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重回七○年代

民國八十七年歲末,寶島上的氣候寒意逼人,而經濟面也令人不敢樂觀,尤其是股票市場在大選之後風雲變色、一跌再跌,完全不顧政府穩定股市的政策面作多。更令人驚奇的是,許多公司又回到股價面額保衛戰的情況。當然也有一些傳言中的問題公司,股價更到了個位數的窘境。台灣的股票市場,似乎又令人回想起七○年代初期,台灣經濟長期不景氣的草莽時期。

七○年代是台灣經濟的分水嶺。六○年代末期,一直到七○年代初期,台灣曾歷經經濟的不景氣時期,當時政府動不動談的是紓困,談的是產業結構調整,談的是企業轉型。而股票市場,大多數的公司股價都在三、四十元以下,更有許多公司的股價天天面臨面額保衛戰,問題公司的股價更會跌到四、五元左右。台灣的經濟前景似乎困難重重。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當時許多人造纖維公司股價都在面額以下,而老牌公司如大同等,更是天天在保衛面額:開盤九毛九、收盤十元,這種愁雲慘霧的現象,一直到民國七十三、四年以後,景氣翻紅,台灣股市也步入了由股市平原期,到股市高原期的「萬點狂潮」漲升過程,台灣經濟也揮別了那種暗淡的歲月。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