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月狠狠賣超,短期難回頭

外資是減碼還是撤退?

悄悄地,外資在台的資金水位不增反減,而留在台灣的資金,對選股也不再獨鍾電子;股息豐厚、本業穩定成長的傳統產業公司,最近成為外資拜訪的對象。

八月二十一日下午,月涵投顧公司總經理谷月涵的辦公室電話響起,他接起電話,一個外資圈的朋友問他有關美國債券行情的問題。沒多久,另一通電話響起,另一個外資圈的朋友跟他談如何買進歐洲債券基金,確保固定收益。

谷月涵說,外資圈的朋友最近很少談如何操作台灣股票,保本成為外資的熱門話題。台灣的電子產業跟美國景氣的連動性太高,美國景氣的能見度很低,未來半年看不到成長的訊號。影響所及,最近外資對台灣股市相當冷感,這種情形可能要持續一段時間,短期內外資不太可能匯入大量資金。

台灣從民國八十年起開放外國專業投資機構〈QFII〉直接投資台灣股票。八十七年到九十年是外資匯入的高峰期,平均每年匯入七十五億美元,民國九十年底全體外資的累計匯入淨額是四百一十三億美元。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