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大咖

共有 851 則相關文章

焦點

二○二五年,你該選擇保守還是冒險? 這一年,全球充滿未知與變數,川普回歸,AI爆發,世界局勢將更難以掌握,個人和企業,都面臨挑戰。 但我們遍訪各產業關鍵人物,他們普遍相信,冒險是對抗變數的最好方式。 選擇冒險,但不是魯莽,而是精準評估風險後,勇敢邁出關鍵一步。只有及時行動,快速調整,才能抓住未來的機遇。這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也需要連結、融合眾人力量,去戰勝變局。 我們在這次年度展望專題封面故事,採訪台灣超過十位關鍵人物,橫跨金融、電商、觀光到演唱會等各產業;匯集從柳井正到黃仁勳,頂尖國際領導人的前瞻觀點,剖析二○二五年國內外的三十大關鍵字,以及他們的應對策略。 這些關鍵字,不僅是對未來的洞察,更是面對不確定時代的實戰經驗。我們期待,這些分享能為各位讀者帶來新的啟發。 而且,在變化莫測的一年裡,能以精準的冒險,創造出更大的機會。 (文●馬自明) 經濟關鍵字:#低成長 #低利率 #低穩定 #失衡投資關鍵字:#AI革命 #第三支柱自投房市關鍵字:#房價微調整 #房市軟著陸台灣KOL關鍵字(上):#AI代理人AI趨勢大師簡立峰#工作流變革台灣最頂尖商業顧問徐瑞廷#AI治理市值逾4千億元金控領導人黃男州#韌性治國觀光飯店股王掌門人潘思亮#正面意義全球市值前三大企業人資專家吳子佳台灣KOL關鍵字(下):#AI賦能台灣電信三雄唯一女總座井琪#虛實融合台灣電商教父何英圻#全球接單全球工業電腦龍頭推手何春盛#連結共好全球前三大伺服器機殼女王陳美琪#多元進化台灣最會辦演唱會的人周佑洋國際企業領袖關鍵字:#存在感優衣庫創辦人柳井正#自主管理亞馬遜執行長賈西#生產力悖論微軟執行長納德拉#參與度網飛聯合執行長彼得斯#重新發明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造福客戶蘋果執行長庫克產業關鍵字:#道德時尚服飾業#規則叛逆餐飲業#核電復興能源業#軟體定義汽車汽車業#超個人化金融業#平替文化零售業 ...

2024.12.05

財經

目前的世界局勢處於動盪不安之中,但隨著時間推移,無論從資本市場、債券市場,乃至外匯匯率的波動表現,都能窺見資金已經開始移動,持續湧向被認為較為穩定的金融商品。這種資金的進出與轉移,已造成各市場劇烈波動,也出現許多罕見的價格變化。 那該怎麼看待後市發展? 我認為美國有可能步入停滯性通膨階段。雖然目前尚未出現明顯的衰退跡象,但接下來數個月的經濟數據,將會進一步印證景氣走弱、物價因關稅上升、消費力道減弱及失業率攀升等情況。企業短期營運雖可能看似衝高,但中期展望並不樂觀。即便是聯準會(FED)也陷入兩難局面。 無論是高資產族群或一般民眾,大多都會採取更保守的應對策略。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黃金需求持續創高、美元指數下滑、美債失寵。當前的投資組合必須迅速調整,不能慢慢來。 5大投資應對策略 1.黃金應列為標配資產 當美元失去信譽,雖然可以轉向其他貨幣(如歐元、日圓、法郎、澳幣),但真正能在亂世中站穩腳步的,黃金還是首選。可考慮配置實體黃金、黃金存摺、黃金ETF、金塊、金條或黃金基金。 2.增加防禦型標的比例 配置穩定配息、與景氣敏感度低的生活必需類股,或是高配息ETF,才是景氣不明時的安穩選擇。 3.科技股只選大型企業 採取「精兵戰術」,集中投資於財務健全、具代表性的幾檔大型科技股,避免持有規模過小、體質不穩的公司,因為它們可能經不起市場的風浪。 4.預期5月起將出現反彈 應趁反彈時調節與調整持股結構,增持現金部位或流動性強的商品,以備不時之需。 5.面對可能的經濟衰退,必須量入為出 不僅要認真經營本業,也可考慮發展副業或兼差,開源與節流並進。避免過度消費,留下資源才能度過難關。培養興趣、發展第二專長,也將是未來的關鍵。 即使尚未完全步入熊市,牛市也已遠離,因此應調降預期投報率,並保持策略上的彈性。 我近期原打算購入新車,跟銷售人員聊天時,他分享買氣明顯降溫,庫存壓力大、議價空間變高了——這些都在提醒我們「是時候準備過緊日子了」。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5.04.22

