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別教孩子跟AI比智力 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物種都列出來,AI就像是個新物種,從沒出現過。再過三、五年,當大型語言模型爬盡網路上的所有知識、圖片時,人類是無法在智力與記憶上面贏過AI的。 以前做為老師,責任就是傳道、授業、解惑,但「傳道」這件事,未來可能會被大型語言模型的各種內容應用取代,它可以做到更個人化的知識傳遞,突然之間,因材施教這件事,可以透過AI協助完成了。 當這個世界已經存在這個物種,我們的下一代該學習什麼?如果我們不改變教學方式,將來學生或許會無法適應新的AI時代。 事實上,人類不需要去跟AI比知識與智力,人類的強項是擁有自我意識(consciousness),能夠發自內心的感受到別人的需求。 在二○二四年,我開始與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的老師們,以及UWC世界聯合學院日本分校合作,透過工作坊教學生以AI設計思維(AI Design Thinking)為核心來進行產品創意與媒體傳達,同時利用多樣AI工具在極短的時間內,創作出各種令人驚豔的產品設計與內容創意。 過程中我們發現,比起學習會不斷更迭的技術與工具,更重要的是訓練學生的「同理心」、「想像力」與「說故事的能力」。 同樣是請AI畫出融合貓與公車的作品,它永遠都不會長得像宮崎駿的龍貓公車一樣令人驚豔與討喜,因為它沒有宮崎駿的想像力,畢竟要先同理人的內心渴望與情感需求,才能設計出有共鳴的作品。 有孩子用AI寫文章描述福島核災,但是敘事主角是住在海中的魚;有孩子可以用AI為品牌拍出三十秒的廣告做宣傳,孩子做完成品還可以去跟同學炫耀。 無意間,他們不只學到如何利用AI讓自己的想像力成為具體的創意內容和創新應用,更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設計思維的概念與執行。甚至,孩子們反思後會發現,哇,如果我都能做出這些東西,那未來我看到的東西都有可能是假的!具備內容真偽判斷能力,也是AI時代下的生存技能。 就如同在現代,若有人不會打字、不會用Google,他可能就像是這時代下的文盲。在AI時代,不會使用AI,也可能成為AI文盲。 台灣做為科技島,我們是造浪者,但當浪打來的時候,我們也要教會孩子成為衝浪者,讓這些AI工具成為衝浪板,下一代的教育者,需要教學生如何站在AI浪潮上衝浪前行。 ... 2025.02.20
減碳ESG 兒童節去哪玩?他們把濕地變成生態樂園,教孩子「摸魚」兼護溪 帶小孩逛遊樂園、逛百貨公司,是許多人的週末休閒首選,但你逛過生態樂園嗎?在離雙北不遠的北海岸也有座「北海生態樂園」,一次能欣賞山、河、海等豐富的自然景觀,隨四季更迭有不同美景,好玩又對環境友善,這座「生態樂園」就在石門! 世界級茶香失散後 竟形成生態保育級濕地 農場主人為後代留下珍貴山林 一想到石門,許多人想到的可能是桃園「石門水庫」,其實,新北也有一個石門區!在熟悉環境議題的島內散步領路人簡介下,隨著湛藍海岸轉入位在石門山區生態農場,對這個鮮少到訪的地區才有初步認識。 隨著湛藍海岸轉入位在石門山區生態農場,經由島內散步領路人的簡介,我們才認識新北石門的前世今生。來源:島內散步提供 散步間,佇立的告示牌更吐露了它的身世,原來,石門在茶金年代,曾是台灣最早的茶葉產區。日據時期,石門生產的「阿里磅紅茶」深受日本天皇喜愛,更是外銷世界的茗品。但隨著外銷市場沒落、人口外移,當地茶園於1970年代紛紛廢耕,遺留在當地的水圳及池塘在近半世紀自然演替,形成滋養生態的內陸淡水濕地。 然而,這些濕地正逐漸轉作商業開發,面臨外來種入侵、環境污染等憂患,快速淪為「失地」。好在一群關注生態保育的青年,於在地開啟守護溪流、濕地的行動;更有二代茶農返鄉復興阿里磅茶業,讓這座擁有好山、好水、好茶的北海「生態樂園」得以永續留存,阿里磅生態農場就是其一。 20多年前,阿里磅農場主人王德昌,就像許多父母一樣,想要把珍貴的資源留給後代,但他留的不是精華地段房地產,而是本於疼惜土地之心,號召60組夥伴集資買下北海岸的土地,為後人留下一片自然未開發的原始山林,也讓濕地被保留下來。 為了拉近人們與土地的距離,讓更多人認識台灣土地的故事與生態平衡議題,島內散步規劃「環境議聞|新北必遊!北海生態樂園」,邀請旅人循著清淨水源、茶香,走進生態農場、北海岸的山間小溪與海灣,來一場人與土地的共好療癒之旅。 