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綠種子計畫」引起熱烈回響,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執行長陳邦弘以為, 只要給孩子機會升學就可幫助他改變環境,最終自立脫離困境……
這次與《商業周刊》合作「菁英綠種子計畫」,得到各界熱烈回應。在家扶基金會服務已三十五年的我,有幾個想法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記得五十年代家扶基金會剛成立的時候,一切的援助都來自美國,當時對台灣兒童的幫助多在經濟上的援助,每個月的認養金充其量是改善家庭狀況,家長對教育的態度是根本不鼓勵。在我看來,有一些男童或許還可念到國中,但女童多半國小畢業後就要到工廠工作。所以,當這個孩子長大後,他的貧窮仍持續輪迴。追根究柢來看,是升學率低(約二%)讓他們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機會,以至於生活沒有改善,無法完全脫離貧戶的背景。
對教育不重視的情況到了七十年代台灣經濟好轉,漸漸有了改變,多數家長都願意讓孩子去念書。但還有一群孩子無法得到良好教育的機會,這是社會變遷衍生的問題,像單親家庭目前就占家扶基金會八○%的工作量(其他二○%為父親入獄、惡意遺棄、長期疾病及父母雙亡),來自這些家庭的孩子不是不能讀而是缺乏機會,當然還有一群小孩雖沒有優秀的成績但需要幫助。對於前者,只要我們給他機會升學就可幫助他改變環境,最終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