財經

「矽谷」是美國的創新代名詞,一直以來也被視為是自由主義信仰的堡壘。 在二○一六年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總統後,許多人表達了自己的絕望。包含OpenAI的聯合創始人奧特曼(Sam Altman)在X上寫道:「這感覺就像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事情。」Uber投資人、風險投資家皮什瓦爾(Shervin Pishevar)直言:「恐怖、恐怖。」並曾呼籲加州脫離美國。 但八年後,矽谷的風向變了。現在,有影響力的資本和權力集團,正在支持川普與其副總統候選人、前風險投資家范斯(JD Vance)贏得白宮。 過去幾週中,大批傑出的科技人士紛紛宣布支持川普,自七月十三日他遭暗殺未遂事件以來,此種態勢更為迅猛。槍擊事件發生後三十分鐘,馬斯克(Elon Musk)在X上表示:「我完全支持川普總統,並希望他能盡快康復。」 網路先驅安德里森(Marc Andreessen)和霍洛維茨(Ben Horowitz)也表示支持川普團隊,他們的風險投資公司控制著三百五十億美元。PayPal和領英(LinkedIn)的前高管拉布伊斯(Keith Rabois)在二○一六年稱川普為「反社會者」,現在承諾為其競選捐贈一百萬美元。 圖表製作者:王貞懿 轉變有限,八成捐款仍入民主黨 然而,在這個仍是民主黨大本營的產業與地區,上述轉變並不普遍。據非營利組織Open Secrets統計,迄今為止,儘管與上屆總統大選的九○%相比有所下滑,但仍有約八成的網路公司捐款流向了民主黨。 在舊金山,二○一六年只有九%的人投票給川普,二○二○年上升到一三%。 矽谷的川普支持者們認為,他將減輕自己的稅負和提升商業利潤,該群體中的許多人,迫切希望避免拜登開徵的二五%富人稅。 近年來,監管機構嚴格限制科技公司,使購併受阻,風險投資機構也難以從初創投資中獲利。 過去十八個月裡,AI的快速發展讓科技公司更感迫切。替「美股七雄」中的多家公司提供諮詢的富而德律師事務所(Freshfields),全球科技業務的聯席主管費爾德曼(Boris Feldman)表示,科技公司執行長擔心,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主席莉娜汗(Lina Khan)對大型科技公司過度敵對的態度,將阻礙AI發展,讓美國在與非西方國家的競爭中處於劣勢。 川質疑AI監管、自居加密幣總統 不過,川普不太可能對科技壟斷企業採取溫和態度,其副手范斯一直公開表達他想要約束大型科技公司的願望。但科技界普遍認為,共和黨不會如現任政府般強烈反對購併,更重要的是,此二人都對監管AI持強烈懷疑態度。 安德里森霍洛維茨(Andreessen Horowitz)公司支持川普還有經濟利益,該公司在加密貨幣上押注了八十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投資人之一。而川普以「加密貨幣總統」自居,並計畫親自在一場重要的比特幣會議上發表演講。在他遭遇暗殺未遂後,比特幣價格立即飆升,顯示加密貨幣投資者對他勝選的看好。 這種矽谷人士的轉變背後,也有意識形態的因素。過去二十年來,矽谷的文化,被看作旨在消除社會不公的進步主義,科技巨頭們擁抱Google「不作惡」(Don't be evil)的座右銘,Meta鼓勵員工就公司問題挑戰管理階層,而科技工作者則以道德為由迫使雇主否決政府的國防合同。 但這些堅持隨著時間發生了變化。Google在二○一八年將行為準則開頭段落中的座右銘移除,Meta在二○二○年開始限制員工的政治言論,且因中美地緣政治局勢的升級與俄烏戰爭,使得Google等科技巨頭重新參與國防項目,並告知員工若不喜歡就離開。 公開支持川普曾經是矽谷的禁忌,但現在已經被廣泛接受,更多的支持可能隨之而來。 「反覺醒」正改變美國科技圈 科技圈最明顯的分歧之一曾是川普對移民的立場,因為在估值十億美元以上的新創公司裡,有一半是由移民創辦的。安德里森曾回應川普道,任何「扼殺」移民的提議都「讓我惡心」。 但據與馬斯克關係密切的人士透露,美墨邊境的移民危機,促使一些科技界人士轉向支持川普,尤其是馬斯克,他多年來一直在抨擊「覺醒」觀點,此情緒在一些科技圈中已逐漸成為主流。因此,部分公司開始在多樣性和可持續性方面收斂他們的言論和行動。日前,馬斯克不僅為川普背書,還宣布將X和SpaceX從加州搬到德州,以抗議加州新的學童性別認同法。 然而,一些矽谷民主黨人也承認,某些自由派議程過於偏激,遠離了支持者。美國大數據公司Palantir執行長卡普(Alex Karp)說:「黨內的政治正確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但民主黨不理解其代價。」 然而,對這種突然湧現的支持,還有一個更簡單解釋:矽谷認為川普將贏得選舉,並希望在新政府中獲得信賴和人脈。 公開支持川普曾經是矽谷的禁忌,但現在已經被廣泛接受,更多的支持可能隨之而來。 然而,矽谷新一代的川普支持者可能會發現,想要得到他們所希望的接觸機會十分困難。「他們(財富一百強公司的CEO)都在打電話要支持我,」川普在接受彭博採訪時稱,「若你了解政治,無論誰成為領導者,都會得到他們想要的所有支持。即使我不討喜,每個人也都會來支持我。」 ...

