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樂高成為全球營收最大玩具公司的秘招:相信「小數據」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樂高成為全球營收最大玩具公司的秘招:相信「小數據」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樂高成為全球營收最大玩具公司的秘招:相信「小數據」

樂高成為全球營收最大玩具公司的秘招:相信「小數據」
樂高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Jason Huang
創新拿鐵 2016/05/24

樂高在近年的轉型和行銷,讓他們在業績上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玩具公司。在亮麗的成就之下,樂高公司其實在2003年間,險些面臨破產的危機。但在執行長大刀闊斧的轉型策略之下,樂高又重新與使用者接軌,創造一系列的佳績。

1、樂高公司的輝煌歷史

樂高積木(LEGO)是舉世聞名的玩具公司,最早在1932年誕生於丹麥。「LEGO」這個名字源自於丹麥語的「leg godt」,意指「Play Well(好好地完)」,而這個字在拉丁文的意思更有「Put together(拼起來)」的意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開始,樂高公司是由木匠Ole Kirk Christiansen創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他們開始生產塑膠積木。等到兒子Godtfred Kirk Christiansen繼承後,將積木設計成能夠緊密扣合在一起,也就如同我們今日所見,積木上頭有凸起的圓點能夠讓不同積木接合。接著,樂高開始進入全球不同國家的市場。因為多元的色彩以及創意的組合方式,樂高在全球超過125個國家都擁有市場,約有超過3億的孩童曾是他們的顧客。

在2015年的上半年,樂高集團在營收上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玩具公司,業績高達21億美金,還超越了同樣是世界級玩具大廠的美泰兒(MATTEL,著名產品包括風火輪、芭比娃娃、UNO等)。但其實,在這光鮮亮麗的成績下,樂高曾經瀕臨破產。

2、驟然衰退

我們可能很難想像,像這樣世界級的玩具大廠曾經在2003年瀕臨破產的邊緣,當時樂高的交易額驟減了30%。而這樣的危機來自於玩具遊戲市場的競爭。在其他電玩遊戲業者接連崛起後,樂高單憑製造傳統玩具、實在難敵其他不斷改變的遊戲產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1981年開始,遊戲開發商任天堂開發全世界第一款手持的遊戲「大金剛(Donkey Kong)」,開始改變了玩具市場。街機遊戲公司Atari和任天堂開始蔚為風潮,接著,電腦版遊戲問世、趁勢成為第二波風潮。消費者開始對玩具的需求轉型,同時帶給樂高龐大的危機。

2004年,樂高業績又再掉了10%。這樣接連的慘狀連現任執行長Jørgen Vig Knudstorp都表示:「我們正處於入不敷出的危急時刻,面臨債務違約危機,可能終將導致公司破產。」

3、大刀闊斧的轉型

面對這個危機,執行長Jørgen Vig Knudstorp嘗試做出改變、扭轉樂高當下的劣勢,祭出了幾個策略:

(1)減少開銷

樂高曾經砸錢經營一些其實並不成功的事業,例如早晨的卡通節目、多個樂高主題樂園等。而這些不成功的事業都不停在拖垮樂高的財源、同時也分散了開發創新產品的重心。於是,Jørgen Vig Knudstorp開始關閉不成功的事業,將重心專注於產品的開發以及轉型。

(2)瞭解孩童的玩樂方式

為了要了解孩童的玩樂方式,樂高開設了「Future Lab(未來研究室)」,透過科學研究人員的分析,了解消費者真正的喜好。在研究當中,也開啟了許多不同的想法。例如,研究人員發現美國以及歐洲國家的家長就有很大的差異。美國的家長不喜歡在孩童玩樂的時候介入、教導他們,美國的家長們希望孩子可以獨立探索。反之,歐洲的家長們卻喜歡跟孩子們一起坐在地板上玩。對此,樂高也會對不同地區的客戶做出更在地化的設計。

(3)塑造教育形象

為了讓產品更具意義,樂高也改變了行銷模式,要讓這個玩具不僅僅是玩具,更具有教育意涵。他們積極說服千禧世代孩童的家長,讓他們認為購買樂高玩具,就是在投資孩子們的發展。藉此,樂高也增添了「幫助孩子發展和創意」這樣的價值,當然,買氣也因而提升。

(4)相信「小數據」

近年大數據蔚為風氣,但樂高將研究的重心更放在真實環境中的「小數據」。透過「以人為本」的仔細觀察,拜訪一個個真實的客戶,對小樣本做出直覺的觀察。

例如,他們曾經去拜訪一位德國11歲的小男孩。樂高的研究員問小男孩他家中最讓他自豪的是什麼東西。然後,小男孩想了一下並指向一雙已經穿壞的溜冰鞋。小男孩說:「這是我最驕傲的東西,因為他可以證明我是這鎮上最棒的溜冰者。」

