以她每個月都是自負盈虧。為了省房租,她和朋友擠在一張床上;為了克制自己不買奶茶,她屯了一堆農家蜂蜜;從來買東西不看價格的她,成了拼多多忠實用戶;能步行的絕不坐車,能坐公車的絕不坐地鐵,能坐地鐵的絕不叫計程車;為了省錢,她自己學會了做飯。那天見面,她給我展示了大眾點評的一條清單,跟我說:你看,這都是北京人均100人民幣以下的好吃館子,不見得只有貴的才好吃嘛!我約她去逛Outlet,她回手甩給我一個定位:XX批發市場,配文:打折,速來。並且經常對動批(編按:動物園批發市場,原北京最大的服飾批發市場)消失表達自己的悲痛心情,「可惜,太可惜了。」
老話常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好奇她的轉變,跑去問她是不是受了什麼刺激,她跟我說:上大學期間,第一次自己手裡有那麼多可支配的金錢,為了虛榮心買大品牌,現在好多包包都在衣櫃裡長灰。
後來才發現,時尚感不需要透過大牌才能表現,滿身大牌擠地鐵,也不會讓別人高看自己一眼,只有自己的能力匹配得上自己那身衣服的時候,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Uniqlo不好嗎?健身,提升氣質,讓自己變得健康,遠比身上堆滿logo更重要。現在我隨便穿件H&M都有人問我是不是大牌子。沒辦法,氣質贏了。
我的生活裡出現頻率最高的詞:還款日、分期、最低還款
2019年《中國消費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顯示,全國有1.75億90後,其中只有13.4%年輕人沒有負債,而86.6%的90後都接觸過信貸產品。而大家最熟悉,用得最多的信貸產品就是——花唄(編按:由螞蟻金服推出,可於支付寶使用的消費信貸產品);隨著這種情況逐漸普遍,也產生了一個新詞——暴花戶。
下面是暴花戶——貝花的自述:上大學的時候,我第一次開通了花唄,當時只有幾千人民幣額度,花花唄特別爽,我如果刷卡,銀行會給我發消費短信,我就很焦慮。但花唄不會,每個月到期時看一眼,跟家人要一下當月生活費還上就好了。這種消費習慣持續了很久,後來上班之後,有一天我打開花唄,發現我的可用餘額變成了兩位數,而距離我發工資還有半個月。
我當時就慌了,瘋狂計算我的收入、還款額,因為我的工資除了要還花唄外,還有房租、信用卡……不得已的我,點擊了信用卡分期和花唄分期的按鈕。這意味著,之後幾個月內,就算一分錢都不花,每天一睜眼我就要背負著每個平台幾百塊的還款額。我仔仔細細翻看了我的購買記錄,發現我屯了一堆現在完全用不上的東西,有些因為第二件半價、第三件O元就買了,還有什麼買三贈三、超值換購。冷靜之後,才明白有一半以上的不必要支出都是衝動消費。
我用透支未來的代價滿足了當下的購買欲。除了花唄,我還用過京東白條、美團月付、攜程拿去花,基本上每個軟體都有自己的借貸服務。有一個月,我光是記錄每個平台的還款日期和還款額就用了整整一頁紙。花錢一時爽,還錢火葬場。記錯了一個,利息倒是小事,影響了徵信(編按:指個人信用驗證)就是大事了。
儘管還款的壓力不小,但我沒有選擇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我知道一旦被借貸套牢,就永遠出不來了。那之後的3個月,我把欠款都還清了,關掉了所有平台的借貸服務,註銷了信用卡。這種背債的日子,我再也不想過了。
人生中第一次裸辭教會了我,存款有多重要
不久前的綜藝節目《心動的offer第二季》第一集:面試篇,結尾有這樣一句扎心的提問:「存夠多少錢才敢裸辭?」很多人給出的答案是,至少要存夠6個月的房租/房貸以及日常開銷,才可以裸辭。但現實中,很多人的裸辭真的是褲袋比臉還乾淨的裸辭。
比如新職場人小丁:「因為公司架構調整,部門邊緣化,主管能力不行等種種原因,我裸辭了。很多人說我不冷靜,但我覺得在這就是浪費時間,同事之間勾心鬥角、互相拆台、自私冷漠。我想利用這個時間好好復盤一下自己。」其實按照小丁的能力,裸辭的待業期並不會很久,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找工作的戰線一拖再拖。
工作可以慢慢找,但是生活並不會因此對你更加寬容。裸辭之後的第一關很快就來了,下一季度的房租怎麼辦?
小丁剛畢業不久,存款有限,跟房東好說歹說,也不同意從季付改成月付。不得已,小丁只能搬離了市區的租屋,去郊區租了個新房子。他安慰自己,反正現在也不用通勤,能省則省。家剛搬完,父親的電話就打來了,外婆檢查出肺部長了腫瘤,其實手術已經做完了,之前父親一直瞞著他,怕他擔心,但是病情並沒有好轉。
父親問他能不能從北京買點藥寄回老家,畢竟小城市醫療水平有限。「雖然父親一直跟我說沒事,如果耽誤工作就算了,但我知道無論是標靶治療還是化療,這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我裸辭的事也不敢跟家人講,怕他們還要為我分心。我那天崩潰了,我恨自己為什麼不存錢,我曾經花的那些錢都有必要嗎?」小丁東拼西湊了好久,從不跟朋友借錢的他,第一次張開了口。
房租的壓力也迫使他不得不馬上開始第二段工作,因為著急還錢,第二段工作找得也是忙忙碌碌,雖然不盡人意,但好在是能繼續在這個城市存活下去了。拿到工資的第一時間,小丁還清了欠款,並且要求自己每個月至少存人民幣1000元,第一個月很不適應,到月底連外送都吃不起,一頓外送當兩頓吃。「每次點外送時就糾結得不行,超過25塊就覺得心疼,只能在美團和餓了麼來回比較,有時候碰到一種食物價格低,但自己並不是很想吃,也會點。」
有時點1份菜,2份飯,1次外賣拆成2頓吃。點外賣的時候,花5元多加一份湯,晚上就可以吃一頓湯泡飯。還有一次聚餐吃剩的披薩,他拿回來又吃了兩天。但看到自己的存款數字是增加的,就覺得做的一切都值得。
這筆錢就為了家人和自己遇到意外或者生病的時候,自己能扛起一片天,也為了下次碰到壓榨人公司的時候,能說一句:不做了。
寫在最後
作為90後實名「打工人」,不管你是在一線還是四線城市,新時代省錢套路不變。中國父母輩的貨比三家是商場砍價,上班族的貨比三家是:淘寶、京東、拼多多。這些人自稱「摳男摳女」,每天致力於從各種地方「薅羊毛」,人生信條是:薅到即賺到,幸福感只有存款餘額能給。
為了在搖搖晃晃的生活中站穩腳跟,銀行卡中不斷上升的數字,是每一位上班族給自己人生寫下的最好註腳。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旺仔,獲LinkedIn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李頤欣
商周大調查

「貨到了港口,美國客戶卻說千萬別出!」川普關稅重拳:台灣出口關機中
LinkedIn (領英) 創建於2003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矽谷。致力於向全球職場人士提供溝通平台。LinkedIn是全球知名的職業社交網站,每個《財富》500強公司均有高層加入。2014年1月,LinkedIn宣布正式進入中國,並啟用中文名稱「領英」,努力為中國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服務。
微信公眾號ID:LinkedIn-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