順著溪水,探索水中生態 「熟溪」達人帶路 保障親子安全 進入阿里磅生態農場,嚮導阿翔首先帶大家前往鄰近的阿里磅溪。通往溪畔的吊橋,彷彿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隧道,一邊是又曬又熱、荒蕪的水泥產業道路;另一側則是陰涼舒爽、綠意盎然的溪邊小徑。 初來乍到的旅人們難免不「熟溪」,對水域充滿新奇與未知,阿翔透過前導說明建構安全體驗溪流的知識:「一條溪有許多不同地形,......,涉水行走時要往低窪處踩穩,避免長滿藻類的溪石上。」相比自行探險,有熟悉在地水文的達人帶路下,旅人們更能安心親近水域,並在深度導覽中認識在地豐富生態。 潺潺水聲漸近、足底神經被質地不均的路面刺激著,茂密的小徑植披撫觸著身體、濕潤清新的空氣與芬多精直通腦門,一路上大自然賜予的豐富體驗,無一不觸動旅人的五感,彷彿一場淨身儀式,讓人回歸純粹,從庸碌的日常生活逐漸回神。 炙熱陽光被樹林過濾成柔美光影,清澈見底的溪水讓人心曠神怡。「存在感」太重的人們反而得留意喧賓奪主,一旦驚擾到水裡生物,牠們可是不會輕易現身的。熟悉在地生態的阿翔拾起一顆石頭,引導我們會一會溪流嬌客。這些溪石就像海裡的珊瑚礁,既是水中生物的家園,更是享用藻類的樂園,大小不一的縫隙更是小動物的藏身之處。 享受天然頂級SPA 與水生動物的一期一會 ... 2024.04.04
焦點 以營養教育創造社會永續 佳格聚眾共創狀態很好的偏鄉 營養教育箱裡有七種佳格的產品,內含兒童一個月所需的四大營養素,還有一個營養知識墊板,上面的營養知識詳盡且易懂,還有簡易的食譜教孩子如何在家料理... 2024.08.23
職場 教孩子辨識哪個錢幣面額大⋯他的一句話,教會我什麼叫知足 佛教主張小欲(少欲)、知足。「小欲」是指不過度追求自己所沒有的東西;「知足」則是滿足於已經擁有的東西。 欲望一旦獲得滿足,一定會產生下一個欲望,而想要更多。因此,釋迦牟尼說:「不要過度擴張欲望,要懂得滿足,克制欲望。」 欲望,是現狀沒能獲得滿足的心情體現;若能對於已經得到的感到滿足,想要更多的欲望就會縮減。 過著質樸生活、人稱「世界最窮總統」的南美烏拉圭前總統荷西.穆西卡(José Mujica),將大部分薪水捐了出來。這位前總統在聽到自己被稱為「世界最窮總統」時表示:「我認為,『窮人』是指擁有無盡欲望、不管擁有多少東西都無法滿足的人。但我過著只要有少量物品就滿足的生活,我很質樸,但並不窮。」(《朝日線上新聞》,2016年3月31日) 倘若藉由購物來滿足物質需求,內心卻很貧乏,那可就本末倒置了。擁有前述想法的穆西卡前總統,正是「小欲、知足」的實踐者。 10日圓硬幣價值比100日圓、500日圓都高? 過去我從某位出家人口中聽聞的教誨,正好展現出「小欲、知足」的本質。 一位有智能障礙的孩子被送到某機構,該機構的老師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在社會上生活,因此教他「花錢的方法」。下課後,老師擺出1日圓、5日圓、10日圓、50日圓、100日圓、500日圓的硬幣,問孩子:「這些錢之中,哪個價值最高?」 結果,孩子指的不是500日圓、也不是100日圓,而是「10日圓」硬幣。不管老師問幾遍,他都是選10日圓。「為什麼要選10日圓?」老師後來才注意到原因。 這個孩子,每週有一次可以使用公用電話打電話給母親的機會。機構裡的公用電話是舊式的轉盤電話,只能投入10日圓硬幣,孩子若要與母親通話,需要的不是500日圓、也不是100日圓硬幣。 老師問:「你選10日圓,是因為能夠與母親說話嗎?」 孩子回以微笑說:「是的。」 貨幣的客觀價值,與這孩子的主觀價值並不對等。客觀比較數字時,100日圓、500日圓硬幣,很明顯遠比10日圓硬幣更有價值,但是對孩子來說,更重要的是「與母親說話的時光」,而為了擁有這段時間,他需要的是能夠投入公用電話的硬幣。他只要有10日圓,就滿足了。 金錢不過是取得「真正重要東西」的工具。 想要實現「小欲、知足」,第一步要反省自己的生活,找出對自己來說「真正必要」、「真正重要」的東西。接著,再進一步思考:「真正必要、真正重要的東西,要花多少錢才能得到?」 等你明白「擁有多少錢能感到知足」,就不會只從金錢上尋求安定,或拚命的追逐財富了。 *本文摘自悅知文化《你可以活得不辛苦:安頓身心,讓人生更喜悅的50個禪智慧》 {DS_BOX_36856}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