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產業動態
高通蘋果談和,iPhone禁售危機解除...晶片專利戰終落幕,看懂高通讓步背後的野心

上週蘋果(Apple)與高通(Qualcomm)達成了和解,結束了長期數年的專利訴訟戰,起源於2017年蘋果控訴高通的專利不合理的收費方式,購買晶片以外仍需額外支付授權費,蘋果認為高通這樣的授權模式多收了一次費用,拒絕與高通配合並停止付費,並改為Intel 作為iPhone 數據機與基頻晶片(Modem)獨家供應商。
然而蘋果並不是毫無準備,從iPhone誕生到iPhone 6s 機型,一直採用高通的通訊方案,但從 iPhone 7 開始,蘋果就已經開始混用 intel 以及高通的數據機晶片,試圖擺脫高通的獨家供應,藉此進一步控制成本。
但身為通訊龍頭的高通隨之反擊,在全球提出多起的專利訴訟,要求地方法院禁售iPhone,地區遍布德國、中國以及全球各國家,最後蘋果在這些地區都輸了專利戰,但iPhone系列尚未遭到禁售,雙方仍持續互相進行法律攻防戰。
根據雙方的聯合聲明,蘋果將向高通支付一筆未知款項,雙方達成6年的授權合約,包含2年的延長選擇權,該項合約已於今年4 月1日生效。此外,兩間公司的全球訴訟已經全數被撤銷,高通表示已經放棄對台灣供應鏈的專利訴訟,包含仁寶電腦、鴻海精密工業、和碩,以及緯創等蘋果代工廠的專利訴訟。
但雙方並沒有針對這份聲明解釋任何細節,但在這份聲明數小時之後, Intel 也跟著宣布正式放棄5G 數據機業務,退出市場,明白暗示市場:下一代iPhone 將會全面回歸高通的通訊晶片。
這一連串的動作引起全球通訊產業的震撼,也代表通訊市場的版圖又要重新分配,許多媒體認為這是蘋果對供應商的一大讓步,因為蘋果過去對供應商只有砍價,如果供應商不接受就換一家,但這次高通卻表示這項和解將為其帶來蘋果1年數億顆的通訊晶片訂單。等於每股2 美元的潛在盈餘。
詭異的是,這兩間公司並沒有針對這項和解作出任何評論,都持續保持低調,但高通、蘋果,甚至是退出5G 市場的 Intel 股價都呈現上漲,其中以高通漲幅最為驚人,高達30% 。照理說這一場和解應該會有吃虧的一方,但為什麼三家公司的股價反而被市場資金推高? 公布當天股價全部收漲。
不一定是蘋果讓步,高通開出的條件相對優渥
蘋果對供應商的苛刻在業界頗為知名,一貫的策略是同時培植多家供應商以提升自身的議價能力,而且會每年、甚至是每季都會重新議約,藉此對供應商砍價;身為晶片供應商的高通也不例外,在通訊晶片授權費用上,也是每年都會跟手機品牌廠議約,導致手機的晶片成本節節高升,兩家的訂價策略其實相當一致,都是試圖讓獲利最大化。
雖然我們不清楚合約的詳細內容,但一家供應商如果願意跟客戶簽下長約,通常代表供應商急於保證價格,對自己的產品的未來價格沒有信心;若是議價能力高的企業,則會要求定期重新議約,每次均會逐次提高價格。
以議價力而言,高通的優勢明顯較蘋果來的明顯,從高通堅持收取高昂的價格、即使被拒買也仍然不降價便可得知,但高通跟蘋果這次和解卻簽下長期的授權合約,透露出一項清楚的訊息:高通這次在價格上對蘋果有所讓步,另外長達6年的長約一定程度限制了高通通訊晶片的價格漲幅。
高通為何願意讓步? 有更深的策略考量
是高通退讓了嗎? 從和解來看,蘋果明顯支付比過去更低的授權費用,而且一口氣還被綁了6年的長約,對於高通的高議價能力來說並不划算,但我認為這其實背後有更深的策略考量。
如果仔細研究兩家公司多年來的纏訟以及反托拉斯的爭議,我們會發現在歐盟指控高通從2011 年開始到2016 年底,高通曾支付一大筆錢給蘋果,要求使用高通的用數據機晶片以贏得4G LTE 通訊市場,藉此控制4G LTE 的連線與訊號標準。
後來這件事情被歐盟以反托拉斯的名義裁罰,法院認為高通正在以不公平競爭的方式壟斷4G LTE 的市場,裁罰高通1.2 億美元的罰金,這件官司目前還未結案,後續的走向還有待官方公布。
為什麼iPhone 搭載高通的數據機晶片可以壟斷4G LTE 市場? 因為iPhone 當時是具指標性而且被搶到缺貨的智慧型手機,如果搭載了高通的通訊晶片,那麼全球的電信商為了配合蘋果手機,會願意提供「盡量適合」蘋果手機的頻段標準,也就是高通所訂定的通訊晶片標準。
但我們知道:高通急於贏得接下來的5G 大戰,但在專利以及標準制定上,面對來自華為、Nokia、Ericson、博通與三星等傳統通訊大廠的強烈競爭,早就沒有4G 時代建立起來的專利優勢——5G 本質上是全新的通訊標準。
5G 雖有全球標準,但要設計出通用晶片並不容易
5G 通訊網路雖然有全球統一標準,是由3GPP 電信標準化組織所提出來,目前第一版是release-15,各家晶片商只要可以通過互測(Interoperability Development Testing, IODT),成功讓跨裝置間傳送與接收數據,都可以宣稱自己的5G 數據機晶片符合標準。
但是數據機晶片的實際運作並沒有這麼簡單,真實的運作環境狀況並不理想,電波會有強弱不一、接收裝置高速移動或是同時接收到各家基地台電波的問題,加上各個地區規定的頻段不同,要設計出一個省電,晶片面積不要太大,同時支援2/3/4/5G ,而且可以通過各國主管機關認證跟營運商測試的晶片,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進一步討論,假設Release-16 成功在2019 年底完成制定,裡面增訂 Advanced Receiver 的最低規範,要求在表列的幾十個比較嚴苛的測試環境裡面都可以運作,到2020 年一堆廠商可能就要出局了。因為營運商為了要最大化自己的頻譜使用率,肯定是會要求在自己網路裡面的所有手機都必須通過advance receiver IODT,無法通過測試的廠商很可能一夜之間再也接不到訂單。
反過來說,電信商在部屬基地台時,為了最佳化大多數使用者手機的收訊體驗,也會針對市佔率最高的通訊晶片進行調整,這時越多智慧型手機安裝的晶片廠商將有更大的優勢,看到這裡是不是了解高通在打什麼算盤了?
