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納稅人的錢做不公義的事

《商業周刊》連續兩期公布了總共十份調查局密件,引起不少爭議。

首先,調查局雖然否認文件真實性,卻又積極調查「洩密」來源。若不真實,何洩密之有。足證我們事前鑑定消息來源是可靠的。

其次,即使我們取得了密件,也不一定應該加以發表。若所查之事,皆與國家安全、違法瀆職、社會秩序有關,大家應該樂觀其成,大可不必多事。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