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漁會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廣大的農民為什麼大多反對這一波基層金融改革?民進黨政府這一刀動錯地方了嗎?

■徐嘉鴻出身農家,親身體會農會信用部對農家生活改善的重要。 (攝影者.卜華志 )
十一年前,徐嘉鴻是中國嘉通派駐中正國際機場負責開發倉儲作業管理系統的軟體工程師。那年他二十九歲,年輕有活力,在資訊業界潛力無窮,但他卻意外的轉換了人生跑道。農會是徐嘉鴻的新選擇。
一轉眼間,當年的年輕小夥子已入不惑之年,徐嘉鴻卻沒有一天後悔回鄉。他先擔任桃園縣各級農會資訊共同處理場主任,八十六年時開始規畫全國「農產品網路商城」,目前共有七十八項生鮮農產品在網路上販售。他並在八十八年時推動成立「財團法人農漁會聯合資訊中心」,自己並擔任執行長(CEO)一職。
徐嘉鴻花了多年苦心,要把桃園地區一盤散沙式的農會信用部升級為「金資中心」,並把全國農漁會產銷班打造為「網路生鮮超市」,面對這一波民進黨政府的基層農漁會改革,身為農家子弟的他,又是怎麼看待農漁會的價值呢?以下是他的口述精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