2024.08.01

焦點

#存在感優衣庫創辦人柳井正》只開消費者有感、「非去不可」的門市 隨著實體消費復甦,各種服飾品牌大開門市。像優衣庫(Uniqlo)這樣人人皆知的品牌,怎麼面對這種新挑戰? 柳井正的策略,是放棄大量展店模式,改走「有意義的門市」,也就是只開對消費者有感覺的門市。 他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說:「我們在巴黎和倫敦的門市數量,已足以和Zara、HM並駕齊驅。而我們在歐洲的門市,都開在當地最精華的地段,比方說古蹟老宅、主要幹道等。我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我們必須要開設『有意義的門市』。例如像旗艦店那樣,會讓人覺得『非去看看不可』的門市。」 柳井正認為,連鎖店畢竟還是有它發展的極限,倘若他們千篇一律、速成的開出相同門市店型,就像用同一個餅乾模型壓出來的一樣,恐怕很難受到市場青睞。 因此,Zara也收掉了小型門市,集中火力發展大型門市。「光是發展電商,很難營造出品牌的存在感;」柳井正說,「缺乏存在感的品牌,終究無法在顧客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所以,柳井正訂下二○二五年主要發展策略,就是要在顧客心中建立「存在感」。小店開一堆,消費者無感,不如開一間讓客戶印象深刻的門市。 這不只限於服飾業。引申來說,當今人人追逐流量,但有多少能讓人留下印象?柳井正「刷存在感」的策略,提醒人們:「追逐流量」不如「留下印象」,這才是未來吸引客戶反覆造訪的秘訣。 #自主管理亞馬遜執行長賈西》過多管理職扼殺獨特文化!將開除約一成主管 亞馬遜執行長賈西來源:達志影像 如果你的公司有一百五十萬名員工,你要怎麼管理?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給出的答案是:不要管。 亞馬遜據點遍布全球,員工數達一百五十萬人,經營者如何管理?亞馬遜執行長賈西(Andy Jassy)表示,「我討厭官僚主義,」亞馬遜現在的管理職多達十萬多人,他計畫二○二五年第一季以前,要開除約一萬四千名管理職。 因為賈西發現,現在科技變化太快,尤其AI興起,帶來龐大競爭壓力,他認為要生存下去,必須讓組織更扁平化,減少繁文縟節。 亞馬遜在疫情期間大量招聘,賈西認為,這創造過多的管理階層、大量沒意義的會議,且它們正在扼殺亞馬遜的獨特文化。 不過賈西的意思不是完全放任員工,「目標是要讓我們有更高的自主管理意識(ownership)並且更快的動作,」他在十一月的一場會議中說。他還取消了亞馬遜的遠距工作政策,預計二五年一月就要員工全面回歸辦公室。 賈西雖然不想讓員工被管理層束縛住,但他希望員工可以回到辦公室,從彼此的互動中增加創新和向心力。 亞馬遜做的,一方面是扭轉疫情遠距工作潮流下的弊病,但也想保留遠距工作下,員工訓練出的自主管理意識。懂得自我管理的員工,在賈西眼裡,才是未來需要的人才。 因此「不要管」,是因為員工可以管理自己。這種「自主管理」型的員工,才是未來AI時代下各行各業都需要的人才。 #生產力悖論微軟執行長納德拉》管理者和員工認知脫節,領導者要有三項「軟技能」 微軟執行長納德拉來源:達志影像 員工「做到流汗」,主管卻「嫌到流涎」,如何平衡這種落差?這是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的難題。 納德拉在一場演講中提到,「微軟八五%的經理認為員工偷懶,八五%的員工卻認為他們工作太辛苦而筋疲力竭,這是真實的數據。」在微軟這被稱為「生產力悖論」(productivity paradox),象徵員工跟管理者間的脫節。 這個大背景,是因為美國許多科技業近年以效率掛帥,開始引入自動化並大幅裁員,員工因此負擔大增,管理層也有更多目標須達成,結果導致職場倦怠的現象出現。 納德拉認為,要解決這個矛盾要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是有效利用數據主導的決策模式,關鍵在於如何準確分析團隊表現,並找出團隊的瓶頸所在。 第二是領導者要確保所有人都在同一目標上。這代表要很明確定義想要的成果是什麼,還要建立有效的衡量指標追蹤進度,目的在盡可能縮小管理者和員工之間的認知差異。 第三,納德拉強調領導者必須具備「軟技能」(soft skill),特別是在如今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裡。