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央行最新財報,美日台獲利最多

投資不如印鈔 破解央行賺錢手法

攤開各國央行成績單,美日台靠貨幣政策挹注獲利, 反觀香港、瑞士,仰賴股票與黃金投資,今年來慘賠。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此話形容央行投資績效同樣適用。據各國央行公布的財報,賺錢的央行(美國、日本、台灣等)模式相似,賠錢的央行(香港、瑞士)則各有不同原因。

以香港來說,據金管局十一月初公布的財報,香港外匯基金第三季投資虧損逾新台幣二千七百億元(編按:本文幣值皆為新台幣),創史上單季最大投資虧損紀錄。罪魁禍首是股票賠了近二千七百四十五億元,其中近半來自港股虧損。外匯投資也賠超過四百二十二億元,只有債券獲利近五百一十億元。

另一個大虧的是瑞士央行,據其十月底公布的數據,今年前三季瑞士央行虧損逾一兆一千億元。瑞士央行最主要的外幣資產是歐元,今年初該行放棄維持三年之久的一歐元兌一.二○瑞郎下限後,瑞郎匯價當日就大漲四成,其持有的歐元資產價值大跌。另外,金價走跌使其上半年虧損超過九百八十億元。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