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Z世代逆襲慣老闆!公開面談影片「大聲離職」 疫情期間流行的「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指的是為保住飯碗,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 如今,這群上班族不再沉默!取而代之的是「大聲離職」(Loud quitting),離職時把自己的不滿全盤托出。 從疫情前就在科技業工作的Z世代網紅佳琪(Gabrielle Judge)曾擔任顧問、客戶成功經理。她告訴BBC,每週工作至少50小時,「既不正常也不永續」,決定在去年3月離職,投入影片拍攝。 離職一年後,她在TikTok公布離職前的視訊面談影片,上線不到一個月,就累積150萬次觀看。 佳琪在片中向人資反映,公司政策希望她能主動撥打電話給客戶,並不適合她,但對方只是回應「績效矩陣」、「如何與公司目標保持一致」等話題。 於是鏡頭一轉,她告訴觀眾,「我開始感到緊張,因為我意識到自己真的得離職了。」 近兩成員工正遠離工作 「員工感覺到社會契約已經被打破,」美國外送平台DoorDash前人資主管喬奇(Nolan Church)表示。尤其全球科技業從2023年初迄今,已裁員逾30萬人,加劇員工的不信任。 職場匿名論壇Glassdoor、Blind等崛起,讓員工可以在上頭盡情討論薪資和工作環境,加上全遠距的「懶人工作」成為離職的後盾,也造就了大聲離職潮。 蓋洛普(Gallup)曾在去年中針對全球12萬員工進行調查,發現有18%處於大聲離職,或至少積極遠離工作,其中又以女性、Z世代為主。《金融時報》認為,這反映Z世代對當前經濟危機、朝九晚五制的懷疑。 相對於上個世代重視與企業保持長期關係,也較尊重階層結構;但Z世代公開離職影片,甚至不怕雇主會提起法律訴訟。 《富比世》認為,企業必須重視大聲離職帶來的負面影響。當員工表現良好時,企業應該在公開場合表達感謝;反之,當員工「有毒」,損害士氣和生產力,也必須積極做出處置。 ... 2024.03.28
管理 獎金沒了、還要員工「共體時艱」 它狂踩地雷怎反讓離職率大降 如同許多企業一樣,台灣科思創去年3月的官方新聞也這樣寫道:「共克時艱,應對多重挑戰」,令人產生反感:又是一個慣老闆... 2024.03.21
職場 覺得加薪速度太慢?資深職場人分享3個心法「跳級加薪」 有時候年輕人聽到我們老人家說「如果希望薪資待遇好,還是要靠在工作上多拼一點」,都會覺得「老人又在講幹話了」、「真是慣老闆... 2024.11.15
生活 歐巴馬2022年最愛的17部電影:《捍衛戰士》、《媽的多重宇宙》都上榜 《我不是慣老闆》(The Good Boss) 金獎導演阿拉諾(Fernando Leó nde... 20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