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沒有新策略、執行長「已經走路」⋯張忠謀談英特爾危機:目前是個大難題 Noyce)、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等第一代半導體人,常常開完技術會議後,晚上去喝啤酒、... 2024.12.10
職場 別再相信「做喜歡的事就不累」!管理大師:真正的成就來自5個工作態度 例子3:霍金 霍金是一位少年天才,在就讀牛津大學期間,仗著自己聰明過人,根本不怎麼讀書,且熱衷於喝啤酒... 2024.12.27
職場 獨居的人,如何照顧自己的晚年?她訪問19位韓國中年女性,找到克服恐懼的智慧 「雖然後輩的工作表現出色,人也很聰明,但她太喜歡喝啤酒,跟父母一起生活的她會把寶特瓶裝啤酒藏在衣櫃裡喝... 2024.11.05
職場 對所有邀約說「不」一個月,發生什麼事?她:我充滿了力量 例如拒絕加班;拒絕下班疲累時去喝啤酒;拒絕免費提供專業建議;拒絕加入你支持的非營利組織的董事會;不要因為你剛好有一台卡車... 2024.03.01
國際 百威淡啤不再是美國人最愛喝啤酒!跨性別代言惹爭議,它做錯了什麼? 「覺醒吧,破產吧!」擁有百萬粉絲的Instagram網紅特雷希(Bri Teresi),在影片中高喊對覺醒文化(woke culture)的不滿,接著竟拿出一把槍,射毀數十瓶百威淡啤(Bud Light)。 起因是美國政治兩極化的大火,正熊熊燒向商界! 全球最大啤酒品牌百威英博(AB InBev),旗下的淡啤,本是美國最暢銷啤酒。但今年4月找來跨性別網紅穆瓦尼(Dylan Mulvaney)代言拍片以來,引發保守派抵制,不只該產品5月痛失銷量寶座,更讓企業股價從3月的高點,一度重挫約20%。 不過,雖然跨性別代言是讓它銷量下滑的最初原因,但銷量至今仍未見反彈,主因恐怕則是它為了補救,反而暴露出自己的立場搖擺,一舉同時得罪了左右派雙方。 根據公關與行銷公司Method Communications調查,超過3分之1美國人關注公司對社會議題的態度,更有近7成人的購買行為,受到品牌立場影響。BBC指出,這顯示越來越多企業,正陷入兩難——若是提倡社會進步價值,就得冒上惹怒保守人士的風險。 但其實,美國雪城大學公共關係教授德安吉洛(Tony D'Angelo)解釋,也有企業在文化戰爭中,反敗為勝!因為品牌表態之後,即使歷經暫時性挫敗,在支持者力挺下,最終反而可能收穫更多粉絲。而脫身的關鍵別無其他,正是:做出承諾,堅持到底。 以Nike為例,2018年,它邀請抗議種族不公而單膝下跪的發起人——美國美式足球員卡佩尼克(Colin Kaepernick),擔任「Just Do It」30週年代言人。當下就惹怒保守派,不僅拖累銷量,也造成燒鞋、剪衣服等影片席捲社群。 「各種砲火襲向Nike,但它不退縮,結果銷量竟然反彈了,」德安吉洛指出,爭議或許導致某些客群流失,但在其他市場,卻吸引更多消費者埋單。 這則代言消息曝光後不到24小時,該公司就獲得了價值43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3億元)的媒體曝光效應,也助其股價在12個月內大漲逾60%。至今,Nike仍是全球最具包容性的品牌之一。 反觀百威英博,雖然找來跨性別網紅代言,卻心口不一。一旦右派批評聲浪鋪天蓋地而來,執行長惠特沃斯(Brendan Whitworth)沉默數天後,只是一味滅火:「從不想分裂人們,我們的任務是用啤酒來團結大家。」但這番言論,只讓人覺得含糊其辭。 甚至,代言爭議爆發後,該公司立場大轉彎,不只推出愛國主義廣告,還與穆瓦尼撇清關係,試圖力挽狂瀾,新訴求還未到位,就先得罪原本的支持者。 明尼蘇達州一間開業近半世紀的同性戀酒吧The Saloon,就表示不再銷售百威英博的產品,認為他們背棄了LGBTQ群體。 「品牌需要選擇定位,並貫徹到底,」美國公關、行銷與募資公司CelebrityPR的創辦人麥考利(Jordan McCauley)分析。根據諮詢公司尼爾森IQ(Nielsen IQ)的最新統計,截至6月10日單週,百威淡啤的銷量比去年同期大減30.3%,是抵制風波爆發以來,最大單週跌幅。 「真正衝擊百威淡啤的關鍵,是他們的反覆無常;如果真的支持穆瓦尼,早就該站出來力挺她、對抗抗議者,但他們退縮了。兩邊(指左右派)都覺得它表裡不一、不可靠。」麥考利指出。 反覺醒運動越演越烈,企業最初如何處理爭議,決定了最終能否逆勢突圍文化戰爭。 資料來源:BBC、Bloomberg、Axios、TheStreet、Newsweek 核稿編輯:吳和懋 ... 20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