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次經營權之爭,市場派主角王光祥曾是大同下包商員工,這次,他最有機會奪下經營權,因為大同4個財務數字都在惡化⋯⋯(攝影者.駱裕隆)
大同,接下來會怎麼辦?這家公司會不會倒,還能撐多久?大同電鍋會否因此成為絕響?這是大家心中最大疑問。
目前,大同這艘航空母艦,最大的起火源,來自本業以外的虧損。根據大同二○一八年財報,本業虧損金額雖才不到新台幣四億元,但本業以外的虧損,卻高達一百零三億元,是本業的二十六倍!
「(大同)投資什麼,幾乎就賠什麼!」大同校友總會前理事長、恆生永續會計師事務所主持會計師巫鑫整理財務資料,指出大同過去的二十七家轉投資案(包括已經出售的大同電信),總共虧損金額約達三百五十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