高通就是想藉著蘋果手機的市佔率優勢,讓自己在下一代的5G 市場有壓倒性的談判能力,降點價也沒有關係,因為背後的通訊市場可以從其他手機品牌商身上回收,自然願意向蘋果提供降價跟長達6年的長期合約。
對於蘋果而言,除了能再次獲得高通的通訊技術支援外,透過長期合約還能確保成本不再調整,在成本控制上能更加穩定,雖然高通晶片的售價肯定不比Intel 便宜,但通訊晶片的性能確實遠比 Intel 來得優秀與穩定。
對於卡關5G 晶片的Intel 而言,在失去了蘋果這個大客戶,自然沒有繼續發展5G 手機用行動數據機的理由,除了剩餘市場過窄之外,也找不到客戶,因為所有的客戶都被高通吃下,繼續投資手機用5G 晶片只會成為一項無底洞的錢坑,自然會放棄手機5G 晶片業務,只是這個舉動又將為Intel 添上一筆「中離王」的稱號,如同 Intel 當年放棄Atom 、Wimax 等行動業務一樣。
但這不代表 Intel 將放棄所有的5G 業務,未來筆記型電腦仍然會朝「持續聯網」發展,PC 電腦用的5G 網路晶片仍然是 Intel 的發展重點,否則又將被高通的筆電用行動處理器Snapdragon 8cx 威脅其個人電腦業務, Intel 仍須守住最後一道防線。
這次和解是三贏,所有公司的股價都上漲
雖然許多人都認為蘋果在這次的專利法律戰居於劣勢,不但輸了德國、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甚至在部分地區被迫禁售,都顯得蘋果在專利戰的劣勢,但實際上並不是這麼回事。
蘋果並沒有打算認輸,最後我認為是高通退讓之下,蘋果接受高通的條件,整場戰役才正式落幕,因為高通急於在全球5G 通訊市場鞏固自身的優勢地位,而蘋果正好能提供強大的籌碼,說服電信商採用符合高通晶片的通訊架構。
然後這對其他公司並不是好消息,在掌握了蘋果與安卓手機的市場後,等於是高通將主導整個5G 通訊市場標準,電信商如果要銷售手機給使用者,而使用者的手機大部分都是搭載高通晶片,那只能被迫採用高通的標準,但是華為、聯發科之後只能跟著高通的標準走,乖乖付權利金。
和解案後,由於高通未來可以獲得每年數億顆的通訊晶片訂單,股價一口氣暴漲了30% ,蘋果公司的股票也正式突破200 美元大關,奇妙的是,退出5G 數據機晶片市場的Intel 股價也上漲了近5% ,因為Intel 的5G 事業就在虧損,未來結束該事業體後,Intel 回歸電腦處理器本業,對 Intel 的獲利能力應該有幫助。
但對其他公司並不是好消息
雖然三家都受益,但市場其他的供應商就不這麼想了,在高通回歸通訊晶片霸主、Intel 全面退出通訊晶片市場之後,剩下來的華為、聯發科、展訊、博通這些公司,都已經無力與高通抗衡,僅有華為在專利數量與標準制定能力可以一拚,但高通現在已經擁有蘋果以及整個Android 手機的終端裝置市佔率,佔全球市場的85% ,可說是壟斷的狀態,剩下華為掌握15% 手機的市佔與專利組合能與之抗衡。
剩下幾家要與之抗衡的困難度顯然更高,因此當這個消息出來,其他通訊數據機供應商的股價就不太樂觀了,這一次蘋果跟高通的專利戰和解,一定程度告知了整個半導體通訊產業,高通將挾帶更多的優勢,進而擠壓小廠的生存空間,特別是當5G 設備的投資與技術門檻比4G 更高、標準更複雜,未來一家獨大的局面將會更加嚴重,中小廠只能分食剩下的市場。
以台灣的定位來看,由於主要是負責通訊晶片的製造代工與封裝測試,假如訂單都集中在特定幾家大廠手中,未來的議價能力將持續被削弱,特別是高通向來偏好價格較低的三星晶圓代工服務,嚴格而言並不是一間出手大方的客戶。
責任編輯:陳慶徽
核稿編輯:黃楸晴
商周大調查

「貨到了港口,美國客戶卻說千萬別出!」川普關稅重拳:台灣出口關機中
我是 Lynn,經營個人部落格【寫點科普,請給指教】針對各產業現況進行科普的寫作計畫, 期望能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讓讀者瞭解各產業領域的運行規則,以培養思考與觀察力的敏銳。
臉書粉絲專頁:寫點科普,請給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