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占便宜誰衝擊大?嚇退輝達投資?一表剖析新財劃法搶錢爭議

1. 財劃法修法引發龐大爭議,使地方自治出現重大轉變,到底它修得好不好?本刊以數據來檢視,據此想像未來地方治理的新樣貌,及其優點與風險。
2. 新版財劃法,分配額是否公平?輝達來台投資案是否因此喊卡?本刊透過「各縣市分配金增幅排名」與「各縣市財政調查名次」對照,來觀看地方政府誰最占便宜,各地貧富差距是否有改善?

財劃法若正式上路,地方的財源將更為充足,但這也代表地方政府必須要肩負起更多經濟發展的責任。(攝影者.程思迪)

爭議三法鬧得沸沸揚揚,特別是《財政收支劃分法》,可能對各地的經濟發展衝擊最大。不過,撇開政黨與院際之爭,財劃法修法象徵的是台灣地方自治的一次重大轉變,至少在財政資源分配上,將更偏向聯邦制的比例。此刻我們也許該把焦點從「誰搶誰的錢」,轉移到去想像未來地方治理的新樣貌,才能知道其中利弊。

看制度:分單一制與聯邦制
新版本更傾向美國制度

此次財劃法修法的核心目標,是要把目前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比例,約為七五:二五,調整成六:四。這兩個比例,其實分別象徵「單一國家制」與「聯邦制」下財政分配的比例。

目前台灣的體制在精省後,傾向於「單一國家制」,意思是所有事物皆由中央政府決定,地方政府被賦予一部分自治權,但權力不會大過中央政府;與之相對的是像美國的聯邦制,本質上是各地自治,但分出一部分權力共同組建聯邦(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仍保有相當的的權力。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