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門謝客好讀書

年輕時候當記者,最習慣的是熱鬧的場合,最喜歡的也是人多的場合。公開的記者會,宴會的場合,都是我一展所長的舞台,採訪、聊天、訪問,然後晚上回報社,寫一長篇報導,第二天我的報導和我的名字,大大的印在報紙上,享盡了尊榮的感覺,覺得自己是這個社會上的重要人物!

那個時候,政府官員是我每天往來的對象,部長天天都要見面,次長也天天話家常,局長是我往來最起碼的官員,我沒有當他們是大官,他只是我朋友。做為記者,我的信念是「見官大一級」,不論見到再大的官員,我們都大一級,如果不比他們大,又如何敢質問他們,採訪新聞呢?

那個時候,如果沒有被我面對面單獨專訪過的企業家,就不是知名的企業家。我們常在台塑大樓的頂樓吃台塑牛排,和王永慶暢談台灣石化業的發展;我們也在台泥大樓的辦公室,與辜振甫閒聊他的見聞,讓台灣人知道他替國家做了多少事。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