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越做越薄,下一步怎麼走?

筆記型電腦大廠轉型找新出路

國內筆記型電腦廠商去年獲利率滑落,殺價搶單戲碼跟著上演。 隱憂逐漸顯現,眾多大廠也亟思轉型。未來,何種經營布局能創造最高獲利?下一波熱門產業是什麼?

筆記型電腦代工市場埋藏獲利縮水的隱憂,各家大廠無不另闢出路,分散戰力到更有前景的通訊市場。 (攝影者.凌鴻健 )

每到新舊年度交接時刻,國內筆記型電腦廠商總搶著對外宣布新年度出貨量目標,成長五成、一倍並不稀奇 ,大廠如廣達、宏碁電腦、仁寶、華宇、大眾如此,就連後生晚輩華碩、致勝、神基也都爆發力十足。

今年台灣筆記型電腦業的總出貨量目標保守估計為一千二百萬台,占全球比重高達五一%以上,與第二大產國日本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然而,榮景之下卻埋藏著獲利縮水的隱憂。國內筆記型電腦廠商最近紛紛完成去年度財務結算,結果發現,獲利率平均較前年滑落一至二個百分點,同樣賣一台筆記型電腦所能賺得的利潤大約較前年少了一至二美元〈相當於新台幣三十至五十元〉,假設賣一百萬台,便少賺新台幣三、五千萬元;難怪,就連獲利率高居業界之冠的廣達、仁寶〈毛利率大約是一四%〉都大嘆生意難做。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