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had it coming!自作自受

過完年後,Jerry顯得心猿意馬,對工作提不起勁,今天甚至忘了準備給客戶的資料,被主管嚴厲訓斥。他在臉書上向親友取暖,有人留言「You had it coming.」認為他活該。英文中關於「活該」的說法很特別,不易從字面辨識,請見以下3例。

關鍵用法

1、You had it coming!  你自找的!
解析:從字面翻譯是「你讓它來」,而這裡的它(it)指的正是「活該得到的結果」。由於報應已經發生,因此實際運用在句子裡幾乎都是採用過去式had。
例句:Don't complain to me about her bad attitude. You had it coming.(別跟我抱怨她的態度不佳,你自找的。)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