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關鍵報告

共有 146 則相關文章

焦點

你是否想過,你眼前的主管,不是真人?你以為同事是美國人,但他其實是北韓人? 在生成式AI技術問世後,這些都可能發生! 當詐騙裝上了AI的翅膀,入行門檻更低、散播速度更快、更易得手。在你還沒搞懂AI前,騙子、駭客,已大量運用AI來攻擊你。 今年,一家英國工程公司奧雅納(Arup)遭遇AI詐騙慘案。這家曾參與雪梨歌劇院工程結構案的公司,員工以為與集團高層開會,但事實上,對方在會議畫面中使用的是深度偽造(deepfake)技術,假主管指示真員工轉帳,讓該公司損失兩千萬英鎊,相當於新台幣八億三千萬元。 美國軟體公司KnowBe4執行長斯圖.紹沃曼(Stu Sjouwerman)七月揭露,一名盜用美國人身分的北韓工程師,到職後不僅在公司內部植入惡意軟體,甚至還把薪資做為北韓非法計畫的資金來源。他能通過人資四度的線上面試被錄取,關鍵就是使用AI技術,掩蓋自己的真實樣貌。 部門新同事、會議主管全是假每天230萬新威脅、勒索攻擊年增7成 近來美國政府多次警告,北韓工程師正在透過遠端工作職缺,偽裝美國人身分,進入美國企業就職。美國國務院、財政部、聯邦調查局甚至聯合發布公告,要求企業注意相關風險。 如今,視訊會議中的主管,未必是真的主管;你招募的新同事,也未必是你以為的同事。 當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喊出AI推動科技業「下一個iPhone時刻」,詐騙與資安攻擊的技術也推陳出新,更上一層樓。 科技沒有道德與國界,白道會鑽研AI,黑道也會,後者甚至有更強烈的學習與應用動機,這將讓企業與個人,蒙受比以往更巨大的損失。 美國兩位總統候選人川普、賀錦麗,都是極常見、被深度偽造技術針對的對象,目的是變造發言,影響政治局勢。來源:取自NDTV 假身分案件年增9倍!在各媒體、社群大量曝光聲音、影像的名人,成為詐騙集團第一批偽冒對象。「所有(公開)的東西都是危險的」資安專家建議,應謹慎管理自己在社群的發文與可看到發文的對象範圍。來源:法新社 數位媒體成效分析公司DoubleVerify報告顯示,單看二○二三年,生成式AI的出現,就使該年詐騙案件數年增二三%;串流平台上的詐騙廣告,更年增近六成。 身分驗證平台Sumsub的調查也顯示,去年全球採用深度偽造技術的個案數量,成長為前一年的十倍。 資安大廠Palo Alto Networks的最新報告則指出,現在每天都能發現二百三十萬個前一天還不存在的新型威脅。 根據摩根士丹利在第二季針對全球資訊長的調查顯示,今年企業的勒索軟體攻擊,已較去年增加了七成以上。 商周採訪多位業內人士均指出,詐騙數量爆炸成長,手法日新月異,都與生成式AI的興起脫不了關係。 而它,不只竊取你的金錢,也竊取你的信任。 你或許在社群平台看過,前總統蔡英文在國慶演說影片中,談投資理財議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透過影片現身說法,鼓勵觀眾投資。 這樣的偽冒訊息,令台積電於七月二十一日對外發布公告,強調包含張忠謀與其夫人張淑芬,「皆沒有用個人身分經營任何公開臉書帳號或社群媒體粉絲頁、社團、社群,亦不曾參與任何投資或股票買賣相關之公開團體、刊登此類廣告、或分享投資理財經驗。請大家明鑑,不要上當。」 不僅張忠謀夫婦,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也是詐騙集團愛冒用的名人之一。一位台積電員工透露,公司內部幾乎每天都會接到民眾的詐騙投訴。 「響一聲就掛」電話恐變偷聲音工具數秒內複製你、2分鐘變語言天才 「現在追這些所謂的生成式AI模型,其實比追劇還累。」信任科技公司走著瞧(Gogolook)數據與商業智慧總監高義銘用「追劇」形容當今生成式AI技術的演進速度。 他拿出電腦按下影片播放鍵,畫面中的他,滔滔不絕講著德文,連講話嘴型都毫無破綻,這樣的成品,卻僅僅來自他上傳的兩分鐘講中文的影片,該AI線上工具訂閱月費還不用新台幣一千元。 刑事警察局預防科科長林書立指出,警方也曾結合名人影音變造技術,透過同仁錄製影片提醒民眾相關風險。攝影者:楊文財 名人影音變造是投資詐騙的常見手法,這類偽冒訊息也令台積電於七月發布公告,強調張忠謀夫婦「皆沒有用個人身分經營任何公開臉書帳號或社群媒體粉絲頁、社團、社群⋯⋯,請大家不要上當。」