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至山中嘗

野宴食堂

野宴食堂(來源.胡天蘭)

身為茶農子弟,阿德很小便主動幫忙整頓家務,大人們忙於炒青、揉捻、烘焙的當兒,小學五年級的他已忙不迭的把炒好的菜一一端上桌,讓家人、工人得以飽食。國中畢業後,他跟著日本料理師傅的姨丈進入台北高級餐廳,學習早期在台灣剛起步的懷石料理。

已然蒼老的雙親若能日日晨昏定省就近照顧該多好!牽掛父母的阿德,遂回到青山翠谷的老家,在離祖厝不遠處整理出一間風味樸拙的農家味食堂,於是定時向熟識鄰居買土雞,採買小農青蔬,赴崁仔頂、南方澳魚市挑選魚貨,便成為他的生活重心。

南瓜去皮、籽後川燙吹涼,以紫蘇話梅、糖、醋醃漬,成為一道爽口的前菜;每逢珠蔥產季,炒珠蔥便是青蔬的不二之選,若無珠蔥時,纖細的活力菜(又稱赤道櫻草)則口感清奇。無論是做成生魚片或是烤物,鮮魚皆以冰塊包覆後置於保鮮箱裡,待吃客選中後才進行處理,這不但是高級日本料理餐廳的做法,也是野宴食堂各式海鮮的吃法。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