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期貨兩大交易系統,七天當機兩次

程式「違建」惹禍 股民炸彈上交易

以秒做買賣單位的交易系統,接連出包!凸顯出主管機關為追求績效,頻頻推出新商品,卻忽略本身與下游廠商系統升級的大問題。

證交所董事長李述德(右)上任不到5個月就發生收盤資訊延遲傳送,讓他頭痛不已。

證交所董事長李述德(右)上任不到5個月就發生收盤資訊延遲傳送,讓他頭痛不已。(攝影者.賴建宏)

七月十八日,台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延後五十分鐘傳送收盤資訊,這是證交所創立以來,首度發生收盤價、成交量資訊延遲傳送現象;七月十二日,也就是四個交易日前,台灣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期交所)發生盤中「當機」二十三分鐘事件,讓以「秒」做為買賣單位的投資人憤怒不已。這兩個事件,受到影響的都是買賣期貨的投資人,總計損失超過千萬元。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主管機關一貫的各說各話,「接單網路塞車」、「收盤前啟動備援系統」,或是說下單連線的設備故障。側面了解,期交所沒說出口的真相是,電腦的「晶片故障」。如同二○○六年五月,期交所曾因電腦主機的磁碟故障,緊急啟動備援系統情況類似。

程式設計疊床架屋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