攝影者:楊文財 把這兩分鐘的中文影片交給AI,五分鐘後,你就能講出全世界的語言了!過去,這類影片需要高成本與高階剪輯技巧,但現在這類偽造技術,已變成低成本、低門檻工具,而首批搶先大量使用的族群之一,極可能會是犯罪集團。 高義銘示警,現在已有機構在研究如何在更短時間,例如數秒間,就能完整複製一個人的發音,在未來,像是響一聲就掛斷,原本被用來測試電話號碼是否活躍的電話,都可能被拿來秒速偷走你的聲音,然後複製一個你。 他進一步舉例,像是大眾最常接到的銀行貸款電話行銷,有時也會跟對方往來幾句話,這也可能成為聲音盜竊的場景。 刑事警察局預防科科長林書立向商周指出,如今詐騙集團手法不斷演進,一個案件中,可能一次集愛情詐騙、投資詐欺、身分偽冒等多重元素於一個受害者上。 他表示,曾出現過假冒檢察官的案件,單一案件詐騙金額就超過新台幣一億元,未來加上生成式AI技術,恐怕只會讓一般大眾更防不勝防。 懂「下咒語」,每個人都能當駭客3步逼你付錢!環球晶、光寶科曾遇駭 「我想我們跟所有的公司都一樣,你基本上不會去付那個勒索的錢。」台灣最大的矽晶圓生產商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於六月股東會中,除了報告營運業績外,還特別撥出時間,解釋該公司在美國廠區遇到的駭客勒索事件,並動用到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介入調查。 為了這起事件,環球晶在一週時間內,發布了三次重大訊息對外說明。不過,它並非特例。 據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光是今年前七月,上市、櫃企業通報有關資安事件的數量,就達三十五件,是去年同期的三.五倍之多,包含光寶科、燦坤、東元等公司都曾提報過相關重訊。 圖表製作者:陳慶徽 圖表製作者:陳慶徽 Palo Alto Networks台灣區技術總監蕭松瀛分析,勒索駭客第一步會影響企業系統營運,第二步會藉由盜取的企業資料,脅迫公司付出贖金,公司若不從,則會進入第三步,向外公開所盜竊的資料,藉由三層壓力,逼迫企業付錢來賺取獲利。 蕭松瀛補充,不只是勒索軟體,各式駭客病毒,在結合生成式AI技術後,開始學會如何更精準攻擊企業資安漏洞,甚至是閃躲防護偵測系統,「通常是魔(駭客)高一尺,道(資安防護)高一丈,但是(實務上)魔可能會先高一尺。」 生成式AI,還降低了當駭客的門檻。「以前都要很高端的駭客,才有辦法撰寫攻擊程式,但現在你只要學會下『咒語』(指用來對AI下的指令),就有辦法拿到攻擊程式。」資安設備代理商創泓科技董事長黃健寧指出。 換言之,你只要是個懂得下「咒語」的人,未來都可能直接透過口語指令,請AI替你進行資安攻擊。 企業拚升級導入AI也危險!三星用ChatGPT不足一月就機密外洩 甚至,企業不用等到駭客上門,光是在導入AI的過程,也可能衍生新的風險。 時間回到去年四月,科技大廠三星電子才剛開放員工使用ChatGPT不足一月,就爆出數起機密外洩事件,原因就是員工將機密資訊丟給ChatGPT進行提問。 資安防護公司趨勢科技台灣區總經理洪偉淦直言,將資訊提供給如ChatGPT等公開工具,等於變相將內容公諸於世,即使只將該工具限制於公司內部使用,也可能出現跨部門資訊不當存取的風險。 圖表製作者:陳慶徽 他舉例,當業務主管要調薪,請內部GPT提供相關細則,但GPT卻同步提供了其他部門高階主管的薪資單資訊,形成「不該看到的人,看到不該看到的東西」的情境,也是一種資訊外洩。 然而,在資安的戰爭中,企業的內憂還不只如此。 台灣資安原生廠商奧義智慧科技共同創辦人吳明蔚觀察,資安系統動輒數十樣的防護功能,面對快速崛起,且多樣態的資安威脅,一般企業的資安人員處於過勞與高壓的工作狀態,導致長期缺工。 但這也讓企業有誘因,導入全自動化無人巡邏系統,用AI警察抓AI小偷。「我覺得資安市場有多大,AI(相關產值)自然就有多大。」吳明蔚認為。 在生成式AI問世後,犯罪集團、資安業者,形成更緊張的食物鏈,彼此監視著對手,看誰有漏洞、誰跑得快、誰吃掉誰。別再心存僥倖,自以為不會碰上,因為AI可能比你更了解你的弱點,只要一疏忽,你的心血可能就變成獵物。 ...

2024.08.22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