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委託投資海外逾四千億,六年來新高

證所稅強心針 救不了台股低血壓

證所稅政策反覆,明顯改變股民的投資行為,除非台股未來有更大利多,否則出走的資金很難回頭。

資金轉戰海外股市,是台股動能的長期隱憂。

資金轉戰海外股市,是台股動能的長期隱憂。(攝影者.楊文財)

新版證所稅過關,真能為量能萎縮的台股重新注入活力?恐怕不一定。

六月二十五日,立院臨時會三讀通過證所稅修正案,將散戶排除在外,取消八千五百點門檻,僅針對未上市、興櫃及初次上市櫃(IPO)股票交易所得課稅。這次修訂,政府態度明顯想透過政策利多,以提升台股後市。

但這個算盤,恐怕不見得如願,今年一至五月,台股成交金額比起過去五年同期銳減三二%;同一期間,國人透過複委託投資海外股市達新台幣四千一百七十六億,相當於台股成交金額五.三%,創下二○○八年以來新高。可見即使少了證所稅,當資金持續外流,今年證交稅能否達標,還是得打上問號。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