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別辦卡、別買基金、別傻聽老闆話!退休銀行副理:我每天都在跟暗黑勢力對抗……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別辦卡、別買基金、別傻聽老闆話!退休銀行副理:我每天都在跟暗黑勢力對抗……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投資理財

別辦卡、別買基金、別傻聽老闆話!退休銀行副理:我每天都在跟暗黑勢力對抗……

別辦卡、別買基金、別傻聽老闆話!退休銀行副理:我每天都在跟暗黑勢力對抗……
Dreamstime
撰文者:撰文者:賴寧寧 責任編輯:朱詠真
商周茶館 2016/11/01

有一天晚上出門散步,巧遇鄰居C太太,她原本是一家民營銀行主管,幾年前要照顧年邁媽媽,五十五歲就提前退休,現在每個禮拜在醫院當半天志工,其餘時間運動、看YouTube學台語英語歌、跳土風舞、登山旅行,人一天比一天年輕,比上班時還要妖嬌美麗。

聊著聊著,就聊到她以前的銀行生活,在昏黃的街燈下,聽她講老故事,卻有種「從來沒聽過」的驚心感。

她從年輕就進一家民營銀行(已被外商銀行買走)上班,參與過銀行的風光歲月,退休前在另一家老爸前不久客死異鄉的財團旗下的銀行總行當主管,進入大老闆金錢調度核心,每天在第一線阻擋大老闆「搬錢」,她告訴我,那時她每天都在跟那股邪惡的暗黑勢力對抗,她因為熟悉存款業務,每次只要年輕行員接到「不當」的數千萬元「匯款」指令,她都會去跟上面主管力爭:「這樣可以嗎?」,所謂「不當匯款」,就是戶頭明明沒錢,卻要匯錢出去這種疑似掏空手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一方面教育年輕行員,這種戶頭明明沒錢,卻先匯款是違反銀行法哪幾條規定,千萬不能做,年輕行員嚇一跳,告訴她以前的主管都是這樣做的她還告訴他們,上面如果問為什麼不配合匯款,就都把責任推給她就好,果然,上頭發現錢沒及時匯出,怪到她頭上,要她去報告,她列了十點「不可做」的理由,被主管大聲狂罵到臭頭,說她死腦筋、不知變通罵完,她面帶微笑、若無其事的回到座位,電話響起,同事打來問:「聽說,你剛才被罵好慘」,她回答「還好啦!」絲毫不以為意。

當然,她的阻擋並沒有用,錢最終還是匯了出去,沒多久,她就退休不做,這家民營銀行後來也因超貸、擠兌,被接管,老闆們掏空的錢,你我這些全民已經埋了單,老闆家族一個個被起訴入獄(對,你應該猜出是哪家銀行了吧?!),連那個罵她的主管也被關,她雖然沒保住銀行,卻保住幾個年輕行員,不用年紀輕輕就官司纏身,年輕行員非常感謝她,到現在還經常聯絡,她離開前告訴他們,要有判斷力,還要有良心,就不用怕出事。

進總行之前,她在分行當副理,也因為阻擋一件類似的不當匯款,保住了經理。當時,有一個大客戶,經常存入一億、兩億存款在甲存(銀行不用支付利息),銀行因為這筆沒成本的大資金,很好做生意,客戶經常這樣周轉操作,先匯錢進來再匯錢出去,和銀行「搏感情」,取得信任,有一天,客戶突然要求「反向操作」,緊急要銀行先調錢給他,說當天下午錢就會進來,經理不疑有它,準備接單,因為經理對存款業務不熟,問她的意見,她只是淡淡的說:「怪怪的」,接著分析兩種狀況:

首先,萬一公司的會計「不小心」,下午這筆錢沒進來,那銀行當天的帳就沒辦法結,沒辦法結帳,誰要先墊這筆錢?再來,萬一不是「不小心」,那這筆錢就會變呆帳,誰要來賠這筆錢?經理一聽有道理,就推說「電腦系統沒辦法配合」,沒照客戶的意思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這客戶並沒有因為這家分行不配合就出立刻狀況,一直到三、四年後,有一天調查局來分行調這位客戶當年的資金流向,大家才知道這位大客戶出事,也不知道最後是哪家銀行接到地雷,她的經理嚇出冷汗,一直跟她道謝。

雖然擔任銀行資金的「守門員」但,她有時也會對客戶「放水」,有的熟客人,因為忘記帶印章,臨時要提款用錢,她會通融,讓客戶先領錢,再補蓋印章,年輕行員覺得她有雙重標準,為什麼對有些客戶比較緊,有些就比較鬆?她分析,能「放水」通融的客戶,通常是銀行常客,而且是那種手上有好幾本存摺,家裡管帳的人,常客就一定能通融嗎?並不是,還得觀察家庭關係是否和諧,如果是那種婆婆經常來銀行罵媳婦,媳婦也經常數落婆婆不是的,也要小心,因為家和萬事興,家不和,錢事會亂,這些訊息的取得,就要靠平常和客戶聊天聊地,搜集情報,才有辦法做出判斷。

聽完她的銀行員故事,不禁想,現在銀行還有這樣的人嗎?或者銀行還需要這樣把關的人嗎?當網銀、FinTech成為主流,銀行員與客戶的關係,已不再透過面對面累積而來,銀行員與客戶的新關係是什麼?新的把關標準又是什麼?