他認為,有效的領導必須具備樂觀主義、韌性,還有激發他人能量的能力。 #參與度網飛聯合執行長彼得斯》聖杯失色!拚訂閱數量的時代已結束 網飛聯合執行長彼得斯來源:取自Netflix官網 現在影視串流或是任何社群媒體,都把增加訂閱戶數奉為「聖杯」,是最關鍵的KPI。 但影視串流龍頭網飛(Netflix),卻決定二○二五年起,不再公布訂閱戶數量。網飛認為,增加訂閱數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接下來比的是「參與度」(engagement),即用戶花在服務上的時間,那才是獲利成長的潛力所在。 網飛聯合執行長彼得斯(Greg Peters)說,「參與度才是『衡量顧客滿意度的最佳指標』,早期我們營收少,會員成長是成長潛力重要的指標,現在必須創造更多收入來源,像是廣告和更多會員專屬服務。」 網飛的訂閱成長並不差,但做為龍頭,它發現訂閱已經接近飽和——尤其是在美國市場。所以網飛積極推出廣告版、做體育賽事直播、遊戲等額外產品,增加用戶的黏著度,並開發新獲利來源。 網飛尤其押寶廣告,彼得斯說道,未來十年的目標是「把最好的數位廣告和最好的電視廣告結合起來」,要將網飛個人推薦的能力,應用到廣告投放上。 #重新發明輝達執行長黃仁勳》AI不只看晶片!電腦各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攝影者:楊文財 趁著AI熱潮,輝達(Nvidia)成為全球最值錢的公司之一。無數對手一直在開發替代品,想取代輝達地位。 不過,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老神在在,他說他不擔心競爭更激烈。早在二○一二年,他的公司就開始打造第一台超級電腦。他已經領先了十幾年,在未來,輝達仍將持續保持領先。 他的策略,就在於「重新發明」。 「我們意識到深度學習和人工智慧,不是晶片問題。這是一個計算問題的重新發明,」黃仁勳說,「你無法只透過設計晶片,來解決這種新的運算方式。因為電腦各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如今的電腦和以往相比,名詞一樣,性質卻已完全不同。 它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輸入指令、輸出結果,而是要模仿人腦的運作;換句話說,這是「重新發明」電腦。 黃仁勳認為,人工智慧公司只需要十年時間,就能實現所謂的「通用人工智慧」(AGI),也就是機器可以像人腦一樣,將各種任務分解並執行。 黃仁勳預測,企業將開發客製化人工智慧功能來實現特定目標,例如藥物研究或設計半導體。 「重新發明」,意味著重新定義戰場,將舊產品賦予新意義,這是走前人沒走過的路,也是黃仁勳認為輝達能保持領先的關鍵。 #造福客戶蘋果執行長庫克》讓AI與生活化App結合,做「改變人們生活的AI」 蘋果執行長庫克來源:達志影像 近來蘋果手機銷量成長減速,市場追蹤機構IDC數據顯示,二○二四年的手機出貨量將成長六.二%,但iPhone銷量可能只成長○.四%。 面對這種局勢,蘋果想透過AI力挽狂瀾,執行長庫克(Tim Cook)的對策是:尾巴搖狗——讓AI與生活化App結合,使一般消費者感受到AI好處。 庫克推動的「蘋果智慧」(Apple Intelligence),就是要讓AI「飛入尋常百姓家」,人們只要打開手機,就能享受到AI結合各項App的服務。如《華爾街日報》所說:「人工智慧整合到一般人使用的應用程式和產品中,而不是額外附加的福利。」 庫克說,他們的AI和別人不同,在於蘋果是「改變人們生活的AI」,「我們不是第一個做AI的人,但我們用『造福客戶』的方式做到這一點。」 例如,在書寫工具裡,「蘋果智慧」能讓使用者從所寫內容的不同版本中進行挑選,並調整成專業、簡潔或友好等語氣,以適應各種任務;Siri有更豐富的語言理解能力,在使用者說話打結時仍能跟上內容,且在前後指令間保有脈絡。 目前各家廠商仍專攻人工智慧的技術端,但庫克更重視它對一般人的應用。這正是經濟學裡「尾巴搖狗」理論,它說的是「最終產品價值決定生產要素價值」。 麵粉值錢,是因為用它做出來的麵包對消費者值錢;咖啡豆值錢,是因為用它泡出來的咖啡值錢。 同樣的,AI值錢,是因為AI能為消費者創造價值,所以他們才願意花錢買AI功能的手機。這些手機設備也才會值錢。 庫克的策略,為當今AI熱潮提供了新思路:不論生產技術端多麼先進,更重要的是為終端消費者創造價值。「尾巴搖狗」也是判斷AI未來前景的指標。 ...

