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達人帶路

環島吃魚鮮

台灣魚種超過二百多種,東海岸是岩石海岸,以蘇澳為界,劃分為淺海、深海,西海岸以澎湖為界,畫分為沙泥底、珊瑚礁,這道「劃分台灣海鮮產地的十字線」,再加上地理交通日程的考慮,才能確切掌握這條魚,出現在某處市場是否合理,以及想找某類魚,到哪裡找才最新鮮、最當地的竅門。

吃魚,是一個門檻很高的學問。想想看,一般人買魚時就算再怎麼仔細辨認,魚攤上的魚能認得的,恐怕也很難超過十種。很多人都曾經沿著台灣各地的環海公路旅遊,甚至也去過澎湖的沿海公路,從岸上瞭望蔚藍的海水,這種時候心裡或許曾想過在深不見底的海面下,都棲息著什麼樣的魚?

超過二百種 台灣魚最美味

若是將這兩種記憶串聯起來,將市場、漁港拍賣場看過認識的魚,與記憶中宜蘭頭城鎮北關望潮、台南安平海水浴場、墾丁萬里桐海岸、澎湖跨海大橋這些知名看得到海面的景點連連看,猜測哪些景點的海洋,出產哪些名稱的魚;如果這是品嚐海魚的基本知識測驗,絕大多數的人大概都不可能拿到像樣的成績。的確,除了曾親眼看過這些魚在海裡游、或從海裡撈捕出水的潛水玩家、海釣玩家及漁夫,否則一般人連淡水魚、海水魚都無法分辨,更不用說與海水、海岸風景聯想在一起。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