這位退休女銀行副理告訴我的,還不止大老闆如何掏空銀行的故事,還有信用卡、基金的故事,從一位資深銀行員的口裡說出來的「心內話」,聽來格外深刻。

她的年代,信用卡業務剛起步,在銀行灑廣告、媒體愛新鮮的推波助瀾下,一批批卡債「勇士」就這樣跳下陷阱,無法自拔;有趣的是,她到現在一張卡也沒辦!,當年更偷偷叫大家不要辦不要辦,有些熟客戶知道她有業績壓力,硬要辦一張,幫她做業績,她擋不了客戶的好意,告訴客戶:「辦卡可以,但是,辦了以後千萬不要用喔!」,這聽起來很滑稽,哪有銀行員把業績往外推的?這是為什麼?她說,妳知道信用卡的利率多高嗎?二十幾趴耶,刷的時候得很開心,萬一付不出來,怎麼辦?當年「高利率」這件事,銀行都刻意「隱藏」不告訴客戶。

果然,沒多久,一位媽媽衝進她的銀行幫小孩付卡債,一邊付錢一邊在銀行櫃檯發飆狂罵……年輕行員一肚子怨氣,想回嘴:又不是我們害的!她阻止行員,沒關係,讓她罵,她說,今天如果你是那位媽媽,你也會跟她一樣;這位媽媽因為小孩不小心欠下多家銀行卡債,不忍心孩子背債,一家一家銀行含怨幫小孩還錢。

我想起以前一位同事,也因為卡債纏身,最後剪掉所有的卡,把自己關在家裡,足不出戶,不出門的理由,不止是負債沒錢,還因為患了「嗜刷症」,她只要一出門就會忍不住「刷刷刷」,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一直買,為了還債,不讓自己受到誘惑,她窩在家裡啃麵包、吃泡麵渡日,每天努力接案還債,她必須跟時間賽跑,因為只要晚一天還錢,卡債就會暴增……更扯的是,當她努力剪卡還債的同時,銀行還繼續打電話給她推銷信用卡,原因無它,她是「卡界」赫赫有名的「卡債天后」。

我趕快打開包包,嗯,裡面也是一排信用卡,想想,用信用卡很多年,帶來的困擾並不多,每張卡都有它的「消費地位」,加油卡、電影卡、百貨公司卡、還有一張卡專繳保險費……或許是工作的關係,知道信用卡利率「貴森森」,不想讓銀行賺這個錢,每次帳單一來,立刻繳清,絕不囉嗦,但,在信用卡瘋狂的年代,收入不豐的年輕人,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利率陷阱」?先消費再付款的爽感,又有多少年輕人抵擋得了這樣的誘惑?

到最後,「膨風」的卡債,還是暴開了,卡債風暴最後燒到銀行身上,潘朵拉的盒子一揭開,原來銀行大賺其錢的理由,竟是建立在資訊不對稱之上,一筆筆痛快消費的背後,是一個「一眠大一寸」迅速膨脹的負債,於是,信用卡一夕變成惡魔,人人喊打,甚至有一家以信用卡起家的銀行,差點倒閉。

我的這位鄰居,也提到了「基金」,對我來說,基金並不是惡魔,奇怪的是,她對此也很不以為然!她說,銀行都告訴大家要用基金幫小孩存錢,說什麼存多少,就可以翻幾倍,但都不告訴客戶「風險」在哪裡,基金不像存款,本金會一直在,它可是會讓你連本金都沒了啊!但,不可諱言,基金定期定額還是有它的優點,因此,她的作法是,告訴客戶「基金」的優點、及缺點,讓客戶自己選擇,比只講好處不講壞處,讓她更心安,「基金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前應詳閱基金說明書……」這句說得飛快卻讓大家「永遠聽不清楚」的基金廣告詞,她早在多年前就跟客戶「仔仔細細」的說清楚了。

聽她抒發老行員的真心話,感覺有點心驚,原來這才是第一線銀行從業人員的「心內話」。對照今年最熱門的「地雷」TRF,好像故事情節也差不多,就是資訊不對稱,加上人性貪婪,讓金融地雷一個接著一個暴發,地雷「前仆後繼」的從國外暴到台灣。但,從我的鄰居身上看到,銀行員能做的事,好像不止是拉業務賺錢而已,有時,還能阻止很多悲劇的發生!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川普關稅全球股災,你覺得最需要掌握的投資策略是?
危急時刻,商周訂戶俱樂部Youtube公開直播,立即前往:最新財報+關稅戰利弊全解讀
1. 科技股前瞻:選出潛力標的
2. 傳產、金融解析:地雷、優質股名單
3. ETF攻略: 主動、被動一次搞懂
4. 整體投資策略與佈局
5.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曾當股市冤大頭⋯他靠分清「投資和交易」找到穩定獲利3關鍵
銀行副理 老闆 銀行 副理 基金
商周茶館
商周茶館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每個星期四,熱騰騰的《商業周刊》準時上架。一周出刊一次、一年有52個星期;可是,還是有好多採訪幕後,還有好多現場第一手觀察,還有好多只有記者才看得到的小花絮,在一年一萬多頁的紙本雜誌上,你看不到。《商周茶館》開張,吃完了雜誌主菜,再來茶館喝喝茶;商周記者們把藏在報導背後的許多小故事,和讀者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