這點,也讓團隊意識到,雖然孩子能擁有的東西很多,但他們還是願意把時間花在自己感興趣、能夠作主的事情上。根據這樣小樣本,團隊開始設計更小的樂高積木,讓孩子更能掌握自主組合的權力。

(5)轉型成多元面貌

雖然樂高減少了一些不成功的事業,但他們也積極轉型成數位化、開發新領域。例如在2014年推出了《The LEGO Movie(樂高玩電影)》,在全球創下超過5億美元的票房,同時也成功提升品牌的形象。隔年,樂高也與電影《侏羅紀世界》合作,推出了同主題的玩具以及遊戲,藉由這個賣座大片同時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樣的成功模式也複製到《星際大戰7》,同樣造成良好的效益。

利用跨界聯盟,樂高已經不單單是遊戲製造商,更會以內容行銷、成為「講述積木故事的媒體公司」,讓產品講述出更多意涵。

4、未來機會

曾經,所有大數據都指出:未來的世代不會對樂高有興趣了,畢竟,智慧型、電子化的遊戲將越來越多。然而,樂高不但度過1980年代掌上型遊戲、電腦版遊戲興起時的難關,至今,面臨智慧型產品的崛起,他們一樣靠著持續改變而不斷突破。

樂高現在持續跨界簽署授權協議,拍攝出成功的系列電影、也製作出電視及網路的原創作品。在玩具本身,樂高也結合科技,替單純的積木創造出不同的價值。例如,樂高也推出能夠與智慧型手機互動的積木,在最新一代的Mindstorms這系列樂高機器人積木中,使用者可以透過Wi-Fi或是藍牙連結,讓使用者可以透過手機來控制移動。

因為與時俱進的改變,樂高在近幾年的營收逐年增加、員工數量越龐大、生產線也拓展到其他國家。

5、背後的啟示

從樂高的故事中,我們看見原本一個玩具產業中的巨人,在面對新潮流的競爭中亂了腳步,但他們大刀闊斧做出改革:去除不要的開銷、更了解消費者、塑造品牌形象、相信個體小樣本、轉型嘗試不同面貌。

在創新、創業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有勇氣、果斷切割過去的錯誤,然後重新回到最核心的問題、了解客戶的想法,最後重新站起呢?樂高的故事告訴我們其中的必要和決心。

參考資料:
1.How Lego Became The Apple Of Toys
2.LEGO engineered a remarkable turnaround of its business. How’d that happen?
3.品牌轉型:樂高在變與不變之間的逆轉勝

作者簡介:Jason Huang,平常是喜歡追蹤最新3C產品資訊的科技宅,一旦碰到同好就會進入外人無法進入的小世界,對於環保以及社會創新也很有興趣,前後兩者相加起來,特別喜歡撰寫及分享與環境議題相關的創新產業或是科技。

本文獲創業拿鐵授權轉載,原文在此 

作者簡介_創新拿鐵

「創新拿鐵」 (Start Up Latte) 是由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王文華所發起的媒體,主題是國際創業與創新。每天用一篇文章,幫助大家迅速抓住國際上在創業、創新領域的觀念、趨勢、案例。

文章分三大類:
「大師智慧」世界級的創業家或創投業者的看法。我們挑選他們親筆撰寫或受訪的文章,跟華文讀者分享。
「深度分析」介紹趨勢、策略、技術等。
「新知介紹」介紹新產品。

希望這篇文章就像您早上喝的拿鐵,給您靈感、愉悅,和智慧。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出國搭機選擇航空公司時,您最看重以下哪一點?
1. 機票價格
2. 飛行安全
3. 航班時間
4. 座位舒適度
5. 機上服務
6. 航空公司品牌形象
7. 哩程累積和兌換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2025航空排行榜》大韓航空擊敗卡達得第一,因為經濟艙座位特大
樂高公司 玩具公司
創新拿鐵
創新拿鐵
創新拿鐵
展開箭頭

《創新拿鐵》 (Start Up Latte) 由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王文華發起。分析全球的企業創新和新創公司,把他們的做法歸納成個人可應用的「創新能力」、「創業能力」、「職場能力」、「人生能力」。啟發讀者「四」項全能,打造拿鐵般濃郁、香醇的人生。

更多創新案例:https://startuplatte.com/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