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文章收藏功能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對抗愛滋,南非經驗告訴我們的事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對抗愛滋,南非經驗告訴我們的事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對抗愛滋,南非經驗告訴我們的事

撰文者:Tochukwu Akunyili
大師開講 2013/11/24

在對抗愛滋病毒/愛滋病的戰鬥中,不久前,南非政府對這個威脅到國家根本命脈的疫情,應對之策還是平庸且愚蠢。但20年來,民間團體、媒體和開明政治家日漸加大的力道,終於取得了成果。這種造成深刻社會經濟痛苦、顯著縮短壽命的疾病,似乎在節節敗退。

但新發布的聯合國報告表明,南非與愛滋病毒的鬥爭還遠未結束。全世界就屬這裡的愛滋病問題最為嚴重,約有560萬人(超過總人口的10%)現在感染了愛滋病毒。每年會出現約30萬個新增病例,因愛滋病相關原因喪命的達到27萬人。病毒攜帶者/愛滋病患者也容易感染其他疾病:估計70%的南非愛滋病患者同時感染肺結核,而半數病毒攜帶者在一生中會有感染肺結核的經歷。更可怕的是,三分之一的孕婦(愛滋病毒的高度易感群體)被確診為病毒感染,而病毒會在分娩過程中傳染給新生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愛滋病的傳染速度,讓很多南非人意想不到。像先進國家一樣,愛滋病毒感染最初集中在血友病患者、性活躍同性戀者以及靜脈注射吸毒者中。但20世紀90年代因某種未知原因導致公眾病毒感染率暴增。被病毒感染的南非民眾數量(相當於丹麥全國人口)超過了相鄰莫桑比克、萊索托、博茨瓦納、納米比亞、斯威士蘭和津巴布韋的總和。

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愛滋病毒的迅速蔓延和愛滋病死亡人數不斷增加,並未刺激南非後種族隔離時代領導人採取有意義的行動。多年來執政的最高領導人似乎不願承認愛滋病毒/愛滋病的普遍流行,並拒絕採取針對性行動。

但民間社會組織並沒有這樣自以為是,他們利用法院、媒體和公民非暴力反抗組織來爭取改變。雖然愛滋病毒治療領域仍然存在矛盾的觀點,但十年來至少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已經在某些公共設施得到應用。但2009年阿倫·莫索阿萊迪任衛生部長後所採用的方法更具有連貫性。

南非國家衛生部及私人醫療保健機構現在報告的情況已經不那麼令人絕望。三種方法共同遏止了愛滋病的蔓延:由政府及捐助機構提供的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更好地治療肺結核患者(往往也是愛滋病攜帶者/愛滋病患者);以及大力推廣愛滋病預防計劃,遏制愛滋病毒的母嬰傳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些措施控制了新增感染率(雖然愛滋病毒攜帶者總數,尤其是15-49歲的攜帶者人數仍然持續上升)。目前有近200萬人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因此年均愛滋病相關死亡人數在2005年後已經下降了約十萬人。新生兒感染曾高達每年7萬例,現在已經降低了63%,延長了數百萬愛滋病毒攜帶者/愛滋病患者的生命。

更好地整合治療計劃是另一​​個重要因素。政府已統一調配針對現有患者的早期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計劃和針對孕婦的早期監控計劃。預防肺結核,特別是對多種藥物產生耐藥性菌株的全新有效療法效果也非常顯著。

我們可以,而且必須採取新的舉措。比方說,可以通過鼓勵更多懷孕媽媽到診所進行早期檢測及產後檢查,來進一步降低新生兒感染率。

即使不慶祝迄今為止取得的進展,至少也應該表示認可。最近的成就表明,只要有政治意願和足夠的資源,就能打敗哪怕是最可怕的洪水猛獸——不僅南非應該記住這一點,非洲其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也同樣應該記住。

Tochukwu Akunyili,埃爾福特大學維利·勃蘭特公共政策學院研究生。

作者簡介_Project Syndicate

從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哈佛、耶魯等知名大學教授到聯合國官員;從中國、新興市場、歐美到中東、阿拉伯世界,全球財經大師開講,深入淺出剖析國際大事。

「大師開講」專欄文章列表

商周大調查
大調查主圖
企業可以如何引導Z世代員工,減少「裝忙」行為?
隨著美國企業要求重返辦公室,Z世代興起「裝忙」文化,以應對「出勤即生產力」的期待。
1. 重塑辦公室價值,溝通實體出勤意義
2. 建立信任、開放的溝通環境
3. 彈性的混合辦公模式
4. 提供具挑戰性的工作
5.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
6. 以上皆是
商周調查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回到辦公室上班的Z世代,開始流行「裝忙」
南非 愛滋病 南非 愛滋病
大師開講
大師開講
Project Syndicate
展開箭頭

從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哈佛、耶魯等知名大學教授到聯合國官員;從中國、新興市場、歐美到中東、阿拉伯世界,全球財經大師開講,深入淺出剖析國際大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