2024.12.05

國際

川普政府擬推動新一輪對進口商品的高關稅政策,市場反應劇烈。 摩根大通執行長:「美國優先不能導致『美國孤立』」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在最新的致股東報告書中警告了關稅的影響,並表示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可能會減緩經濟成長並推高通膨。「經濟利益長期以來一直是維繫關係的黏合劑,『美國優先』的政策本身沒有問題,但前提是不能最終導致『美國孤立』 。」戴蒙寫道。 他還提到了「停滯性通膨」,這是一種經濟增長停滯不前而通膨率仍然居高不下的情況。經濟學家表示,這種曾在1970年代困擾美國經濟的局面,對政策制定者來說會比衰退更難處理,因為通膨壓力將使美國聯準會(Fed)無法通過降息來刺激經濟。 貝萊德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表示,美國可能已經陷入經濟衰退,他擔心市場面臨的通膨壓力超出預期。但他也表明,「長期來看,我認為這更像是一個買入的機會,而不是拋售的時機,但這並不意味著市場不會再跌20%。」 川普選舉金主:關稅不暫緩,商業投資將陷入停滯川普本次選舉的支持者、億萬富翁、美國對沖基金巨頭艾克曼(Bill Ackman)在X上發文稱,若川普不立即暫停或削減關稅,經濟可能會陷入混亂,並呼籲川普暫緩關稅新制實施90天,以利美國和其他國家就貿易政策進行談判。 他說:「如果我們在4月9日對世界各國發動經濟核戰(economic nuclear war),商業投資將陷入停滯,消費者將攢緊錢包,美國將嚴重損害我們在世界其他國家的聲譽,而恢復這一聲譽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 Saba Capital Management創辦人Boaz Weinstein提出警告稱,關稅新政之下,股票拋售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且這可能加速對公司債的拋售,並引發一波破產潮,「衝擊可能會來的更急,破產率可能會比其他危機更快攀升。」 華爾街傳奇交易員、終身共和黨人,曾經擔任現任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在索羅斯對沖基金時期上司的杜肯米勒(Stan Druckenmiller)也罕見發聲,明確表達他對政府新關稅政策的反對立場:「我不支持超過10%的關稅。」 與他一同公開批評川普關稅計畫的,還有橡樹資本(Oaktree Capital)聯合主席馬克斯(Howard Marks)、鮮少發聲的D1資本創辦人桑德海姆(Dan Sundheim),以及Third Point創辦人勒布(Dan Loeb)。 川普團隊挺關稅新政宣稱:是全球貿易重新平衡的開始 川普政府的官員,如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則堅稱,這將有助於解決美國長期預算赤字問題,並使製造業回歸美國。 盧特尼克在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川普關稅政策標誌著「全球貿易方式重新平衡的開始」。 他強調,這些關稅旨在促使其他國家重新評估其貿易政策,為美國商品進入海外市場創造更公平的環境。 此外,盧特尼克指出,這些措施將「推動美國經濟成長」,並有助於解決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問題。 不過,也有市場觀察人士對政策的可預期性持較為中立的看法。JonesTrading首席市場策略師奧羅克(Michael O’Rourke)指出,你可以不喜歡川普新政對市場造成的震盪,但他的關稅政策早在選前就已廣為宣傳,外界對這樣的策略本應有所預期。 資料來源:商業內幕、WSJ、彭博 核稿編輯:林易萱責任編輯:林思妍 ...

2025.04.09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