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經典小吃‧饅頭

夫妻同心麵成金

你們要早點來,和麵糰太晚不行。」電話那頭的聲音顯得權威不可違背,於是遵命,我們早上七點就到了桃園中壢。經過田野,彎進一間民宅,「馬家饅頭」的老闆馬書生與他的一缸老麵,已經在等我們。

已屆花甲的馬書生,腰桿子卻直挺挺,嗓子宏亮。其名溫文,講起話倒和他性子一樣急,看到我們就一串連珠炮,「我怕你們來早了,這缸麵我昨天中午就開始培菌種,半夜十二點爬起來發麵。」

除了老麵,更大的賣點,馬書生指著太太宋菊年說:「我們兩個合起來,就是一個超級大師傅。半個人成不了工。」大讚太太是「天生好手」。人家穿情侶裝,他們穿情侶護腰。兩人做麵就像接力,前頭和麵的勁兒先生出,後頭揉麵、塑型的細工就留給手巧的太太。和好麵後的手續更得快,只見兩人一東一西像拔河一樣把麵糰拉長,然後一頭開始下刀切塊,一頭開始揉饅頭。「這麵糰已發酵了百分之八十,要趁百分百發酵前把它包完,得快手才行。」馬書生說。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投資客必看!首月訂閱只要100元


✔︎ 暢讀5萬篇+ 以上的商管產業話題與解析
✔︎ 額外送 100堂+的線上商務課程,訂閱就能看
✔︎ 跨平台使用,在哪都能看商周

馬上訂閱→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商周集團為提供最佳的閱讀服務,採用網站分析技術,以持續優化用戶體驗。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隱私權聲明
若您未點選「我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本站之隱私權政策。