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第一名

共有 3006 則相關文章

國際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與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於3月21日發表最新研究,分析日本人過去30年的健康狀況。結果顯示,2015年至2021年間,日本人的主要死因為失智症。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腦中風與肺癌導致的死亡數減少,使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延長5.8年。然而,健康餘命(編按:指能獨立生活的年齡)雖有所提升,但與平均壽命的差距卻進一步擴大。 圖表製作者:日本經濟新聞社 此研究為國際健康評估計畫「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的一部分。日本政府機構(如厚生勞動省)通常以死亡報告為基準進行統計,而歐美國家則普遍將失智症等長期惡化的疾病視為主要死因。GBD則結合多種統計資料,並將死因細分,例如癌症依發生部位分為140種,以進行分析。 日本失智症死亡率全球最高 研究結果顯示,截至2021年,日本人的首要死因為「阿茲海默症及其他失智症」。1990年,失智症仍僅排名第六,但隨著醫療進步與健康意識提升,以往排名較前的腦中風與缺血性心臟病大幅減少,使失智症自2015年起成為日本首位死因。 2021年,日本每10萬人中約135人死於失智症,高於義大利(約108人)與美國(約60人),為全球最高。 圖表製作者:日本經濟新聞社 厚生勞動省的人口動態統計顯示,除了誤吸性肺炎與肺炎外,自然老化為主要死因之一,而失智症往往是促成這些病症的關鍵因素。失智症患者常伴隨吞嚥困難與運動機能退化,增加罹患誤吸性肺炎、腦血管疾病及老化相關病症的風險。 日本人不健康餘命時間增加 圖表製作者:日本經濟新聞社 研究發現,截至2021年,日本人的平均壽命達85.2歲,相較於1990年延長5.8歲,主要受益於腦中風、缺血性心臟病與癌症等死亡率的下降。此外,健康餘命亦從69.5歲增加至73.8歲。然而,健康餘命與平均壽命的差距從9.9年擴大至11.3年,顯示民眾從健康狀況衰退到去世的時間更長。 圖表製作者:日本經濟新聞社 厚生勞動省研究團隊預測,到2050年,日本失智症患者數恐增至586萬人,且高齡獨居者將持續增加。學界認為缺乏社會連結是導致失智症的風險因素之一。負責GBD日本項目的慶應義塾大學特聘教授野村周平強調:「未來,社會應建立完善的長者支援與健康管理體系,以預防並照護失智症患者,這將至關重要。」 研究同時分析了導致疾病的風險因素,發現近年來高血糖與肥胖指數上升,與失智症發病風險相關,這可能與工作模式變遷及飲食習慣多樣化有關。野村周平表示:「從個人層面來看,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也有助於降低失智症風險。」 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公共衛生》。 (本文轉載自日經中文網,不代表本社立場) 更多日經中文閱讀:日本人平均壽命3年來首增,女性排世界第一日本到2030年「每7個人中就有1人患癡呆症」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5.03.25

焦點

財經雜誌「富比世」(Forbes)7日公布2024年「最富裕國家」排行,前10名中歐洲占了5國,亞洲則有4個國家和地區進榜,台灣位居第14,超越香港、中國、日本、韓國。 富比世是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估算的各國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再依各國物價,計算出經購買力平價(PPP)調整後的人均GDP,以此決定全球最富裕國家排行,排行結果出乎意料。 富比世公開2024全球最富裕國家來源:取自 forbesindia.com 在歐洲,全球最富裕國家榜單高居首位的盧森堡人均GDP高達14萬3740美元(約新台幣463萬元),第3名愛爾蘭則是13萬3900美元(約新台幣431萬元),第7名瑞士9萬1930美元(約新台幣296萬元),第8名聖馬利諾共和國(San Marino)為8萬6990美元(約新台幣280萬元),第10名挪威8萬2830美元(約新台幣266萬元)。 進榜的亞洲4國家或地區依序是第2名的澳門,人均GDP高達13萬4140美元(約新台幣432萬元)、第4名的新加坡13萬3740美元(約新台幣431萬元)、第5名卡達11萬2280美元(約新台幣362萬元),以及第6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9萬6850美元(約新台幣312萬元)。 北美地區只有美國擠進前10名,並以8萬5370美元(約新台幣275萬元)的人均GDP排名第9。 台灣以7萬6860美元(約新台幣248萬元)排名全球第14,落後第13名的汶萊(7萬7530美元),優於以7萬5130美元位居第15名的香港。 富比世公開2024全球最富裕國家,台灣位居第十四名。來源:取自 forbesindia.com 另據2024年的排名,非洲東北部內陸國家南蘇丹人均GDP僅為455.16美元(約新台幣1萬4658元),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 責任編輯:陳柏燕 ...

2024.10.09

國際

電通調查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的「2024日本品牌調查」顯示,希望再次前去旅遊的國家和地區中,日本排在首位,與第二名新加坡相差約20個百分點。 很多外國遊客非常關注「大眾化的和食餐廳」(41.4%),希望體驗日本的日常生活。歷史性的日元貶值,也成為外國遊客考慮去日本旅遊的因素。 在大阪道頓堀留影的外國遊客。來源:日經中文網 電通1月19日~3月26日對15個國家和地區的7460名20~59歲男女進行了網路調查。他們向有海外旅行經驗的人調查了還想再去的國家和地區,結果日本占34.6%,排名第一。其後是新加坡(14.7%)、美國(13.0%)和南韓(10.5%)。 想以旅遊為目的再次前往的國家會地區。來源:日經中文網 去日本旅遊的契機主要是「因為上次去日本很開心,還想再去」,佔50%。還有人表示「因為喜歡日本產品而想去日本」(44.0%)或者「在本國吃過日本料理後想去日本」(36.8%)。 想以旅遊為目的再次前往的國家會地區。來源:日經中文網 歷史性的日元貶值也起到推動作用。回答「覺得應該趁著日元持續貶值的時候去一趟」的達到了34.9%。尤其在中國及南韓等東亞地區,這一比例高達44.1%,成為強大的訪日動機。 想要在日本花錢體驗或使用的項目中,「大眾化的和食餐廳」排在首位,比「高檔和食餐廳」(36.3%)高出5.1個百分點。 日本的傳統文化和溫泉體驗也很受歡迎,與此同時,「購買日本產日用品」(35.3%)、「日本特有的便利店食品」(34.5%)、「日本產零食」(31.6%)等也進入前十名。受訪者對更接近日本人日常生活的體驗表現出濃厚興趣。 希望在日本花錢體驗和使用的項目。來源:日經中文網 回國後還想吃的日本料理中,回答「拉麵」(26.5%)的最多,其後是「刺身」(19.4%)、「天婦羅」(19.0%)和「烏龍麵」(17.4%)。 從日本回國後還想吃的「和食」。來源:日經中文網 按不同地區來看,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首選是拉麵,而在歐洲、美國、澳大利亞和中東地區,日式炸雞排名第一。 負責調查的電通日本品牌項目小組的李春志指出,「許多人之所以想再去日本,是因為在新冠疫情之前在日本有過愉快的體驗。如何保持這種體驗將成為今後的重要課題」。 (本文轉載自日經中文網,不代表本社立場) 更多日經中文:估算:2024年訪日遊客人數和消費額創新高日本各地為吸引遊客爭相打「拉麵牌」 責任編輯:倪旻勤 ...

2024.07.26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